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慧,王曉黎,黃俊龍,沈志雷,李紅霞,莫烽鋒
(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
海軍衛生學是軍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海軍臨床醫學本科和海軍全科醫學專業的必修課。作為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程主要闡述海軍部隊平戰時所處的各種環境與指戰員健康的關系,以及利用有利環境因素、改善不利環境因素達到防治疾病、增進健康、提高戰斗力等目的的對策和措施,為學生提供今后從事海軍臨床醫學、海軍衛生管理等各領域工作必備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授課內容主要包括海軍環境衛生學、海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以及海軍勞動衛生學3部分。
參加該課程學習的學生主要包括青年學生(海軍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和戰士學生(海軍全科醫學專業),授課時間多在第四學年第二學期。此時學生正在學習軍事醫學相關課程,即將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前期已經系統學習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從考試情況來看,多數學生成績達到優良。
本課程設計基本理念和思路:按照新時期戰略方針、新軍事變革的要求,以全面體現、落實素質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運用科學教育理論及方法,根據部隊建設實際需求和現代戰爭發展趨勢,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優化建設。最終形成在課程價值觀上體現科技與社會發展、醫學模式發展與專業學科發展并舉;在課程目標上體現知識技能積累與創新人才培養并重;在課程內容上體現基礎性、技能性與發展性協調;在課程實施中體現引導與自主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希望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正確認識艦艇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進一步強化預防為主的理念,了解海軍衛生學在海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樹立衛生學是維護和提高部隊作戰(作業)能力的重要保障這一專業信念,掌握發現和解決部隊平戰時各種衛生學問題必需的基礎知識及技能,為今后從事軍事醫學各個領域的工作,尤其是開展海軍衛生學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在保留經典教學內容的同時,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不再簡單照搬教材對海軍環境衛生學、海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海軍勞動衛生學3部分內容進行逐一講解,而是按照海軍部隊實際工作面臨的衛生學問題整合教學內容。如將原來分開講授的第二篇營養學“海軍部隊營養保障”和第三篇勞動衛生學“航海特殊作業衛生”部分內容整合為“軍事航海特殊作業衛生”,介紹如何從營養學角度保障部隊作業能力。
根據預防醫學和衛生學發展以及部隊實際衛生工作需求,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拓展了相關內容,如強化“大衛生觀”意識,樹立預防為主理念,重視防發生、防發展、防傷害(致殘)的三級預防工作在整個醫療衛生事業中的作用;介紹海軍部隊常用衛生裝備和設施;重視海軍衛生學發展動態,使學生掌握獲取公共衛生學和海軍衛生學發展信息的技能,為其今后從事衛生學相關工作奠定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組織與實施以課堂、教師、書本為中心,師生處于知識單向傳輸狀態,缺乏學問探討、情感交流,導致“教師主教、學生主學”現象。由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課堂完全由教師主導與控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因此,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我們不再單純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單方面傳授知識,而是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除課堂學習外,還參與相應階段的實驗室實驗(實習)和海上衛勤演習,掌握海軍衛生學基礎理論知識與相關技能;分析實際戰例,感受海軍衛生學知識與措施對維護和提高指戰員作業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海軍艦艇部隊實際存在的衛生學問題為基礎,編寫系列案例,以案例為牽引完成授課內容講解;根據學生前期知識積累,教師設定符合海軍部隊實際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學習和提高;通過想定作業設計與完成,學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創新思維形成;參與講座和課堂討論,了解海軍衛生學發展動態,掌握獲取公共衛生學與海軍衛生學發展信息的技能;參加第二課堂研究性學習,體驗課題設計、實驗觀察和記錄以及科研論文撰寫的基本方法。
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在教學中綜合運用文字、圖像、音頻、動畫等多種信息載體,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器官與聽覺器官,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制作完成的海軍衛生學系列多媒體課件,包括“水源衛生偵察”“艦艇環境污染物對機體的影響及防護”“長遠航軍人營養狀況評價”“噪聲危害及其防護”等;利用較為完善的海軍衛生學網絡課程,包括課堂上不講授的部分基礎衛生學理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便捷的互動交流空間。制作“水源衛生偵察”想定庫和“遠航食品庫”,供學生自主學習或在完成想定作業時使用;利用軍人營養狀況評價和軍人食譜編制軟件,完成軍人營養狀況評價及遠航食譜編制等教學內容;利用本校紅十字遠程教育網中的相關視頻和微課程,開設海軍衛生學視頻課程與微課堂,將課堂上壓縮的部分內容以及學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內容制成視頻,供學生課余學習。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上學生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海軍部隊實際衛生學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這些知識需要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教師也有更多時間與學生交流。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和學習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協作法來滿足學生需要,促進其個性化學習,最終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體驗。翻轉課堂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ヂ摼W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變得可行。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學習,不再單純依賴授課教師。課堂與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更多的責任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引導學生運用知識。
除此之外,我們還注重改進考核方式,如在衛生學基礎理論考核時,利用案例分析進行考查;加大實踐技能考核力度,選取衛生學最重要的一些實踐技能(如水質檢驗、食譜編制等)進行考核等。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們以海軍部隊實際衛生學問題為出發點,通過上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考核方式改進,有效提高了學生海軍衛生學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發現、解決衛生學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