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巖
治國必先治吏,受國內外環境、多種因素影響,近些年的腐敗問題呈現大面積擴散趨勢。腐敗帶來的是人民群眾怨聲載道,社會積極力量喪失,它是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絆腳石。腐敗問題已經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成為黨和國家當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理腐敗問題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貪官誤國、誤民,官員腐敗問題必須大力懲治。從現實社會因素看,造成腐敗的原因很多,但究其中,分析認為傳統文化對腐敗的影響持久而深遠。腐敗文化為官員的腐敗提供了土壤,而廉政文化又對抑制腐敗有積極作用。應該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方面,與時俱進,大力建設適應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廉政文化,為反腐防腐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
(一)對政治方面的危害。政府腐敗會損害政府威信,喪失公信力。政府本來的職責是代替人民管理國家,為人民服務,但是政治上、行政上掌權的那些人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力,為他們自己、為他們的家庭、朋友、部族、政黨非法謀取私利而置公眾利益于不顧,在官場上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本末倒置,把本來應該用于工作的時間精力用在謀私利上,忽略了本職工作,其結果必然是政府工作一團糟。群眾就會質疑這樣的政府工作人員,質疑這樣的政府。
(二)對經濟方面的危害。權力的濫用必定產生腐敗,權力的腐敗必定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由于權力腐敗,政治權力會不正當地介入經濟領域,對資源配置產生致命的負面作用,使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機制受到扭曲,擾亂了經濟秩序,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損害了市場經營環境,最終必然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三)對社會方面的危害。腐敗必定影響社會的公平正義,導致社會秩序混亂,造成社會不穩定。一是政府中的一些官員可能會和社會上的犯罪團伙結成利益同盟,犯罪組織利用自己的不法活動獲得的錢財的一部分用于收買官員,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為其大開綠燈。二是腐敗導致貧富分化加劇,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引起人們心理的不平衡,使許多人產生一種相對剝奪感,增強對社會的不滿,群眾喪失了希望,一部分人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又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不安定和混亂,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
(四)對文化方面的危害。政府腐敗的蔓延和猖狂會對一國的文化造成消極的影響?!靶ω毑恍︽健?,“笑廉不笑浮”,“金錢至上,唯利是圖”。人人都心浮氣躁,做事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不公平感加劇,人民生活在人心冷漠、道德淪喪的環境中。
(五)對民生方面的危害。腐敗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他們除了會在為百姓謀福利的項目中撈利益,填滿自己的欲望,還會利用職權和開發商大肆進行權錢交易。由于腐敗者的庇佑,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獲得足夠或者廣大的利潤,就不得不降低生產成本,能省則省,在產品質量上失控,甚至在生產工程中假冒偽劣,無視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腐敗者為了自己的升官發財,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這些都勞民傷財,使人民群眾怨聲載道,對執政者和政府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腐敗的產生,既有制度缺陷的原因,更有傳統文化的影響。鄧小平指出“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保?]這些文化糟粕因素為腐敗現象的產生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無論是腐敗行為方式,還是現實反腐制度的缺陷等,都可以從我國傳統文化中找到根源。
(一)家文化。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國家庭的秩序是靠“禮”和“孝”來維護的。儒家講孝道,提倡帝王“以孝治天下”。“父母之命不可違”延伸為“君命不可違”。家族中包含了五大人倫關系,即君臣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兄弟和朋友關系,這五大人倫關系脫離了人對于人的社會義務。其結局,由于自然的發展,家族成為一座堡壘,在它的外面,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可掠奪物,這樣導致的腐敗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既然家族是個內部的集合體,互相之間有責任幫扶,一個人既然功成名就了,就沒理由不安插自己的親戚朋友。另一方面,政府中的工作人員,他們殷勤禮貌的程度也取決于服務的對象?,F實生活中,那些政府工作人員面對不同的人截然不同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效率就是這個原因。
(二)官本位文化。傳統“官本位”文化的遺毒流傳至今,造成廣大民眾對權力的普遍崇拜、恐懼及依附心理。所謂“官本位”文化,就是以“官”作為衡量所有社會角色有無價值及價值之大小的標準,強調官員在社會關系中的絕對支配地位的思想觀念以及以“官”為最高人生追求的社會價值取向。《論語》說:“學而優則仕”,“學也,祿在其中矣”,“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是當時科舉制度下所有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和夢想。于是便有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讀書從那時候起就不單純是為了掌握知識,修身養性,而是為了躋身官僚集團。其實質是以權力為助推力的,它承認權力帶給人的好處,這就為變相腐敗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一是實現自己的價值,名利雙收,還可以光耀門楣;二是權力意味著很多方面的自由,制度和法律在權力和權威面前變得渺小不堪。在權力的名義下,心安理得地接受來自下層的供養,并且為自己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無怪乎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一是完善立法,健全體制,從根本上遏制權力腐敗的通道,確立憲法至高無上的地位。二是建立健全權力運行體系,完善權力民主、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建設。三是構筑、改革和完善反腐倡廉體系,提高公務人員防腐拒變能力。四是建立具有完全獨立性、權威性的權力運行監督機構。五是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黨紀國法宣傳教育,培養政府官員的道德、官德建設。六是充分發揮紀律監察、司法檢察、人民代表、政治協商、新聞媒體監管督查力量的作用,依法執政、匡正時弊、嚴肅法紀、端正黨風。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二卷
[2]儲小平.中國“家文化”泛化的機制與文化資本[J].學術研究,2004,2
[3]弗羅姆著;孫依依譯.為自己的人[M].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88: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