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煥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
戲劇中刀馬旦的表演藝術淺析
劉曉煥
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
刀馬旦是戲劇里“旦”的角色之一,所謂“旦”指的是各種不同年齡與身份的女性角色。刀馬旦專演巾幗英雄,提刀騎馬、武藝高強,身份大多是元帥或大將,因此以氣勢見長,例如穆桂英、樊梨花等等。刀馬旦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雖也需要開打,但打斗場面不如武旦激烈,而是較重身段,強調人物威武穩重的氣質。本文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通過對戲曲刀馬旦特點的分析,結合筆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反饋出的問題和情況力求把新的理念與思維貫穿于表演中去。
刀馬旦;舞蹈美;“道具”與“服飾”;表演;形象美
以前武旦和刀馬旦是兩個不同的行當:通俗點兒說,但凡接受官方或皇家的委派,在正規軍隊里擔任正式的將官或統帥職務的青年女性,如穆桂英、梁紅玉等被稱作“刀馬旦”;除女性將帥以外其他會武功的女子則統稱為“武旦”,這類角色多為江湖女子,比如十三妹、周鳳英之類的。后來武旦和刀馬旦合并為一個“武旦”一個行當,泛指會武功的女子。
武旦一般都兼演刀馬旦,在行當的細目中,二者是有區別的。最簡單地說,刀馬旦重工架,武旦重翻撲和出手,二者類似武生中“長靠”與“短打”之分。戲曲界歷來強調“一專多能”,并且根據劇情需要,許多戲里的女主人公都是要求 “能唱能武”的。所以現在的戲劇舞臺上專職武旦演員已不多見。
舞蹈美,也就是戲曲視覺藝術形象美,它概括著戲曲表演體系里被稱為“做”與“打”兩門藝術。它是一種動態造型藝術,是把人的內心動作和形體動作加以提煉和藝術改造,賦以節奏、韻律和有組織、有變化、富于表現力、具有音樂性格的種種美的姿態,從而藝術地、動態地刻畫人物的精神世界。當然,“刀馬旦”的一招一式絕不是完全孤立的和絕對靜止的。就造型來說,一站一坐、一指一望以至一羞一怒、一進一退等等,手眼身法步有機配合,使整個外部動作都洋溢著節奏韻律的美。但是,充分展示“刀馬旦”舞蹈美的應該是諸如武打、起霸、趟馬、走邊、圓場、撲跌等等程式。在這些程式的運用中,“刀馬旦”的舞蹈性格應該是瀟灑、飄逸、穩健、舒展,更充分顯示巾幗英雄的風貌。“刀馬旦”的舞蹈設計中,各類程式的運用多有翻身、耍腰技巧的表演,如在“起霸”、“趟馬”和武打“耍下場”中,上馬時的連續原地點翻身,連續左右翻身,串翻身連接飛腳翻身等,既要優美、迅速、合乎規范,又要連貫、順暢、輕捷。要做到這些,必須把握與加強胯、膝、踝部門的用勁力度,上身快速翻轉,才能保證此技巧的穩健完成。尤其是“扎靠”走翻身或涮腰時,不僅是依仗腰部的挑、控制力及柔軟度和爆發力的把握,關鍵需重視腿部力度的運用與把握,兩腿勁的作用點則集中在膝部的蹲、擰功上,從而保證身姿在挺拔立腰中做到收腰、沉肩的支持;在倒身傾斜中做到雙膀圈圓,伸抬以平衡;在連續翻轉中做到勁力一致,協調融合;雙腳呈反丁步,在左右落地轉換中,胯、襠、膝、踝做到勁控有度、自信穩健。可見,“刀馬旦”的腰腿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行當舞蹈美能否充分表現的根基。
練好基本功是刀馬、武旦塑造好人物堅實基礎。在充分了解武旦的各類服飾及道具的特性,不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尤其是刀馬旦,各種角色往往是身披著艷麗的鎧甲,上面點綴著各類繁碎的裝飾,頭上還帶著無數的珠翠與花盔,盔上不僅有好幾層以銅絲系扣的絨球,而且還插著兩根長長的雉尾。上場時,演員往往是捏著兩根雉尾的末梢,上下左右前后地繞著各種式樣的圓環。這雖然為表現人物提供了便利,可厚重的裝扮卻也為刀馬旦演員的表演增加了難度。比如當演員扎上大靠,如何在充滿變化的圓場中,避免背上的靠旗纏繞一起,還有就是在表現上陣打仗的場面中,因是騎馬作戰,刀馬旦演員還要一手揮鞭,一手耍槍,必須要求演員熟練掌握各類服飾道具的物性,需要苦練很久,才達到人靠合一的境界。如當演員一手拿馬鞭,一手拿槍表演時,除了熟練掌握所扮演人物的程式技巧外,還要熟練掌握程式技巧基礎上,完成程式技巧的方法,需要注意事項,如怎樣做才會在圓場中保持靠旗平穩;怎樣做才會在耍槍花時,避免所耍的槍刮著靠腿或靠旗;甚至頭盔的松緊,大靠的松緊掌握等等。唯有做到如此,未來演員所學劇目的彩排或演出,方能少出問題或不出問題,最終的演出才可能獲得成功。
一個演員在舞臺上是否有“神氣”,主要是“眼神”的運用。因為眼神是表達人物內心情緒和觀察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即我們常說的演員的“心靈窗戶”。不管你在舞臺上如何賣力,如果眼中無神,那就一損俱損,沒有人物了所以,運用好眼神,是戲曲中刻畫人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演藝界有句俗話:“一身之戲在于臉。一臉之戲在于眼”。在《女殺四門》中扮演劉金定,在披掛整齊,待命出陣之時,雙眉緊鎖、眼光焦急,表現了一位女將的急切心情。在縱馬疾馳,沖鋒陷陣之際,則是眼神凝視,熾熱如電,表現她的“火暴”和“英武”。每殺一門,每一個亮相,都根據不同的劇情,表現出不同的眼神,使觀眾通過眼神,了解到演員在每一段武打過程中的內心情愫。
在刀馬旦表演中,“亮相”是最講究的。舞臺上演員的每一個“亮相”,都只能是從人物的感情及內心的體驗出發,通過表現人物的心靈感受,傳達人物的形象特征。所以,一個演員的身段表演漂亮與否,從“亮相”中就可以分出高低。因為它是演員表現人物思想情感的“閃光點”。就像焦點一樣,為了突出這個集中點,在表演時應加大力度,注重突出表現出威武氣魄和颯爽英姿的神態,讓觀眾能欣賞到一個氣滿神足的巾幗英雄的形象之美。
[1]聶文華.“刀馬旦”的舞蹈美[J].當代戲劇,2003(01)
[2]吳偉.淺談戲曲舞蹈的個性化特征[J].劇作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