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嬌,顧 群,張 玲,王小蘭
·經驗交流·
實習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措施
龐玉嬌,顧 群,張 玲,王小蘭
實習護士;職業暴露;防護措施
各護理院校將護理專業的學生于畢業前1年送往各家醫院進行臨床實習,以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臨床護理工作面臨多種職業危害,如物理性、生物性、化學性危害等。臨床護士因與患者的污染物品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多,發生職業暴露的幾率也較大[1]。筆者在臨床帶教中觀察到,實習護士進入臨床后,因環境、工作性質的改變,經常暴露在各種職業危害中。現將我院實習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措施報告如下。
1.1 物理性危害因素 (1)銳器傷。針刺傷或銳器物損傷是一種刺入皮膚深部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傷害。針刺傷是造成護士職業損傷的主要危險因素[2]。王素俠等[3]調查中專、大專和本科實習護士,發生銳器損傷的原因大多為針頭刺傷和安瓿割傷。毛秀英等[4]調查432名實習護士10個月實習期間發生銳器損傷的占93.3%,平均6.4次/人,以針頭和玻璃為主,占80.33%,被污染物刺傷的占37.72%。(2)重力傷。由于平時工作量大,有些科室護工短缺,實習護士擔負陪患者做檢查的工作。在搬運患者的過程中,身體姿勢不當可造成腰扭傷、腳壓傷。調查顯示,醫護人員由于負重引起脊柱損傷、腰骶部疼痛的發生率為8.4%[5]。護士工作長期處于奔跑與站立狀態,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3)電離輻射。實習護士由于對放射防護知識缺乏,工作環境中一些儀器的輻射,如電腦、監護儀,紫外線照射、床旁X線照射等。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黏膜進入人體,引起全身和組織照射,小劑量暴露長時間接觸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護士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經常使用的各種搶救儀器和設備,由于老化或操作不當,都會使護士發生電擊傷、電灼傷的危險。
1.2 生物性危險因素 臨床醫護人員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病患者的組織、血液或唾液,可能造成感染。接觸污染組織、血液或唾液已成為最常見的具有威脅性的職業危險因素[6]。實習護士防護意識淡薄,在接觸病人前后未進行有效洗手,易發生生物性職業暴露。
1.3 化學性危險因素 實習護士每天要配制消毒液,帶教中發現絕大部分實習生在配制消毒液時只帶PE手套,未曾配戴口罩。血壓計、體溫表中的水銀是毒性物品,使用過程中出現水銀外漏,如果處理不當會對人體產生神經毒性和腎毒性。,不加防護地長期接觸易導致各種疾病發生。
2.1 加強實習生職業安全教育 實習護士發生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是因為防護意識不強,這和護理院校接受的教育有關。毛秀英等[4]調查26所護理院校均未設置職業防護教育課程,也無相應教材。實習生在下科室之前,由護理部組織統一指導,除講解臨床專業知識和示范操作外,特別要規范實習生的職業安全教育;實習生下科室后,各科再配專人帶教,入科宣教時重點講解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以及防護措施的應用。
2.2 規范護理行為,預防銳器傷 針頭使用過后未重新套上針帽是導致針刺傷最常見的原因[7]。帶教要督導實習生在肌肉注射后、皮試后及輸液結束拔針后,立即將針頭放入銳器盒內;對于穿刺失敗時,立即更換輸液針頭,將污染針頭放入銳器盒內,嚴禁將污染針頭掛于輸液架上或放置于治療盤的小藥杯里,以免造成損傷。由于臨床護理工作的繁忙,實習生和院內護理人員全部選擇徒手掰安瓿的方法,這也是銳器傷常見的原因。所以,在選擇手掰玻璃安瓿時,墊一塊紗布,防止手損傷。
2.3 嚴格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實習護士在配制各種消毒液時,要嚴格配戴口罩、手套,防止消毒液在配制過程中不慎濺到皮膚。在接觸病人前后、各項操作前后,均應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正確洗手是預防感染傳播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接觸病人體液、血液、污染物時,要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1層乳膠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液量比未戴手套時減少50%以上[8]。
2.4 電離輻射的防護 目前臨床上護士接觸的輻射主要以床旁胸片、紫外線照射、電腦和微波、各種儀器使用期間產生的輻射為主。為了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內,在操作中應加強個人防護,例如:穿戴工作服、袖套、手套、口罩、工作鞋等。有需要床旁攝X線片時,盡量先停止同一病房內其他患者的治療和操作,所有人員離攝片機10 m以上[9]。紫外線消毒時,人要離開現場,眼睛不要直視燈源,消毒后開窗通風,不要立即呆在房間以免造成呼吸道的不適。可在辦公室電腦前放置花卉,減少電腦、微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實習護士在使用各項儀器時必須有帶教在旁指導,以防因操作不當造成損傷。經常檢查儀器和設備,培訓實習護士正確使用各種設備,防止意外傷害。
2.5 加強職業暴露后的處理 臨床要加強實習護士的職業防護意識,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遇到病人體液、血液濺到皮膚粘膜立即用流動水清洗;遇到針刺傷、安瓿劃傷,立即進行局部處理,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近心端擠向遠心端),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流動水沖洗3~5 min,傷口沖洗后可用3%過氧化氫和0.5%碘伏消毒。實習生立即向帶教老師匯報,帶教做好針刺傷的登記,定期驗血。
護理是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護士是醫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習護士在醫院實習是為了今后的臨床護理打基礎。分析護理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防護的宣傳、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實習護士的防護意識,保障職業安全。
[1] 方詠梅.護士職業暴露和職業防護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月版,2005,21(8):65-67.
[2] Trim Jc,Elliott TSJ.A review of shards iniures and driventaive strate giesl[J].JHosp Infect,2003,53:237.
[3] 王素俠,張華偉,郭瓊.實習護生職業防護調查[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1):71-72.
[4] 毛秀英,金得燕,干荔梅,等.實習護士發生醫療銳器傷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2):110-112.
[5] Colombini D.Initial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health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ual lifting of pationts in wards[J].Health Saf,1999,90(2):28-30.
[6] 陳玉平,舒承婷,劉玲,等.供應室護理管理人員職業危害知識和防護行為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1A):28-30.
[7] 李可萍,莊英杰,文翠容,等.護理人員職業暴露與防護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71-573.
[8] 郭嘉麗,黃珍麗,何淑英.護理職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J].全科護理:中旬版,2009,2(7):444-445.
[9] 徐建鳴.護士的職業危害和防護[J].上海護理,2004,2(4): 58-59.
R472.4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5.01.037
2014-03-22)
(本文編輯:莫琳芳)
200081 上海,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