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摘 要:批發業增值稅稅負高低基本體現了批發企業總體增值運營能力的強弱。通過全面分析批發業的增值稅稅收負擔情況,深入剖析影響稅負結構分布及變化規律的經濟因素,可以客觀反映批發業發展情況,揭示該行業結構布局和經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對批發業運行質量和效率做出客觀評價,為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發展規劃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批發業;增值稅;稅收負擔;經濟影響;天津市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4-0085-02
批發業在現代經濟中承擔資源配置的重要任務。作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市批發業發展水平始終位居全國前列。從稅收角度分析,批發業增值稅稅負高低能夠體現批發企業增值運營能力的強弱。通過全面分析天津市批發業的增值稅稅收負擔(簡稱批發業稅負)情況,深入稅負結構分布及變化規律,可以客觀反映批發業發展情況,揭示該行業結構布局和經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對批發業運行質效做出客觀評價。
一、批發業稅負基本情況
(一)批發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稅負與東部地區在同一區間
2012年,全國批發業銷售額43.1萬億元,占全部行業銷售額的47.2%;應納稅額0.38萬億元,占全部行業的23.3%。天津市批發業銷售額2.29萬億元,位居全國同業第六位,占全部行業銷售額的57.2%;應納稅額128.5億元,位居全國同業第八位,占全部行業應納稅額的24.8%。天津市批發業稅負為0.56%。在東部11個省市中,除福建、廣東以外,基本在同一稅負區間內。
(二)批發業稅負穩中有降,與全國稅負走勢相同
2009—2012年,全國批發業稅負分別為1.19%、1.08%、0.95%、0.89%;天津市批發業稅負分別為0.77%、0.75%、0.62%、0.56%,年均下降9.9%,天津與全國稅負走勢基本相同。
(三)不同注冊類型稅負差別大,內資企業相對較低
2012年,外商投資批發業銷售額占全市批發業銷售額的5%,稅負為1.41%;港澳臺商投資批發業銷售額占全市批發業銷售額的4.2%,稅負為1.21%;內資批發業銷售額占全市批發業銷售額的90.8%,稅負為0.4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日用消費品行業稅負較高,基礎原材料資源等行業稅負較低
在天津56個批發明細行業中,超過全國平均稅負的行業19個,占比33.9%,主要包括報刊批發、服裝批發、家用電器批發等與居民日常生活消費相關的行業。低于全國平均稅負的行業37個,主要集中在資源能源、基礎原材料、部分日用品批發行業。
二、稅負現狀經濟影響因素分析
(一)與全國相比,行業分工細化與基礎生產資料批發比重大導致天津市稅負水平較低
1.天津市經濟發達競爭相對充分,批發業分工精細盈利均衡化
一般來說,微觀稅負變化與經濟發展程度呈現反向變動趨勢,經濟發達地區稅負相對較低。例如東部地區2012年增值稅稅負為1.61%,中西部地區稅負分別為2.24%、2.19%。
天津市位于東部沿海地區,近年來經濟穩步發展,經濟結構逐步調整優化,社會專業分工更加細化,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逐漸延長細分,企業產供銷各環節分立重組行為日趨頻繁,批發業發展迅速,批發銷售層級多,批發企業集聚度高,經營企業數量龐大,競爭導致利潤空間壓縮,增值稅稅負相對較低。
2.天津市是大宗散貨物流集聚地,低稅負生產資料批發業占主體地位
作為一個港口城市,天津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物流發達,是面向三北地區的能源物資和原材料運輸的主要中轉基地和集散地。例如,環渤海地區是中國冶金企業重要聚集地區,鋼產量占全國產量60%以上,作為環渤海中心城市的天津,金屬及金屬礦批發交易規模巨大,成為天津市第一大批發行業。此外,中石油、中石化均將天津作為銷售網絡戰略布局重點地區,加之千萬噸煉油項目竣工,帶動區域性石油及制品批發企業發展。但上述基礎生產資料交易規模大而進銷差價小,導致了行業稅負較低。2012年,金屬、石油、煤炭三行業銷售額合計1.54萬億元,占批發業銷售額的67.5%;應納稅額37億元,占批發業應納稅額的41.6%。
3.天津市市場消費容量有限,高稅負生活資料批發行業銷售規模比重偏低
2012年,天津市超過全國平均稅負的19個行業銷售額為0.25萬億元,占全部銷售額的10.7%,應納稅額48.1億元,占全部應納稅額的37.4%,稅負率為1.96%。煙草、酒飲料茶、化妝品、家電、藥品及器械、圖書音像、文化體育用品等高稅負(稅負均大于1%)的20個涉及日用消費品等的批發業比重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上述行業銷售比重合計為6%,而全國相關行業銷售額比重為14.9%。由于上述行業銷售比重偏低,拉低天津市批發業整體稅負0.17個百分點,占天津市與全國稅負差距的51.5%。
(二)與以往年度比,批發業競爭加劇整體盈利能力減弱
近幾年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需求動力不足,批發業內部競爭激烈,盈利空間逐步縮小。幾年來,天津市批發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等財務指標呈下降趨勢,2012年批發業的所得稅貢獻率、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流動比率為0.31%、0.57%、5.02%、116.95%,與2009年相比分別下降了0.10個、0.51個、4.94個、0.26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為10.8次,比2009年減少3.6次。上述指標說明了批發企業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稅負率有所下降。經計算,2012年與2009年相比,天津市十大主要批發行業結構與稅負變化拉低批發業整體稅負0.09個百分點。
(三)不同業務模式影響企業稅負,批發代理企業數量規模較大
批發業的經營業務模式一般分三種類型:專業(普通)批發企業、制造商主導的批發企業、批發代理商或經紀商。三個類型的批發業在和上下游的關系,以及渠道的控制、業務管理方面都有區別,對商品進銷差價決定權強弱不等,盈利空間大小不一,因此,對稅負影響不同。天津制造商主導型批發企業相對較少,而大型批發代理企業數量較多,經營規模大,但盈利空間小,拉低了批發業整體稅負。
三、發展批發業的建議
(一)做強主體批發業,增強企業輻射能力
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提升消費品終端零售層級,增強天津市綜合實力,擴大有效需求。在此基礎上,繼續發揮天津市經濟、地理、物流等方面綜合優勢,鞏固金屬、汽車、石油、化工批發的支柱地位,固化現有銷售渠道,努力擴大市場領域,提高輻射范圍,立足環渤海,服務三北地區,選擇優勢產品作為突破口努力向江南經濟發達地區滲透擴張,拓展江北市場空間。
天津市批發業主要銷售范圍較集中,輻射圈主要集中在周邊省市。天津市批發企業內銷(銷往本市)銷售額0.91萬億元,占全部批發企業銷售額的44.4%。按區域劃分,70%的銷售份額集中在華北地區。
(二)拓展批發業經營范圍,提高企業增值能力
依托天津市港口便利條件,借助毗鄰北京中心位置優勢,整合資金、物流、人才等方面資源,細分市場需求,增加經營項目,將本市、環渤海、三北地區的優勢產業產品納入經營范圍,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優化各類批發市場布局,加強統籌規劃,實施重組歸并,避免內部同質化低效競爭,減少資源浪費。著力發展高稅負較高的與消費密切相關的批發行業,如煙酒、家電、服裝、文娛用品、醫藥、計算機批發業等。
(三)提升批發管理水平,做強做大批發企業
引進國內外大型批發企業,借鑒先進企業的銷售模式和運營手段,提升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批發企業重組整合,壯大企業實力,提高集中度,減少批發層級。轉變批發業單一職能,增加信息物流增值服務,強化批發企業在加工、配送、品牌營銷、信息采集、客戶管理的功能,從交易導向的傳統批發商向渠道服務商轉型,轉變為現代批發商。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