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勇剛
對財政部門內部監督工作的思考
●呂勇剛
一是基層財政監督檢查機構設置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目前,財政監督檢查專職機構的設置呈現出層級越低,機構越不健全,財政內部監督工作越薄弱的狀況。
二是財政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監督缺乏檢查依據。近年來,財政部大力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但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態度不一,還存在觀望、應付的情況,有些地方雖然出臺了一些制度,但不細、不全,操作性差。
三是基層財政內部監督檢查業務仍需進一步規范。財政部2012年出臺的《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指南——業務管理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為各級財政開展內部監督提供了幫助,但由于各級財政內部機構設置及職責分工不同,其內部監督在檢查范圍、檢查內容及檢查重點等方面各有不同,而縣市財政監督部門對內部監督缺乏總結和研究,加之監督檢查人員受自身工作經歷及個人業務素質所限,對財政內部各業務管理部門如何履行職責把握不清,導致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內容不全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四是專職財政監督機構在日常監督中定位及功能不明確。財政部58號令中提出“財政部門應當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日常監督和重點檢查方式開展內部監督檢查工作”。但該辦法對財政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督中應發揮什么作用沒有明確,實踐中也缺乏可操作模式來借鑒,導致財政監督機構日常監督沒有著力點。
五是檢查人員在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58號令規定的新要求對財政專職監督機構人員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既要掌握財政法規政策,又要具有較高的財政專業素質,還要具有相當的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而很多基層財政監督工作人員能力還有待提升。
第一,健全財政監督機構。主要應加強縣級、鄉鎮級財政監督機構建設,縣級財政應下設專職財政監督檢查機構,給予一定的編制,保持相對穩定的工作人員,保證財政內部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對鄉鎮財政監督,建議由縣級財政派駐專職財政監督員,獨立對鄉鎮財政所的各項財政政策執行、補貼發放等工作進行監督。
第二,加強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建議財政部根據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要求,在全國財政系統推進內部控制制度標準化建設,在各級財政現有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內控制度。同時,各類財政資金分配應進一步明確資金分配辦法。
第三,各級財政部門應進一步細化內部監督檢查規范。各級財政應針對內部機構設置及職責分工的特點,結合財政部業務指南,分門別類研究制定適合本級財政部門內部各業務管理機構的檢查規范。
第四,通過制度及信息化建設發揮財政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督中的積極作用。一是在制度設計上,賦予財政監督部門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政府采購等工作中必要的參與權、知情權和建議權,實現內部監督由單純檢查型監督向控制型監督的轉變;二是將財政內部監督納入財政管理信息化建設之中,在系統設計時,設計開發財政內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將其嵌入到財政管理信息平臺,做到實時監控,管理和監督同步,提高效率。
第五,加強針對性培訓,提高監督人員素質。首先,各級財政應將業務工作經驗豐富、綜合素質較好的干部充實到監督隊伍。其次,上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基層財政監督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培訓內容應加強針對性,選取典型案例進行講解,以解剖麻雀的精神,提高監督干部對內部監督的感性認識,努力提升財政內部監督的質量和層次。
第六,加強對基層財政內部監督工作的指導。一是要加強工作指導和交流,上級財政部門應建立年度監督檢查基礎工作考評機制,及時發現基層財政監督工作的不足并指導改正;二是加強縣市內部監督規范化建設,通過設定考核目標,要求各級財政監督部門按照《財政部門內部監督辦法》及財政部業務指南的要求逐步制定本級財政部門內部監督規范。■
(作者單位:新疆伊犁州財政監督檢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