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淑賢,王曉琴
(廣州醫科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180)
護理實訓中心開放管理模式探討
蘇淑賢,王曉琴
(廣州醫科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180)
借鑒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對實訓中心開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闡述,引用參與式自主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科學地構建符合護理專業特色的開放實訓中心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護理實訓中心;開放管理模式;自我管理能力
我國職業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迅猛開展教學改革。“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能力培養,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改革目標[1]。實訓是學生技能培養的起點,是學生由書本走向實習和就業的接口,是學生養成良好職業道德、嚴謹工作作風和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平臺。隨著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深入,設計性、綜合性等高層次的實訓項目越來越多,傳統的實訓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教學需要,而開放實訓中心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護理專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并提出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護理人才為目標[2]。根據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各院校在提高護理實踐教學學時比例的同時,加大了護理實訓中心開放的力度。有文獻顯示,大多數護理實訓中心基本是在課余時間和晚上開放,由于沒有教師督導,導致實訓中心開放管理的工作量顯著增加,低值易耗物品耗損成倍甚至幾倍增加,儀器設備損壞率明顯提高,實訓中心開放管理難度明顯加大。
如何改進實訓中心開放管理模式,為護生提供良好的實訓開放環境,已成為護理實驗教師必須面對和思考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文對高校護理實訓中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探討,并提出新的管理模式。
(1)實訓教學設備、物品損耗大,維護困難。在實訓中心開放過程中,由于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不強,對實訓設備及用物不愛護,加之實訓教學設備及物品管理不到位,導致實訓儀器設備損壞,儀器壽命縮短,實訓物品浪費現象嚴重,從而加大了經費支出。
(2)學生尚未實現自主學習,浪費實訓中心資源。目前,實訓中心物品準備工作由實訓管理教師及學生協助完成,缺乏實訓者的直接參與,這必然影響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訓時學生只是模仿教師的操作步驟,使教師成為實踐教學的主體,實訓只是驗證理論、配合課堂教學,難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在用物準備方面,實訓課前都是由實訓教師準備用物及課后整理,學生形成了依賴心理,動手能力差,不熟悉實訓準備及實訓流程,導致操作時不知如何準備和整理用物,不能適應臨床實習。
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沒有教師督導的情況下,練習的主動性不強。教師安排的課后開放練習時間,學生不能按時來練習,導致實訓中心出現空檔期,浪費了實訓中心資源。
(3)實驗室的軟件建設被忽略。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的重點已經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轉變”,而人具有生理、心理、社會多層次的需要,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具有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決定護理的專業形象,決定護理的質量[3]。但一些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中注重硬件建設,保證足夠的訓練場所和購買先進的設備,卻忽視實驗室的文化內涵建設,從而影響護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4)實訓中心安全及衛生問題。由于實訓中心均在課余時間開放,沒有值班教師,學生來去自由,沒有專人管理,為實訓中心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2.1以規范管理為保障
實訓中心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是保證實訓中心開放管理的前提[4]。建立《實訓中心開放管理辦法》《實訓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實訓中心開放學生實訓守則》《組長負責制》《儀器的使用與管理守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是實訓中心開放管理的保障,同時也可為實訓中心開放管理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2.2創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模式
實訓中心開放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極強的綜合管理工作。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效率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實訓中心開放的成功與否。實訓中心開放管理應本著“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把“以教師為主手把手”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教學模式。該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減輕實訓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可以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5]。
2.3引用參與式自主管理理念
參與式自主管理是指管理者真誠地邀請被管理者參與管理,共同擬定管理決策、實施管理計劃、構筑管理理念,并在管理中相互交流、充分溝通,以達到優化控制、高效管理的一種管理模式[6]。在護理專業中,選拔10名學生作為實驗室管理員,參與到實驗室管理中,協助教師完成實驗室日常管理、用物準備、開放管理等工作。參與式自主管理的實施使學生獲得了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實訓中心開放管理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興趣相結合,讓大部分學生喜歡這份工作,從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溝通和協助能力,更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7]。
2.4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
實訓中心實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實訓中心的管理難度,提高實訓中心開放的成效。
(1)通過建立實訓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統,將實訓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訓設備及用物的管理要求、課前課后的實訓準備要求、各課程實踐教學安排等發布到管理系統中,學生隨時可以通過管理系統了解相關內容及要求,提高學生在實訓中心開放中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2)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開發“護理標準化操作自主學習網站”,為學生提供包括實訓教學大綱、護理操作流程、評分標準及操作視頻、專業發展前沿等在內的護理專業各核心課程教學資源,供學生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分解模仿、反復訓練,改變學生在技能練習中依賴教師的狀況,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3)開發“實訓中心開放預約系統”,學生可通過該系統預約,避免實訓室出現過度擁擠或空置現象;同時實訓管理教師也可以通過后臺管理了解學生課余練習及實訓室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并及時予以處理。
引用參與式自主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科學地構建符合護理專業特色的開放實訓中心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實施該管理模式,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才是實訓中心真正的主人,較好地貫徹了“學生管理學生”和“自己教育自己”的理念[8],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1]陳亞麗.關于建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可行性研究[J].學理論,2009,10(21):83-84.
[2]顧慧明,尤黎明,黃惠霞.護理技能教學中心實訓室的建設與思考[J].實訓室研究與探索,2004,23(4):88-90.
[3]沈學清,王麗,肖國華.護理學實訓室開放管理模式探討[J].中華全科醫學,2010,12(12):1627-1629.
[4]張靜,井夫杰.護理實訓室開放管理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06,21(2):65-66.
[5]葉麗萍,謝惠燕,蔡甜甜.護理實訓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7,7(35):93-95.
[6]沈梨芳,李玲.參與式管理模式在開放護理實訓室實施中的體會[J].教育研究與管理,2011,6(10):9-10.
[7]李福英,陳小菊,張云美.護理實訓室開放管理初探[J].實訓室研究與探索,2011,7(30):274-275.
[8]葛新茹.護理實訓室開放管理的實施及其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8,4(23):65-67.
G482
A
1671-1246(2015)23-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