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現代服務業是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鑒于此,利用文獻研究和理論分析,探尋研究生產性服務業的創新模式對于促進產業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產業升級;創新模式;生產性服務業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4-0046-02
一、服務業的創新理論
(一)服務業創新理論研究現狀
目前服務業的創新理論大致有技術方法、服務導向方法、整合方法和軌道分析方法[1]。
1.技術方法
技術創新研究視角在服務業創新研究起步階段發揮了積極作用,如OECD的許多研究還主要以傳統技術創新方法為基礎,并獲取較多有價值的資料,特別是對于比較兩大部類創新的異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服務業與制造業的本質區別,完全依靠傳統的技術創新研究無法解釋許多服務業創新的問題和現象。
2.服務導向方法
服務導向方法基于服務業與制造業的本質區別,如從服務的顧客參與特征出發,“服務生產”是一種由服務提供者和與顧客間的“合作生產”,其創新也必然伴隨著雙方更多的合作。
3.整合方法
該方法將服務和產品視為具有共同功能和性質的對象進行統一整合分析。產品制造和服務可以被定義為一組服務特性、技術特性和過程特性的混合體,創新就是其中某一特性或多種特性的變化。Gallouj和Weinstein以整合方法為基礎,對包含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進行了統一分類,識別出六類創新模式:根本創新、改進型創新、漸進創新、專門化創新、重組創新、形式化創新[2]。
4.軌道分析方法
軌道分析方法強調被傳播的概念和邏輯[3]。Sundbo和Gallouj將服務創新的外部驅動力劃分為軌道和行為者兩類。服務企業的創新活動主要受五種類型軌道的制約:服務專業軌道、管理軌道、技術軌道、制度化軌道和社會軌道。這些軌道相互作用并共同對服務企業的創新活動產生影響。
(二)創新的服務業分類問題研究現狀
目前國際上有代表性的服務業產業分類規范體系主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3年頒布的《國民賬戶體系》和《國際收支手冊》;聯合國1990—1998年先后頒布的《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產品總分類》《擴大國際收支服務分類》和《國際商品貿易分類》;經合組織和歐洲統計局1996年聯合頒布的《聯合貿易分類》;1991年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美國普查局2002年頒布的《北美標準產業分類》等。
加拿大等國家政府文獻中一般將服務業分為生產者服務業、消費者服務業和政府服務業。生產者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包括運輸與倉儲業、通信服務業、批發交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商務服務業;消費者服務業(Consumer Services)包括零售交易服務業、旅館服務業、食品飲料服務業、其他消費者服務業;政府或非市場服務業(Government or Non-market Services)包括政府服務業、教育服務業和健康與社會服務業。其中,生產者服務業是服務業中增長率最快的。Elfring將服務業分為四類:生產者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包括金融、商務服務;分布式服務業(distributive services),包括貿易、運輸和通信;個人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如健康、教育和政府服務)[4]。
服務行業的多樣性及其異質性大大增加了服務業創新研究難度,從研究服務業創新的角度看,目前并沒有一種分類方法得到一致認可,主要難點在于:一是很難有一種簡潔的分類方法可以將所有服務行業攬括其中;二是服務業從企業形態到產業形態都處于不斷變化發展中,特別是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加速了這種發展;三是很難將一兩個分類特征歸屬于某一類服務行業。
(三)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模式研究現狀
迄今為止,國內外對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模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某一具體行業的實證研究,如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物流業和房地產業等。
1.金融業的服務創新模式
魏江、陶顏從創新階段和創新參與者兩個維度提出了一個二維的金融服務的創新過程模型,階段分為概念階段、發展階段和引入階段;參與者主要有服務企業的前臺員工、后臺員工和客戶等三類 [5]。賁媛媛認為,金融業的服務創新模式主要表現為服務和技術的研發有專門的投入,并且注重與知識型研究機構進行合作[6]。
2.信息服務業的服務創新模式
孫阿楠等[7]認為軟件業作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有技術推動型服務創新模式、雙向互動型服務創新模式和客戶導向型服務創新模式。王琳等[8]認為軟件服務創新的基本模式是專門化創新,具備四個基本特征:軟件服務提供商和客戶合作創新,軟件服務創新強度取決于問題的質量,客戶專家質量影響創新績效,軟件服務創新的本質是知識創新。
3.物流業的服務創新模式
張光明[9]認為物流服務創新的實質就是要通過創新實現物流服務差異化,獲得競爭優勢。并將物流服務創新歸納為跟隨競爭創新、顧客需求主導創新、物流技術創新、物流網絡創新、增值物流服務創新等。王光輝等[10]認為中國物流行業服務創新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三種:從功能服務、供應鏈管理到價值鏈創新,從基本服務到個性化服務創新,從企業服務創新到行業服務創新。在很多情況下這三種模式相互支撐,共同推動物流行業服務創新的深入發展。
4.房地產業的服務創新模式
徐克虎[11]認為,房地產企業的服務創新模式應該是一個將服務創新的基本要素相結合的互動系統,它應該包涵三個維度,即服務概念創新、服務界面創新和服務傳遞系統創新。吳均[12]按設計企業和客戶雙方關系的特點,將房地產設計企業知識服務創新歸納為設計企業中心模式,客戶中心模式和互動創新模式;并認為規范性創新是一種較為理想的以設計企業為中心的知識服務創新模式;技能型創新是一種理想的客戶中心模式,而知識轉移、創造性磨合模式、特色創新模式、知識拓展模式是優化互動創新模式的主要對策。謝泅薪[13]認為知識型房地產企業服務創新應該包括四個維度:新服務概念、新服務界面、新服務傳遞系統和技術選擇。知識型房地產企業還應對業主的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業主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最終增強自身的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endprint
二、研究現狀述評
將生產性服務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的研究還尚少,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創新模式有服務外包模式、集聚區模式和外資拉動模式。產業集群環境下生產性服務業集成創新模式具體包括服務專業型模式、團隊戰略型模式、客戶導向型模式和虛擬經濟區模式。
參考文獻:
[1] 藺雷,吳貴生.服務創新的四維度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3):32-37.
[2] Gallouj,F.,Weinstein,O.,Innovation in Services.Research Policy,1997,26(4-5):537-556.
[3] 胡松,藺雷,吳貴生.服務創新的驅動力和模式[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2):33-39.
[4] Elfring,T.(1988),Service employment in advanced econom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ts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Aldershot.
[5] 魏江,陶顏.金融服務創新的過程模型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52-59.
[6] 賁媛媛.金融業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商界,2008,(7):24-25.
[7] 孫阿楠,劉林紅,夏琳,陳曉雨.基于客戶互動的軟件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5):88-90.
[8] 王琳,魏江,陶顏.軟件業服務創新模式演化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9-15.
[9] 張光明.物流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管理,2006,(18):57-61.
[10] 王光輝,李慶全,盧慶齡.論物流行業的服務創新[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9,(4):72-73.
[11] 徐克虎.房地產企業的服務創新[J].中國房地產金融,2009,(1):20-22.
[12] 吳約.房地產設計企業知識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浙江建筑,2008,(6):62-64.
[13] 謝泅薪.知識型房地產企業服務創新方略[J].開發與創新,2005,(12):46-48.
[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