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生態示范建設,有效解決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問題,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的各項政策,并拿出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審計作為國家利益捍衛者、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和反腐敗利劍,必須及時發現農村環境整治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筆者淺談審計在農村環境整治中發揮了哪些作用,以及發揮好這些作用應采取哪些措施。
一、審計在農村環境整治中發揮的作用
(一)圍繞改善農村環境中心目標,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審計項目將關注重點從以往的政府部門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重大項目建設情況等轉向資源環境審計。2013年審計署就組織全國部分省份的審計機關對本省農村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審計。按照十八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圍繞改善農村環境中心目標,審計機關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農村環境評價體系,持續關注農村飲水安全、農村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物處理、礦山治理等重點內容。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查找農村環境整治的突出問題和制度漏洞,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等政策體制的不斷完善。
(二)加強對農村環境整治項目查處力度,發揮審計反腐倡廉作用
隨著中央、省、市資金的不斷投入,一大批涉及農村飲水安全、農村垃圾處理、農村污水處理的項目陸續上馬。這些項目資金的撥付、使用、管理是否出現腐敗、不廉潔的行為,直接關系到農村環境整治的成敗和國家治理的長治久安。因此,發揮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對農村環境整治項目的審計過程中,通過從資金源頭入手,注重對有資金分配權的部門和有審批權的人員進行監督,查找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腐敗問題,揭露資金分配過程中的不正之風。通過審計機關對項目建設及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對違法違紀貪腐行為的嚴厲處罰,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三)針對農村環境整治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發揮審計建言獻策作用
審計機關針對農村環境整治項目開展審計,通過大量的審計調查,掌握最真實、可靠的資料。經過分析國家相關政策、措施和農村環境整治項目的執行情況及政策和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相關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加強農村環境整治項目管理提供支持。通過開展績效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充分發揮審計評價、建議和服務功能,提供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借鑒和幫助,使得各級政府對農村環境整治的投入更有針對性。通過及時向被審計單位和政府主管部門通報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體制性、制度性缺陷和管理層面的漏洞問題,分析原因進而提出改進建議,更好地推動當地農村環境整治。
二、發揮好審計作用應采取的措施
(一)要加強與主管部門的日常溝通協調
農村環境整治審計能否發揮效果,關鍵點在于資料收集是否充分、審計重點是否了解清楚。要把握以上關鍵點,審計機關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注重與主管部門建立起良性溝通機制,及時從主管部門獲取最新的行業法律法規、業務數據等。同時審計實施前要向主管部門了解行業最新趨勢,關注重點是什么。這樣開展審計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得到審計成果才有效益。
(二)要抓好審計隊伍建設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審計的因其具有前沿性和專業性的特點,難度和廣度相較傳統財政收支審計都有了較大提升,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我國審計機關現有審計人員絕大部分是財會、審計專業或經濟類專業畢業的人員,未全面涉及過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審計。培養一批了解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審計特點,掌握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審計方法的審計人才關系著整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因此,審計人才的貯備要有前瞻性,既要針對我國農村環境整治的現狀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培訓力度,又要引進熟悉農村環境整治的專業人才充實審計隊伍。同時要及時總結農村環境整治審計的經驗,逐步建立起農村環境整治審計的理論框架、作業指標與報告標準,使農村環境整治審計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
(三)要結合項目實際編制合理有效的審計工作方案和表格
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農村環境整治項目的實際情況,要在技術層面凸顯重要性、謹慎性、可操作性,在效能層面體現前瞻性和建設性。審計表格的編制,要確保能滿足實現審計目標的數據分析需求,并能覆蓋全部審計范圍和重點內容。審計工作方案和審計表格正式啟用前,可小范圍選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農村環境整治項目進行試審,調查了解項目相關情況,研究項目資金的特性特點,測試所涉及審計表格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審計人員要在調查了解和試審工作基礎上,對審計工作方案和審計表格進行調整和修改,明確本次農村環境整治審計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標,以及工作范圍和重點,為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指明方向。
(四)要善于總結提煉,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
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會發現各地在農村環境整治過程中存在的配套資金不到位、項目立項科學性不強、后續管護不到位等種種問題,如果處理意見僅僅指出查處幾個人、對幾個項目提出整改意見,無法起到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的作用。要發揮審計機關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的作用,做到治標又治本,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就要求審計機關立足宏觀,樹立全新的審計觀念,通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實質和后果,總結提煉制度、機制和體制層面存在的問題。審計機關要緊緊圍繞農村環境整治這個大目標,從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這個角度,針對制度、機制和體制層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進一步提高審計成果轉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