□ 閻 涵(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淺析河北省女子籃球后備人才的現狀分析
□ 閻 涵(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故此,河北省女子籃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就在于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就河北省本土而言,女子籃球后備人才的輸送途徑主要依靠于河北省市級體育運動學校和河北省傳統項目學校,然而,現今因遭受文化、經濟、地域等問題的影響,河北省女子籃球優秀后備人才出現了短缺的現象。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造成河北女子籃球運動發展的滯后性,故此,現根據河北省女子后備人才的狀況分析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研究,找出癥結所在。本文,以致力于為及時、高效、優良的為全國輸送高素質、高水平的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同時,也為其它省份提出借鑒。
河北省 女子籃球 后備人才 現狀分析
河北省女子籃球曾經是我國籃壇上一支具有獨特技術、戰術風格特點的老牌勁旅。提及河北省女子籃球的戰績,可謂是碩果累累,不僅在國內的甲級女籃隊伍中享有很高的盛譽,更是在全國運動會的比賽中榮獲前三名的好成績。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接軌,我國的體育事業逐步向職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迅速。雖然曾經河北省女籃成績斐然,但是,忽高忽低的不穩定性另新老隊員在銜接上出現了問題。特別是七運會后,一大批老隊員退役,新隊員在技戰術、心理素質等方面尚未成熟,自此,河北省女子籃球開始走向下坡路,連續八年徘徊在乙級隊中,雖然,2004年經過多重努力重返甲級隊伍,然而也只是曇花一現。近幾年,河北省女子籃球呈現復蘇的趨勢,努力保持成績,巧妙抓住機遇,期望在日后重獲往昔輝煌。
河北省女子籃球整體年齡偏年輕化,缺少大型比賽經驗,不能與相對年齡成熟的隊伍進行同場對抗 。籃球運動顯著地特征,促使雙方在比賽中不僅比拼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更該說明的是運動經歷和臨場比賽經驗才是籃球場上必不可少的贏球因素。籃球運動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平均運動年限需在8-10年,河北省女子籃球整體訓練年限偏低,在與對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處于劣勢。科學證明,一個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也就越高,說明受教育程度與接受新事物是成正比例。河北省女子籃球應注重隊員高等教育的培養,從而發掘隊員新的潛力。
據調查顯示,目前河北省總共有27所籃球項目傳統項目學校,其中常參加比賽的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共15所,占河北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一半的比例,其中包含男、女籃在同一個學校的范疇。這項數據充分顯示河北省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在學校整體開展的情況較好,其中河北省辛集一中、石家莊二中都是在全國嶄露頭角、數一數二的女子籃球隊伍。
參加比賽,必然有經費開銷,平時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的資金來源大多數是學校自己出錢,其中也不缺乏讓學生自己籌錢的情況,寥寥無幾的社會贊助也僅僅只限于籃球成績較好的學校。故此,河北省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學校資金來源不足,局限性太強,若再加上學校不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就容易造成“有名無實”的籃球傳統項目學校。除了經費短缺外,河北省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學校招生來源單一也是阻止成績進步的一大因素。學校招生大多數都是省內招生,全國招生的只限于在全國女子籃球聯賽中成績突出的隊伍,因為成績突出才有可能吸引外省的隊員加入來到本學校進行籃球訓練。
河北省女子籃球傳統項目學校每年都會參加由省籃排中心組織省傳統項目比賽,這個比賽為的是檢驗各女子傳統項目學校的訓練成果。還有,由省教委組織的女子中學生運動會,這個比賽是為了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性的比賽而舉辦的,只是少數的一兩支隊伍才能晉級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性運動會比賽。比賽形式的短缺,實戰經驗的不足,必然造成絕大多數的女籃隊伍得不到提高水平鍛煉自身的機會,這就是實戰上出現了缺口。除此之外,師資力量也是河北省女子籃球的短板。學校培養后備人才,都是依托學校內部的師資力量與設施進行日常的學習、訓練,缺少正規、科學、有效的訓練模式。
河北省是一個地級市,在每一個地級市下都會由市級體育局承辦市級體育運動學校。河北省女子籃球市級體育運動學校資金不足、領導不重視、生源不穩定是導致籃球項目發展的主要原因。據調查了解,河北省體育運動學校的招生情況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點:
(1)河北省地處華北、渤海之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位于華北地區的腹心地帶,包圍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河北省優秀的女子籃球運動員,會流失到北京、天津兩個大本營中,外加河北省沒有優異的政策吸引不了外省優秀的隊員,致使河北省后備人才匱乏,長此以往河北省女子籃球整體水平呈直線下滑。
(2)河北省培養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出現培養的斷層現象,由于河北省女子籃球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生源不穩定,導致無法形成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的三級訓練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現今時代的發展,促使傳統項目學校的運動員,直接輸送到高校,從高校輸送到省市俱樂部專業隊。
(3)省內學校招生長期對運動員灌輸拿名次爭冠軍的思想,導致運動員學習積極性不高,教練員只重視訓練成績,文化課程的老師沒有實質上的去管理運動員文化課的學習,重訓輕讀現象嚴重,“體教結合”模式的培養沒有達到最佳目效果,以至于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不利于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導致運動員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4)每年參加各市級女子籃球比賽,舉辦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女子籃球等級比賽,因為人數的限制只有少數的主力隊員才能參加比賽,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河北省女子籃球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與運動員的培養。
(5)河北省女子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的教練員普遍學歷較高,絕大多數教練員都經歷過系統的訓練,具有運動實踐能力與相應的學歷,但是沿襲繼承狀況嚴重,大部分教練員是原市級體校隊員,思維方式基本沒有變動,訓練理念也是大同小異,所以現在的教練員缺少自我創新的突破口,沿襲了自己的“師傅”即老教練員的訓練理念與方式,追求訓練成績而忽視文化課學習,不利于運動員均衡發展。
(6)大多數家長擔心子女進入體育運動學校會造成“大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狀況,因此,從心理上難以接受子女練習體育,怕影響子女學習成績。當然,也怕高強度的體育訓練以及高對抗的身體接觸會給子女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1)重視后備人才培養,必須充分認識到人才流失的重要性,故此,應制定約束機制,防止高素質的優秀女子籃球運動員流失到外省。同時,擴充招生源頭,大力發展體育事業,改變人們固有思想中的誤解,促使人們正確的認識、理解這項事業。
(2)從實際出發,明確河北省籃球競技運動的目標定位,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改革和完善河北女子籃球運動體制,制定人才高效的人才引進機制,做好梯隊建設,把河北省女子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列為重點項目。
(3)河北省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對球隊建設的投入,為青少年在籃球訓練中提供良好的環境。一方面,提高教練員的待遇水平,加強教練員在籃球教學中的積極性。增強招生的能力,推動河北省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進程。
(4)在河北省全省各地增加大大小小不同級別的籃球賽事,增加女子籃球人才的實戰經驗的同時可以發現一些需要重點培養的個別人才。同時,可在全省各地級市當中設置多個女籃重點培養基地,灌輸、擴大河北省女子籃球的影響力。
(5)做好體育與教育的協調工作,走體教相結合的道路,共同培養河北省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做好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專業隊五級女子籃球訓練的銜接。在籃球競技與全面健身上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提高河北省女子籃球人才的技術。
(6)把競爭機制引用到教練員的選用上,重視教練員的培養,調動教練員的積極性,提高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加強科學化訓練,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練員隊伍。
[1]王媚.河北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籃球運動現狀及發展影響因素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2]郭秀英.河北女籃現狀及發展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7.
[3]李松濤.河北省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4]杜建亮.河北省男子競技籃球運動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