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靖
(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淮安223300)
關于推進高職衛生院校國際化進程的思考與建議
柏靖
(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淮安223300)
介紹我校長期推進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及相關工作的舉措,認真分析目前高職衛生院校國際工作存在問題,提出推進高職院校國際化進程的建議:制定特色鮮明的培養方案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系,突破外語教學常規功能,建立國際化培養模式下的日常管理規范,大規模推進雙語課程等。
高職衛生院校;國際交流;國際化進程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疾病譜變化、人口老齡化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全球護士數量和服務能力都顯得相對不足。為此,高職衛生院校紛紛加快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創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提高師資素質,拓寬人才培養途徑。筆者在高職衛生院校從事國際交流工作十余年,現對推進高職衛生院校國際化進程思考和建議如下,以期為同行提供工作參考。
1.1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1.1.1增加境外研修教師人次近年來,我校派出八十余人赴15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大學、醫療機構培訓、交流,在學習國外先進護理技術與理念、先進文化、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了差距,明晰護理教育目標,更新護理教育理念,不斷探索護理教育新方法、新手段,提升雙語教學水平,努力開創具有我校特色的國際教育模式。
1.1.2加大學生國際交流力度我校先后有八十余名學生赴英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就業。學生學習了國外先進的護理理念,提高了英語情景下的護理水平,勇敢地進軍國際護理市場和國內外資醫院。
1.1.3重視外籍教師的質與量我校高度重視引進國外師資工作,先后聘請了24名來自美國、菲律賓的教師,形成一支穩定的、既有國際教師資格又有教學經驗的專職外籍教師隊伍,對學校英語教學、雙語教學以及專業教學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學校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的開展作出了貢獻。
1.1.4接待境外團組來訪我校近3年成功接待了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12個代表團的訪問、交流、合作洽談等,有效拓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路徑。
1.1.5加強境外合作交流我校與5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教育機構建立課程、培訓、實習、就業、國際職業資格考試等方面的合作,推進了學校的國際化進程。
1.1.6積極參與援外醫療工作我校高度重視援外醫療工作,積極配合江蘇省衛生廳做好援外醫療的宣傳、管理和服務工作,先后派出第18期援桑給巴爾、第11期援馬耳他醫療隊翻譯,為國家援外工作作出貢獻,也積累了豐富的外事工作經驗。
1.2推進國際交流相關工作
我校還做了大量工作推進國際化教育。我校作為教育部考試中心直屬考點,組織了近萬名考生參加全國醫護英語水平考試;連續舉辦9屆中外合作暑期英語口語強化班,聘請外籍教師全程執教,小班制分層次施教,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涉外護理英語口語大賽、全國護士(英語)執業水平技能競賽、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情景護理和英語演講比賽等,獲得團體冠軍、一等獎17項,個人一等獎、二等獎等71項;開展雅思課程滲透、醫學術語、專業英語等課程教學,以及關于雙語教學的兩個省級課題研究,培養護理雙語教師,為涉外班學生出國實習、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2.1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很多院校有與國際接軌的美好愿望,但只會把這項工作的成果當成一種可有可無的光環,因為學校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日常工作、常規發展和應急檢查等方面,從管理層到普通教職員工都難以有余力關注和致力于推進國際工作。
2.2長遠規劃不足
學校擁有各方面專業人才和英語教學人才,但是往往缺乏復合型管理人才,即有國際工作經驗、了解醫護教育和臨床以及管理能力較強的英語專業人才,沒有人能出謀劃策,長遠規劃國際工作,并將其落到實處。
2.3實施力度不大
國際工作對于很多學校來說難度很大,要想真正做出成績,就必須要務實,必須有一個團結、進取的教師團隊,非常熱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開拓創新,注重細節和實效,扎扎實實、穩步推進每一個具體環節。
高職衛生院校要推進國際化進程,就必須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學習國外先進教育理念、辦學經驗,不斷提升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筆者分析、思考了各院校實際情況,建議如下。
3.1制定特色鮮明的培養方案
在引進國外先進辦學理念的同時,結合學校自身辦學經驗,制定出有國際化特色的涉外護理人才培養方案。
3.2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系
學習國外教學質量監控措施與方法,建立有特色的教學管理制度,使教學管理流程和方法更科學。在制訂課程及教學計劃時,要兼顧國際學術標準,使課程結構體系具有一定新穎性和創造性。
3.3突破外語教學的常規功能
建立由外教為主、中外教師相互配合、以教學團隊進行教學的模式,強化英語教學,并借鑒國外小班教學和分層次輔導等方法,使外語教學成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3.4建立國際化培養模式下的日常管理規范
結合國際化人才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系統和日常管理規范,使得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較好。同時要求教師對西方的文化、理念、習俗、法律等有廣泛、深入的了解。在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也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從而確保培養出面向國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專業技術人才。
3.5大規模推進雙語課程
教師開展雙語教學,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外語水平、用英語講授專業知識能力,又獲得了職業發展機會。
國際化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和緊密配合。筆者期待熱愛國際工作的同行一起努力,推進高職衛生院校的國際化進程。
G420
A
1671-1246(2015)23-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