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濤(陽春市中心業余體校 廣東 陽江 529636)
基于新規則探討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策略
□ 楊 濤(陽春市中心業余體校 廣東 陽江 529636)
在摔跤比賽的新規則下,使摔跤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于新規則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與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針對性的改變是勢在必行的。本文在分析新規則對摔跤體能訓練影響的基礎上,探討了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策略,借以為當前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提供參考。
女子摔跤 新規則 體能訓練
對于摔跤運動員來說,體能是一項重要的競技技能,因此在運動訓練中十分重要。從2004年起,女子摔跤成為了一項奧運比賽項目,而其技戰術水平的發展也十分迅速,而體能在其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所以隨著女子摔跤競賽規則的改變,體能訓練也應及時而深刻的改變。
摔跤是一項對心理、運動智力與專項體能都有著很高要求的技能主導性運動項目,要求運動員具有很高的綜合技能,一方面能夠在與對手的對抗中與全身性接觸中對技術能力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另一方面運動員需要保持在單場高強度對抗下,以及全天重復約6場高強度比賽的體能。
任何一項比賽都需要其相應的比賽規則來進行指導,同時比賽規則在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新規則下摔跤比賽的對抗性力度明顯增強,比賽節奏加快,鼓勵運動員積極進攻,運動員必須具有更加連貫性的技術;第二,摔跤運動員角斗姿勢由站立為主取代了傳統的跪撐為主姿勢,這使得技術動作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第三,“抱腿”技術作為主要的得分技術,新規則下對其進攻、防守、反攻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第四,新規則下,跪撐攻防能力仍屬于比賽的一項重要能力,是跪撐角斗連續得分取勝的關鍵。在上述新規則的改變下,使得摔跤運動員的特能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即首先從體能供應來看,在摔跤比賽中的供能將可能更多的身體耐受乳酸能力與糖酵解能力;在新規則下同一級別比賽需要在一天內結束,而這也對運動員的有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體能的恢復,保持最佳的狀態。其次從技術要求上來看,由于新規則下比較注重的是站立技術,因此摔跤運動員各個肢體的力量以及力量形式也變化巨大,不僅需發展運動員最大力量,同時還需要加強運動員起動力量、爆發性力量與力量耐力的訓練。
由此可見,在新規則下摔跤體能訓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摔跤運動員的綜合素質、身體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摔跤的體能訓練中需要對訓練理念進行重新的認識,通過思考進行新的定位,對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進行篩選、更新,結合新的比賽規則與專項特點來開展具有針對性,有效的摔跤運動的專項體能訓練。
(1)隨著體能訓練理論知識的豐富和變化,“體能”的概念在引進的同時得到深化和發展,體能訓練的內容也在發生變革。在我國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中心以及摔跤部門領導的指引下,專業的體能膠料出現在運動員的身邊,并同時派遣學習團隊去往國外進行專業培訓,邀請指明的訓練專家對運動員進行指導和授課示范,這一系列的舉措無疑深化了教練組對于現代“體能”概念認知。主要包含有:1,相較于以往的概念,現代的“體能”更加重視神經肌肉產生的募集能力以及其協調性;2,隨著訓練的加深,運動員的動作趨于標準化、合理化,力量與日俱增;3,給現代體能的指導,訓練過程中所引進的“平衡”、“不穩定”等訓練幫助傷病運動員得到回復,使專項力量得到轉化。
(2)對體能訓練的輕重緩急進行分類,定位訓練過程中的關鍵點。根據摔跤項目的規律以及運動員的生理特征,課題小組認真分析和探討我國在該項目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難點,最終得到了“上肢以肩帶控制力量、腰部根據左右方向旋轉力量、膝踝以不同的方向進行快速的移動”的重要訓練方陣,讓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和專項訓練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
(3)重點強調核心力量摔跤訓練是一種具有蓋度的應變性質的格斗對抗性項目,需要身體的直接接觸、同時克服瞬間產生的變化阻力。將專項訓練的力量特征概括為多元性與全面性并存,在相持的狀態下展現出最大的爆發力,以及在五羊運動的過程中發揮出機體最強大的力量等特點。
4.1、力量訓練方法
在摔跤體能訓練中,力量一直是練習的重點內容,因為摔跤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及表現為捕捉戰機、瞬間將對手制服所展現出來的快速力量。同時也表現為與對手處于相持狀態,或者是堅持到最后的耐力。針對這兩種性質的力量,訓練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就是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對負荷阻力、練習的次數、持續的時間等進行調整和搭配。不管是何種級別,摔跤運動員的最大力量當時決定其成績的關鍵,最大力量的訓練一般通過杠鈴進行。相關資料顯示,臥推、臥拉以及抱蹲等方式都是女子摔跤運動員鍛煉最大力量的手段,能夠改善運動員的力量爆發和持續能力。另外,使用杠鈴鍛煉有以下好處: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強身體各個部分肌肉的穩定性、維持機體的平衡與協調、提高訓練成果。
4.2、速度訓練方法
速度是運動員在競賽過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評價一名運動員身體訓練素質和競技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通常,教練員會選擇應用重復練習的方式提高女子摔跤運動員的速度,時間過程中,教練員對于練習的負荷強弱、赤持續時間以及休息時間等都做出了相關的要求。如練習的時間通常以15s為宜,而強度要求較高,運動員應當以最大強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強度完成訓練;平均要采用超過85%的強度進行聯系,以便于運動員適應更快的速度的,通過皮壞以往的動力定型狀態提高絕對速度水平;間歇時間各組之間基本保持一致,在休息的過程中適當安排放松和調節的聯系,放松運動員的心理,保持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防止運動員體內的乳酸等分解物質發生大量、快速的累積,能夠你有效的保持運動員的速度潛力,以不斷突破,發揮自身的潛力。采用快速高質量的訓練完成練習。運動員只有在掌握合理的技術方法的前提下,善于輕松的完成各項動作,才能夠將速度水平完美的展現出來。因此即使是簡單的徒手抱腿等動作,也需要保證質量,反復進行,才能夠改善對動作的運用能力和速度水平。
4.3、耐力訓練方法
在摔跤比賽進行的過程中,運動員以多次、反復的發揮出接近最大力量水平的能力作為典型的運動特征。在于對手發生對抗和僵持的過程中,運動員的肌肉非常容易出現疲勞,進而導致對賽程的把握能力下降、動作的精確性下降,戰術和技能的雙重弱化就會讓運動員失去對賽場的控制權。因此,耐力訓練也是非常關鍵的項目之一。基于生物能量代謝的環節來看,摔跤項目具有典型的ATP-CP供能的特征。而摔跤運動項目的專項耐力構成的關鍵在于專項力量的耐力,需要對其進行許梿,才能夠調節運動員對最大強度負荷訓練的適應能力。耐力水平較高的運動員在進行短時間的負荷期間,其機體中乳酸的形成時間較一般運動員要更遲,所以在競賽過程中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每一個動作,具有很強的活動性能力。摔跤運動員實施力量耐力訓練需要考慮到攻守技術和賽程的長短。當前,比賽的規則發生改動,每一場比賽分為三局,每局兩分鐘,雖然從整體上來看時間安排沒有發生改變,但是這樣的時間安排對運動員的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訓練應當根據時間的安排特征開展,提出更加符合當前規則的手段,對以往的訓練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整和改善,在轉型耐力練習過程中突出強度的訓練,改善耐力的發揮,提高女子摔跤運動員的成績。
本文詳細討論了現階段新規則對于摔跤體能訓練的影響,并指出在新規則下摔跤體能訓練針對性改變在比賽中取勝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以及新規則下的體能訓練取向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對女子摔跤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策略進行了探討,認為需要分別從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的訓練來適應新規則下的比賽,實現運動員綜合素質、身體素質與技能戰術的全面提升。
[1]董志業.新規則下女子摔跤體能訓練的主要方法[J].科學時代,2014,(18).
[2]楊志剛.實效理論在女子摔跤運動員爆發力訓練中的導向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8).
[3]何子紅,馮連世,張豪杰等.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1).
[4]何子紅,馮連世,張豪杰等.我國不同運動水平女子摔跤運動員的專項體能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