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丹(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以廣西九所獨立學院為例
□ 李麗丹(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本文通過對廣西獨立學院公體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結合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特點,為獨立學院公體課教學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對策。
廣西 獨立學院 公體課教學 現狀
2002年教育部頒發了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高校間掀起教學改革的浪潮,作為民辦本科院校的獨立學院也不例外,已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改革成果。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嚴峻,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矛盾也相繼產生。近幾年獨立學院迅速發展,在學生人數逐年擴招的背景下,調查研究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廣西九所獨立學院公體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從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評價、師資隊伍、體育設施等進行全面研究分析,揭示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為獨立學院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廣西9所獨立學院為調查對象,以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評價、師資隊伍、體育設施等為切入點。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等進行研究,收集整理相關研究觀點,對獲得的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為文章的撰寫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依據。
2.1、廣西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的頒布,近幾年獨立學院大力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由傳統的行政班逐漸轉換為選項課教學模式。縱觀9所獨立學院體育課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漓江、信科、博文、行健學院為代表的選項課教學;二是以師院園、鹿山、北海、賽恩斯、相思湖學院為代表的基礎課+選項課教學。通過走訪發現,由于受場地、師資、辦學條件等多方因素影響,各獨立學院在實施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及內容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生在時間上的選擇受到限制;二是教學班人數過多;三是特殊項目無法實行男、女生分班;四是不同基礎的學生難以分成基礎班和提高班。顯而易見,形式上突破了舊模式框架,實際上并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教學帶來的不足,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等問題依然存在。
(2)課程設置。
廣西九所獨立學院全部開設體育必修課,其中鹿山、相思湖、北海及師園學院還設置了公共體育選修課。調查發現,傳統球類項目各獨立學院均有開展,對武術類和藝術類及新興體育項目等各學院開設參差不齊。一方面現有教師所學傳統球類項目的比例較大,另一方面新興項目和藝術類項目的師資和場地匱乏。教育部文件《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要求學校開設不少于 15門體育項目,從表上不難看出,目前僅有信科學院滿足此文件要求。
(3)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評定學生學習的效果,檢查教學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為教學質量評估提供客觀依據,在教學中形成良好的監督機制,使教學雙邊達到良好雙贏效果。通過調查了解到,考核評價包含運動技能、平時表現及身體素質三方面的有鹿山、漓江、信科、相思湖、北海及師園學院;包含運動技能、平時表現的有博文和行健;對理論成績考核的僅有塞恩斯和師園。不合理的評價方式、內容勢必會扼殺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對體育教學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在運動實踐中注意參透相關理論內容學習,擴大學生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4)師資隊伍。
大多數獨立學院依托母體院校的體育教師隊伍,自有教師缺口較大,師資隊伍建設滯后于招生規模的發展。調查發現,教師以年輕偏多,職稱以助教和講師為主,學歷本科占居多。一方面表明了廣西獨立學院具有一支年富力強的教師隊伍,具有強勁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暴露出由于廣西獨立學院建校時間較短,缺乏有豐富經驗的中年教師隊伍作為科研帶頭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
(5)體育設施。
通過調查發現,廣西九所獨立學院體育設施現狀不容樂觀,室內場館較為缺乏,場地器材擁有量低于國家標準,難以滿足正常教學開展的需要。因此,加大室內場館建設是獨立學院未來發展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信息科技學院建設有高爾夫練習場,鹿山學院建設有素質拓展基地,這些都凸顯了該院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需求。
(6)課外體育活動情況。
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延伸,是掌握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重要手段。調查發現,除了課堂教學和常規體育競賽外,課外活動的組織相對不足。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啟動“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7號文件是新時期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舉措??梢?,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2.2、廣西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發展的對策分析
(1)采用與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建立一套適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
(2)嚴格執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適當增加學生喜聞見樂、易于參與及富有健身性的體育項目;
(3)考核方式應注重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相結合,構建合理的、科學的考核辦法與評價標準,實現由原來的單一評價內容向多元化評價內容方式的轉變;(4)學校應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合理的專職教師隊伍,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定期接受教育培訓,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逐步提高業務能力,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5)學校應當按照教育部發布的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及有關規定進行規劃和建設,創造條件滿足體育課程的實際需求;
(6)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相結合的課程結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設置多樣化和有實效的課外活動項目,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活動。
綜合廣西獨立學院的現狀,與先進大學相比相差甚遠。結合我國教育現狀和自身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一些先進的體育教學經驗(快樂、小群體、成功、發現等教學方法),建立新的課程體系,采取有效評價和激勵機制,開設新型、娛樂、實用和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程,優化教師結構,完善體育設施,通過積極開展學術科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在繼承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道路。
[1]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S].教體藝[2014]4號, 2014.
[2]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S].教體藝[2002]13號,2002.
[3]楊世紅等.構建獨立學院體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3(5).
2013年度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3LSJ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