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威++魯秀梅
摘 要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決策支持系統,有信息系統的所有特點,但是目前GIS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水源林造林規劃設計的需求。因此,在GIS系統基礎上的二次開發,實現GIS系統圖形的導入和處理,讀取CAD圖形,是本文研究的造林規劃系統。筆者作為吉林省磐石市林業局驛馬林業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就水源林造林規劃設計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 水源林;造林規劃設計;系統開發;系統應用
中圖分類號:S727.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2--2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水資源缺乏和水資源污染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吉林省作為東北三省之一,其發展受到了水資源的嚴重困擾。因此,提高水源林造林規劃的設計效率,促進水源林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水源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是林業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
1 水源林造林規劃系統開發
1.1 開發原則及目的
水源林造林規劃設計系統的開發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首先,要以先進的技術為基礎,按照國家及當地政府或行業頒布的規章制度,研發成一個穩定的、開發的、易于維護和拓展的造林規劃系統;其次,分析設計的核心為小班數據,設計方法為面向對象,數據庫設計要完整、安全及特色化;最后,要采用標準編碼進行編碼,結構要成熟穩定,以確保系統性能的穩定和速度的均勻。
水源林造林規劃開發的目的是為了改善森林生態環境,提高造林效率,保證造林質量,促使水源林造林規劃的標準化、科學化、時效化發展。通過開發水源林造林設計系統,使其與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小班數據進行有效連接,建立完整的數據庫,在對數據庫長期維護和更新條件下,能實時監測造林的社會、經濟以及生態效益。
1.2 開發內容
1.2.1 “適地適樹”典型造林設計
先編制包括造林設計匯總表、預算報表等在內的標準報表格式,并針對吉林省的森林資源進行設計[1]。主要包括紅松、云杉等在內的針葉林,水曲柳、楓等在內的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總共設計多達15種造林典型設計模式,并將其編制到造林設計庫中。
1.2.2 系統設計
本系統設計主要根據造林作業設計規章、造林作業區調查情況、勞動定額等進行設計,且根據各個立地條件差異,用戶能在該系統提供的典型造林模式外,自主設計新的造林模式。同時,系統能自行導出造林模式的詳細施工圖和數據表格。
1.2.3 系統開發工具和環境
工具:ESRI地理信息系統處理軟件GIS、Office2013,Visual Studio2013,數據庫使用Access。環境:計算機最低配置要求為Windows 98,打印機等。系統能在Windows2000平臺上進行設計。
1.3 開發方法
1.3.1 系統結構和流程
系統總體結構包括了開始、造林模式規劃、造林模式自動設計、概算、展示、輸出等六大部分。系統的整體流程為:開始——選擇項目區——判斷各小班立地類型,形成現狀立地條件圖——規劃各小班造林模式——模擬造林效果展示——造林平面圖——局部地塊詳圖——結束。
1.3.2 數據庫分型
包括了用于保存林業小班信息的信息庫,用于存儲各種數據的產品庫,用于純粹系統圖形、參數的資料庫,用于保存臨時數據的臨時庫。
1.3.3 系統開發
該系統是基于GIS二次開發,結構是C/S。該系統運用的是C語言開發,對23個處理模塊和8個子系統的源程序進行研發,確保了各項系統的功能實現。
2 水源林造林規劃系統應用
觀察上述開發的系統,得知本系統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該系統將水源林造林規劃的自定義設計和自動化設計有效結合,能迅速的打印出圖;二是對造林統計報表、預算報表、材料進行了整合和規范,為造林前準備、造林后監測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是該系統應用中,只要輸入相關屬性就能導出施工圖,降低設計成本,提高設計效率和質量,是一種自動化設計模式;四是該系統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通過儲存造林設計的三維效果圖并對用戶進行展示后,用戶能形象、直觀的對比后,選擇恰當的造林模式;五是該系統模式下,只要利用相關應用程序將設計編制成庫,把造林地因子輸入計算機,就能實現“適地適樹”設計。
因此,將外業調查材料進行內業成圖的應用實驗,結果顯示,該系統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質量,達到了預期效果。即選取30個造林小班,通過檢查各個小班地理信息和詳細立地條件,將數據庫系統應用于地理條件,在造林模式庫中將30個小班分別匹配到5個造林模式,進行造林,對各個造林模式的面積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僅有1個小班不適宜種樹,其他29個小班值數效果良好,表明該系統適宜磐石市的水源林造林規劃,具有一定的優越性。此外,能通過查詢造林模式的造林技術表、施工圖以及輸入相關參數后計算出工程造價;能對比各種造林方法的效益來確定或改良造林方案。
3 結語
進行水源林造林規劃設計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是保護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本系統應用的造林設計具有獨特的優勢,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質量,保護了水資源。
參考文獻
[1]胡天翔,陳曦,賈志成.信息系統在林業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對策[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1,28(9):11-12.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