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君河北省元氏縣槐陽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郭麗君
河北省元氏縣槐陽中心小學
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他強調“自讀自悟”。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新課標指出,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小學語文;課堂;自主學習
在語文的教學中,不但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看一節課是否成功,關鍵在于看學生的參與程度及其實效性如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堅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差異參與。在參與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要讓他們學會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和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情感和意志。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不再僅僅屬于認識、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體驗尤為重要,因為語文學科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具有多解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體驗,就是要讓他們體驗語文、感悟語文。閱讀課上鼓勵學生自我解讀文本,自我理解文本的內涵,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體驗閱讀的酸與甜;寫作課上,鼓勵學生我手寫我心,寫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風彩,體驗寫作的甘與苦;在綜合性學習中,體驗實踐,體驗探究,鼓勵選擇有個性的自己喜愛的課題。總之,應讓學生充分體驗閱讀、體驗寫作、體驗實踐、體驗探究,使學習的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學生個性色彩的過程。
脫離探究、實踐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的教學創新。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語文能力才得以切實提高,也只有讓學生充分探究、實踐,才能真正實現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以探究和實踐為核心,完全摒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開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智慧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由小課堂的語文學習引導到大課堂的語文學習中去。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要具有課內鏈接課外、鏈接生活的本領。將學生由課內語文學習鏈接到在自我中、在文物古跡中、在圖書網絡影視中、在各個層面的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讓課堂語文學習的作用發揮到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來。
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現質的飛躍,將課堂變成真正的人的課堂,不是課本的課堂,不是試卷的課堂,不是老師唱獨角戲的課堂。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意味著學生的自主意識會得到有效培養,實踐能力會得到有效鍛煉,創新意識會得到有效保護,個性風采會得到有效釋放。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意味著學生可以在語文的世界里自由遨游,學習語文的激情會被點燃,探究精神會得到培養,探究能力、自學能力會得到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會得到增強。
1.讓學生自選學習內容。
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得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習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因此,新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編入“你喜歡讀哪幾句?”的類似思考練習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閱讀,學生的“自主”權得到體現。如《春》的教學,我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反復吟讀中,讀出韻味,讀出為什么喜歡。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由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通過學習,總是能表現得興致盎然,說得頭頭是道,氣氛相當熱烈。
2.讓學生自辯文中疑問。
古人曰:“學貴有疑。”而疑問,該由誰來解答呢?顯然,學生應是解難的主人。在課堂上,多讓學生討論、爭辯,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探討,以求得認識的深入。“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智慧,使思維迅速發散與集中,擴大信息交流和思維容量。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既深刻領會了文章的中心,又鍛煉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扶得過多,只會培養學生思維的惰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參與意識的培養。
3.讓學生自悟學習方法。
學生通過自身積極參與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后,教師可抓住這一契機,要求學生歸納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生積極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并從活動中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來,所取得的效果遠遠比完全由教師歸納的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要是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其求知興趣,讓其得求知方法,使其親歷求知過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師都盡可以大膽去探索,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得以體現,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能“自讀自悟”的最佳境界。
[1]黃菊初著: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8年版。
[2]張慶著:我的小學語文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