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宏偉
患者女,42歲,體檢時發現右附件區腫物半個月于2011年10月8日入院。患者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無手術史,既往月經規律,經期4~7 d,周期27~31 d,末次月經:2011年9月23日。入院檢查,一般狀態好,生命體征正常,婦科內診:外陰發育正常,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子宮正常大小、活動好、無壓痛,右附件區捫及一實性腫物,約新生兒頭大小、活動好、無壓痛,左附件區無異常。彩超:子宮前位,大小正常,內壁回聲均勻,內膜厚1.0㎝,于子宮前方與子宮緊鄰可見一大小約8.6cm×8.0cm,邊界清楚形態欠規則的低回聲團塊,內回聲不均,雙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抽血查甲胎蛋白:2.19 IU/ml,糖類抗原CA-125:77.30 U/L,入院診斷為右附件區腫物,漿膜下子宮肌瘤。完善檢查及術前準備后于硬腰聯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術,術中見子宮大小正常,右卵巢實性腫物10cm×9cm×9cm,表面光滑,質地硬,表面未見正常卵巢皮質,與周圍無粘連,右輸卵管及左附件區未見異常。行右附件切除,冰凍+石蠟病理均報告為右卵巢平滑肌瘤伴部分液化壞死,術后診斷為右卵巢平滑肌瘤,術后抗炎治療5 d,切口Ⅰ期愈合出院。
卵巢平滑肌瘤少見,綜合報道統計不超過200例[1-2],其臨床特點和組織來源均不十分明確,易于誤診。臨床表現無特異性,患者多無自覺癥狀,可因無意中自捫及下腹包塊或體檢時發現,同時伴有子宮肌瘤時可有月經改變,發生扭轉時可表現有腹痛。
卵巢平滑肌瘤的術前診斷具有一定的困難,術前應與子宮漿膜下肌瘤、闊韌帶肌瘤、卵巢纖維瘤、卵巢泡膜細胞瘤、卵巢表面的繼發性腫瘤等相鑒別,但查體和各種輔助檢查均不能術前明確診斷,手術前必須做好惡性卵巢腫瘤的準備。卵巢平滑肌瘤的組織來源尚不明確,認為來源有卵巢血管平滑肌、卵巢韌帶平滑肌、卵巢異位子宮內膜或卵巢中有多分化潛能的間質細胞等[3],其中以卵巢血管平滑肌來源最為接受。
[1]孫麗麗,劉國炳,張廣豪,等.青春期平滑肌瘤一例[J].新醫學,2012,43(9):677.
[2]呂杰玉,張毅,杜二球,等.原發性卵巢平滑肌瘤1例[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2,31(2):74.
[3]劉志娟,呂琪,牛振英.卵巢平滑肌瘤的超聲表現[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4,20(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