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育紅 沈艷麗 周亞萍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商業銀行業務品種的日益增多,商業銀行面臨的會計風險越來越突出。如何有效地防范會計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通過對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問題的分析,提出要重視會計風險的重要性,并從人員培訓、制度建設、內控完善、監督管理、風險預警機制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可能發生的各類風險,保持商業銀行健康穩健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經營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4-0090-02
引言
隨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國內外形式的變化及商業銀行業務品種的日益增多,商業銀行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商業銀行面臨的經營風險和銀行會計風險趨向明顯化、多樣化。而對銀行會計的監督和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不到位,給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特別是近年來金融案件的頻繁發生,給商業銀行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的監督和管理,從機制和制度上的入手,采取多種措施,防范各種可能發生的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從而保證商業銀行的健康和穩健發展。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問題分析
商業銀行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國商業銀行在會計風險方面的為題問題日益凸顯,有些會計風險問題還相當嚴重。中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問題,主要有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銀行工作人員的會計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這主要體現為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會計人員沒有嚴格按照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來操作,對日常的風險因素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識。一般表現為:銀行會計人員離開保險柜忘記了上鎖;柜臺人員換崗交代不清楚;保管印章人員隨意亂放工作印章;工作人員下班后保存有重要信息的電腦忘了關機等等。這些不良的行為都是由于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單薄造成的,銀行可以通過加強風險教育,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等措施來完善的。
2.銀行工作人員操作規程不規范
這主要表現為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會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沒有嚴格按照業務操作流程進行業務操作,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風險。主要表現為:工作人員對票據把關不嚴格;對相關的印章錯蓋;不及時掌握最新的會計法規,只憑經驗辦理業務等,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商業銀行潛在的會計風險因素。
3.未健全合理高效運轉的崗位體系
這主要表現為在人員安排上方面,對會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業務素質要求不嚴格,將一些學歷低、素質差的人員調到會計隊伍中來,而將一些熟悉業務的會計人員調配到信貸等部門,影響了會計工作的連續性和會計人員的穩定性,崗位輪換、職工輪崗、有效制約未得到切實落實。人員素質與道德修養、金融文化建設不能有效跟進,不能健全合理高效運轉的崗位體系。
4.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和環境的變化,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為:銀行的各類票據管理制度不規范、銀行的主要表格欠完善、銀行工作人員業務操作流程不規范、銀行的監督和檢查機制不健全等,尤其是部分銀行管理人員認為內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是稽核或管理層的事,與會計無關或關系不大,對會計的職能作用沒有充分認識。部分會計人員風險意識不強,對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認為相關風險控制措施手續太煩瑣,沒必要,從而以相互信任代替制度制約。
5.銀行內部檢查監督未充分發揮作用
商業銀行會計監督的范圍一般較小,不能全部涵蓋所有的會計業務,而且有些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和監督人員較少,檢查力度和深度不夠。監督行由于檢查輔導缺乏計劃性、針對性,往往是上級布置“下級應付”不能及時發現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漏洞?;鶎有小⒉块T雖然大多設立了專職或兼職會計輔導員,但運作中專職不專、兼職不兼的現象較為普遍。網點會計崗位一般由會計主管兼任,但平時會計主管需履行管理職責、接待稅務、稽核、央行及上級行等多方檢查,還要不定期外出開會、學習、調研、臨時代班等,造成每月正常的檢查輔導不能按時到位,職責難真正落實。
二、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通過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商業銀行面臨的會計風險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會計風險已成為關系到商業銀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會計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會計風險,促進商業銀行穩健發展。
1.加強員工培訓,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要提高商業銀行員工風險意識,具體做法:銀行要定期、分層次對員工進行會計風險防范培訓,提高員工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商業銀行要培育員工的內部培訓和學習機制,定期組織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崗位培訓和業務學習,讓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各項業務技能,提高業務素質,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工作的需要。要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篩選,要有針對性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會計人員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執行金融法律法規,使其認識到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嚴格控制會計風險,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2.完善銀行內控體系,杜絕會計制度漏洞
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首先需要建立嚴格的人員管理和控制機制,同時還需要建立內部責任機制、內部檢查機制、權力制衡機制和財務監督機制,促使這四種機制形成一個統一整體,有效發揮內控機制的巨大作用。要對原有內控機制進行定期檢查,并發現問題后要及時修改和完善,要在完善原有的內控制度基礎上,對新的會計業務進行內控制度完善。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考核機制,對會計人員的工作進行定期考核。
要成立專門的內控監督檢查部門,定期對銀行的會計部門、人員和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使之制度化、長期化和規范化。實現嚴格的層級授權制度,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杜絕可能的風險漏洞。
3.建立銀行內部核算體系,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商業銀行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部核算體系。因此商業銀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體系,從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都要有相應的制度制約和監督機制,并不斷加以修改和完善。同時商業銀行的會計要嚴格遵守銀行的會計制度和核算制度,形成嚴格的登記交接制度,杜絕每一個可能的風險點??陀^真實的計算銀行的收入和成本,客觀公正地填報各類數據報表,提高會計風險防范意識。
4.建立銀行會計監督檢查機制,提高會計風險風范意識
商業銀行的會計控制作為銀行的一種控制方式,就必須與有效的會計監督和檢查機制相配合。商業銀行要成立內部監督小組,定期對銀行的會計是否嚴格執行國家的會計法律法規以及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的檢查,同時要完善人員檢查機制,使其保持對會計人員的相對獨立性。定期對銀行內部的統計資料和各項報表資料的準確性進行檢查,建立嚴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檢查機制,全方位防范會計防風險。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會計內部監督機制,真正做到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
5.建立風險測量預警機制,控制可能出現的風險
構建有效的銀行會計內控評價體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充分發揮銀行會計對風險的反映、監督、預測、分析等作用。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預警系統,以便業務開展前可以測定風險狀況,便于對風險狀況進行跟蹤監測,并在定量分析風險的基礎上制訂應對措施,規避或控制可能出現的風險損失。
結束語
隨著商業銀行風險越來越復雜化,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防范風險的難度越來越大。商業銀行要不斷加強創新,從多方入手,構建完善的銀行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防范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 閆淑敏.企業會計風險的辨析與應對[J].會計之友,2008,(4).
[2] 張宏萍.新形勢下金融行業的會汁風險及其防范[J].商業會計,2011,(19).
[3] 趙麗梅.淺議中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財會研究,2009,(1).
[4] 鄭夢建.對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問題的一些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09,(18).[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