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令魯(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社區體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濟南市社區為例
□ 孔令魯(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中國從社區體育的興起至今已有時日,但社區體育的發展狀況卻遠遠落后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社區體育建設依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本文運用了政治學、公共政策學、公共行政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對社區體育發展進行研究,以濟南市為例,旨在找出針對濟南市社區體育發展具體對策的同時,歸納發展社區體育存在政治管理體制、社會發展方式和社會管理結構等方面的原因。提出普遍適用于中國社區體育建設的對策。
社區體育 治理 公民社會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居民對社區體育的內容、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按照中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相關規定,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1.1、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用地嚴重不足
在商業發達的濟南市,土地的價值簡直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加之部分老城區的建筑密集,人居密度大等因素導致老城區的改造難度極大。因此,濟南市尤其是商業老城區社區體育建設用地緊張,嚴重制約著濟南市社區體育的發展。有的街道之所以沒有完成濟南市在每個社區建設兩套健身路徑的目標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合適的地點安裝健身器材;有的社區把健身路徑安裝在人行道上,雖然在健身路徑安裝數量上完成了基本任務,但給居民的通行帶來了極大不便,同時按照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社區體育必須有獨立的活動場所。
1.2、濟南市社區體育資源分布不均衡
濟南市部分街道歷史悠久、建筑密集、人口密度高、商業比較發達;部分街道則是近年逐步興建的,這些街道更富有現代城市的氣息,基礎設施配套更為完善。以上因素導致了濟南市社區體育資源分布嚴重失衡,總體而言,西部老城區社區體育資源相對匱乏,東邊新城區社區體育資源相對豐富。社區之間體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社會公平的基本體現,但濟南市社區體育資源在各社區之間分配卻嚴重失衡。社區體育資源的相對匱乏已經嚴重制約著濟南市社區體育的發展,社區之間的體育資源失衡更滯后了部分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街道之間體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各街道社區體育活動場所在總量上存在巨大的差異。
1.3、濟南市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程度有限
部分駐濟南市內企事業單位建有為數不少的社區體育設施,但這些體育設施只對本單位開放,社區居民無法享用。如果能讓社區居民共享這些體育資源,必然會推動濟南市社區體育的發展,為社區居民開展社區體育活動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時也能增進駐社區單位與社區之間的友誼,有利于建設和諧穩定的鄰里關系。盡管濟南市社區體育資源非常有限,居民對社區體育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實現駐社區企事業單位與社區共享體育資源能緩解這一矛盾,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濟南市并沒有實現社區體育資源的共享。部分學校體育設施在非教學時間對社區居民開放,為社區居民進行社區體育活動提供了便利,但自從社會上發生一些校園暴力事件后,學校不再對社區居民開放。
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離上級政府部門的要求和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需要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濟南市社區體育事業,只有正視存在的不足,通過深入分析其形成因素,才能推動濟南市社區體育不斷發展。
2.1、政策執行不力造成社區體育場地不足與分布不均衡
濟南市社區體育活動場地緊缺的根本原因在于某些部門沒有很好的執行國家相關建設規定,在城區建設過程中忽略社區居民的根本利益需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沒有預留足夠的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導致老城區社區體育建設工作無法展開而造成老城區社區體育建設成果遠遠落后于新興街區。對社區體育建設相關法規的忽視同樣阻礙著新興街區社區體育的建設,如人均社區體育活動場地面積僅為0.13m2,遠遠落后于國家最低人均標準0.3m2。
2.2、缺乏規劃導致社區體育建設內容單一
從濟南市經營性社區體育市場的繁榮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建設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濟南市從推行“社區建設883行動計劃”至今所擁有的社區體育項目僅有健身路徑以及少量的其它項目,這顯然滿足不了社區居民的要求。從2002年至今,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內容僅限于健身路徑的首要因素是,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缺乏規劃,造成各街道辦對社區體育建設的忽視,最終導致社區體育建設內容單一的局面。
2.3、制度缺失制約著轄區體育資源的共享
社區體育資源共享不但可以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還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社區體育服務。濟南市在社區體育建設過程中也對社區體育資源共享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實現了部分單位體育資源與社區共享,但總體而言,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程度依然較低且關系較為松散。究其根源發現,駐社區單位體育資源與社區共享缺乏完整的制度約束,最終導致了體育資源的共享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3.1、信息公開,加強外部監督
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涉及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需要社區社區居民或社區組織共同參與,公開社區體育建設相關法律法規有利于社區居民或社區組織共同參與社區體育建設,同時也利益社會對社區體育建設工作進行監督,提高濟南市政府的工作透明度,更有效促進濟南市社區體育的建設。為了更有力地促進濟南市社區體育的發展,濟南市政府可以通過網絡、宣傳櫥窗、宣傳手冊等媒介把涉及社區體育建設的相關文件全部或部分內容主動向社會宣傳。
3.2、建立健全考核指標體系,加強自我監督
為了促進濟南市社區體育的建設,濟南市各級政府每年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自上而下建立了濟南市社區體育發展的管理體制,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為了更好地促進濟南市社區體育的發展,濟南市政府必須建立健全社區體育建設的考核指標體系,濟南市政府、文體局、各街道辦事處、各街道文化站等管理主體都必須建立起相對獨立的社區體育考核指標體系,內容必須涉及發展社區體育的經費來源與支出狀況以及投入產出效益、社區體育建設必須完成的相應目標、社區居民的滿意度等多方面維度。
3.3、建立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的領導機構
濟南市現以一位副主任為社區體育建設的最高領導者,以濟南市文體局為最高組織者,文體局則安排一位副主任兼管社區體育建設事務。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大環境背景下,分管社區體育建設事務的領導基本上無暇顧及該事務,社區體育建設事務管理基本處于真空狀態。因此,濟南市必須成立以區政府分管副主任和文體局局長為領導,各街道辦主任為成員的社區體育建設領導機構,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確定,形成穩固的機構。社區體育建設領導機構對內主要負責社區體育建設的決策工作,對外則負責社區體育建設的協調工作。
3.4、建立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的執行機構
各級政府對社區體育建設都甚為重視,制定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遺憾的是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成果依然不樂觀。建立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執行機構,負責執行濟南市社區體育建設規定成為濟南市社區體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濟南市社區體育政策現以文體局及街道辦或文化站為執行機構,文體局及街道辦都安排一名副職領導執行該項工作,有的街道辦則把社區體育建設工作完全轉由文化站負責,管理較為混亂。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執行機構是濟南市社區體育政策得以落實的保障,濟南市首先必須合理界定街道文化站的職責,明晰街道文化站的性質,改變文化站部分為行政單位、部分為事業單位等混亂局面。其次建立起以文體局分管副領導及街道文化站為主體的執行機構,負責社區體育建設決策的落實工作。
[1]江亮.對國外大眾體育與我國社區體育有關法制的比較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5,4.
[2]袁廣鋒.論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及其開發與利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5.
[3]蔣詩權.發達國家社會體育發展經費籌集的社會化運行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