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軍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大,這給我國旅游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旅游業作為強大的聯動性行業,在自身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著其他部門的發展。我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出現了肆意破壞人文生態環境等問題,帶來了許多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因此,在開發旅游資源時,必須依靠法律來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我國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旅游資源開發;人文生態環境;法律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2.6;F59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2--2
人文生態環境包括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各種文化現象的生態環境,那么法律上的人文生態環境就是受法律保的生態環境,如文化遺產、自然保護區等。我國旅游資源豐富,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導致我國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我國旅游業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1]。本文主要對旅游資源開發破壞人文生態環境的原因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了相關法律保護措施,以幫助我國旅游業發展成為黃金產業。
1 旅游資源開發破壞人文生態環境的原因
1.1 人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
近年來,我國旅游行業發展速度十分迅速,與人文生態環境保護的沖突越加突出,其原因是人民群眾沒有正確的認識到人文生態環境價值及其對旅游發展的重要性。人文生態環境資源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傳承歷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目前旅游生態發展情況來看,由于人們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難以發揮出人文生態環境資源的真正價值,導致旅游資源開發與人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十分不利于我國旅游經濟的健康發展。
1.2 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旅游資源
在現代社會中,消費者為最大程度滿足需求,無限制的進行索取;而企業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最大限度的開發和使用資源,這種粗放開發模式,十分不利于經濟的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旅游資源開發正是這種情況,旅游企業往往會通過人工改造對旅游資源原貌做一些改變,以滿足游客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這是一種完全沒有考慮文化旅游資源和人文生態環境的開發方式,通過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只顧眼前微小的利益,盲目的開發和利用旅游資源,這樣只會破壞自然資源,阻礙旅游行業的持續發展。
1.3 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地政府為發展經濟,完成政績考核任務,對人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置之不理;有的地區為節約管理成本,一些職能部門既要承擔旅游資源開發重任,又要負責旅游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成為一手搞管理一手抓業務的多目標組織,容易造成管理局面混亂,職責不清等情況,直接影響旅游業的發展。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我國旅游行業缺乏立法保障,旅游開發管理監督體制不完善,最終導致日常管理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出現我國對人文生態環境保護低效、混亂的局面。
2 加強旅游資源開發中人文生態環境法律保護的策略
2.1 樹立正確的立法思想
發展人文生態環境旅游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在旅游資源開發中,必須基于可持續化發展理念,為旅游開發和人文生態環境保護立法指明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相關旅游企業樹立正確的立法思想,樹立人文生態環境旅游資源獨特的價值觀,不僅要考慮到利用旅游的經濟價值,還要考慮旅游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人文生態環境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穩定發展[2]。
2.2 設置科學的執法管理機構
在人文生態環境管理中,為更加科學合理的開發使用旅游資源,需要構建一個負責歷史文化、文物等文化遺產的專門行政管理機構,來提高行政管理機構執法的科學性和合法性。如在旅游資源開發方面,應不斷完善旅游執法機構,并全面落實執法機構和人員的職能、任務、權限以及責任等。當然,也可以在旅游景區或者旅游旺季聘任一批兼職旅游執法人員,形成人文生態環境旅游執法網絡,對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保護,實現生態旅游景觀的可持續性。
2.3 完善人文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機制
由于缺乏相關的人文生態環境旅游監督和管理機制,我國生態旅游監管效能低下,制約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因此,必須通過法律法規來明確各種監督主體的監督手段、權利以及監督范圍,加強司法監督、行政監督以及社會輿論監督等[3]。在行政監督方面,需要加強對政府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深入開展環境行政執法檢查工作,制定環境行政補償方案,提高政府行政人員人文生態環境的意識。在司法監督方面,加強對生態環境行政訴訟監督,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在社會輿論監督方面,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和教育工作,加深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營造一個環境保護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我國旅游業健康發展。
3 結語
目前,我國在旅游資源開發中出現的人文生態環境問題,必須通過強制、有效的法律手段進行保護。因此,為避免旅游發展和環境保護矛盾的激化,當地政府和旅游企業應樹立正確的立法思想,設置科學的執法管理組織,完善人文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機制,科學合理的開發旅游資源,擴大旅游規模,促進我國旅游行業健康、長效、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瀟雅.西北地區生態旅游資源的法律保護[D].長安大學,2012.
[2]黃倪.西部旅游開發中生態環境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5.
[3]邊遠.張掖市旅游資源法律保障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3.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