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靜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崗上學區中學
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劉麗靜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崗上學區中學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什么是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它是個性積極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推動他們去探究和學習,進而發展他們的能力?!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節課,學生是否感興趣與導課有直接關系,導好課不僅能緊緊抓住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師可利用掛圖、音樂等設置懸念導入新課。(1)以掛圖設置懸念導入。掛圖直觀形象,不僅有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喚起其求知欲的魅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2)以音樂設置懸念導入。音樂輕松活躍,能愉悅學生的身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我在教學《愚公移山》一課時,先播放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愚公移山》,隨著“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的美妙音樂,學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跟唱起來,興趣一下高漲起來。音樂停了,我就創設懸念:“愚公創造了什么奇跡?后人感嘆的是什么?你們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么情況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嗎?”學生們高興的說:“想”。接下來,學生們迫不及待的翻開課本,帶著好奇心去認真閱讀課文。
“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反復多遍的朗讀,與課文的語言文字反復接觸,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的語音節律,受到直接、強烈的感染。因此,引讀質疑的起點應放在“讀”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質疑引思,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我在教學雨果的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時,在學生掌握了字詞以后,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然后圍繞課文提出問題。于是有學生提出:哈爾威船長與輪船一起沉入海中,值嗎?接著,我又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課文,然后自由討論解決問題。有學生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值,也有學生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不值。教師對此不作介定,接著,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閱讀,讀中分析。于是有學生這么說:我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值,因為……;但某某同學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不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樣,通過朗讀——質疑——朗讀——釋疑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誘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于閱讀,自主閱讀。
“悟”是閱讀教學的理想歸宿。它強調以讀為本,學生通過多讀、熟讀,參與到各種語言實踐中,在讀中悟義,讀中悟法,讀中悟情,讀中悟理,實現由“感”到“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例如,我在教學《背影》一課時,讓學生多讀幾遍課文,找出父親送別時說的話。然后我分別叫幾個學生朗讀這些句子,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父親關愛兒子的高尚品質。隨后,我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父親關愛兒子和兒子愛父親的句子反復朗讀。這樣,就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從而理解父子深情這一深刻主題,通過這種“讀——感受——讀——悟”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鞏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臺,能綜合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是施展學生才華的天地。在表演中,學生通過腦、眼、手、耳、口的綜合活動,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發展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讓學生演一演。如《皇帝的新裝》一課,是一個趣味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我在教學這一課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完課文后,根據角色讓學生演課本劇。同時不只看學生的“演”,還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任務,比如突出“臺詞”——可以對原著直接引用,也可以超出文本的獨特修改,還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語言。從而引導、組織學生去品,去析,去賞!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潮,個個都喜形于色的表演起來。通過表演,不但能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閱讀課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反復誦讀可以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同樣,豐富的想象又可以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在誦讀中要善于調動學生的記憶表象,激發其想象。雨果說:“想象就是深度?!币驗樵姼璧恼Z言是高度凝煉的,它用極有限的字數表達極其深刻的內涵,不展開想象,就無法深入作品內部,就無法走進詩人創設的意境,無法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句有意味的話:“真正懂詩的人會把詩人詩句中只透露一星半點的東西拿到自己心中去發展。”我們讓學生在想象中誦讀,在誦讀中想象,就是希望學生通過誦讀感知形象,運用想象去填補詩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詩意,走進詩人的意境。
單一呆板的活動往往使人產生厭惡甚至抵制的情緒,指導誦讀如采用多種誦讀方式,可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使學生在愉快誦讀中,加深對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誦的速度。誦讀方式有錄音范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齊讀、分組讀、自由朗讀、配樂朗讀等。如分組讀《狼》,一組讀寫屠的句子,要求讀出其由“遷就退讓”到“勇敢警覺”的變化過程;一組讀寫狼的句子,要求讀出狼的兇狠狡詐;最后,兩組合起來讀議論的段落。第二次,兩組調換讀。這樣,不但提高了興趣,也掌握了課文。
一般來說,學生都有極強的好勝心,利用競賽形式進行朗讀比賽,更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競賽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極為活躍,不但加深了印象,鞏固了所學知識,也提高了學生背誦古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