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少青河北趙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賈少青
河北趙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英語教學要注意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系,以情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以情來引導學生的行為。只有充分發揮情感的功能,在課堂上營造濃郁的“情”的氛圍,引導學生感悟作品之“情”,才能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意識的滲透,使之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成為課程教育內容的血肉和靈魂。
高中英語;情感教育;滲透
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起著激發、定向、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教學過程中情感及其滲透力量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成敗優劣。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從而實現他們渴求知識的強烈愿望呢?
1.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
情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教育。但是在以前,教育過程重視知識的傳播,輕情感經驗的積累;重語言、概念、邏輯和推理能力的訓練和提高,輕情緒感受能力、情感表達、表現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以課堂教學、正式課程為最主要的組織形式,以教師的語言為最主要的中介物,標準化考試作為最主要的評價方式,這種程序化、單一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不能滿足人的各種不同的情感需求,難以激發、調節人的情緒機制,因而很難對人情感方面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但可以說,受情感對語言的學習的影響至少和人的認知一樣大,而且往往更大;近年來,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語言教學中的情感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應包括認知的發展,還應包括情感的發展,是對整個人的教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而要實現該目標,必須把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統一起來。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教育中,人們過于強調大腦的理性和認知功能,忽視了非理性方面的發展,造成情感空白。
2.對情感因素的關注會促進語言學習效果的提高。
情感是人腦的一種機能,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其相應的行為反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的情感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凡是符合人的需要或能滿足人的某些需要的事物,就會引起人們積極的情感,包括興趣、動機、自尊、自信、愉快或驚喜等心理狀態。積極的情感對英語學習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英語課程標準》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積極的情感,是有利于學習的情感態度,有利于調整學習態度,培養學習品質,增強學習原動力以及學習主動性和目的性,增進師生共同參與及和諧發展。而影響學習的消極情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克服的。
1.傾注熱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達成師生間的信任。
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每一個教師都有愛,但能否對后進生傾注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關愛是檢驗一位教師師德好壞的重要標準。將情感教育融于后進生的轉化之中,就要求我們教師深入細致的了解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也就是說,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相互諒解,使他們感到你不僅是他們的師長,同時又是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和你進行思想交流,對你敞開心扉傾吐心聲,教師才能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生活和思想活動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反之,沒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沒有溝通的橋梁,更談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希望,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加倍去努力。
2.用得體的言傳身教來體現情感教育。
老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意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教師要善于表達積極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贊許的微笑、和藹的語言,多給學生動口的機會,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讓他們在語言實踐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表達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滿足學生的情意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求進一步融洽師生感情。教師應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以鼓勵,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和可敬,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的上進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加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學習的自信。
3.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發利用、豐富課程網絡資源等,從有趣的風土人情,文化背景入手,喚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有好感,吧英語看作一把了解外國文化,學習國際先進科技和文化的,是培養英語學習積極態度的出發點。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動力,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結合點,是教與學的紐帶,學習興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它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并且會興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探索,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作為英語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學,“以情輔教”,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學生懷著快樂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