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芬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談談情感與英語教學
李桂芬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情感,抵制或消除了消極情感,讓學生經常有成功的體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中學英語教學應利用積極的情感因素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優化教學質量,從而為更好地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情感教育;高中英語;策略
情感是人腦的一種機能,是對客觀事物抱有不同好惡而產生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情感對個性心理特征和行為動機都具有較大的影響,是影響學習者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是指教學中的主體(即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情、感覺、情緒、態度等。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僅僅為了使學生掌握語言技巧,更不是為了學生在升學中獲得高分,而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全面進步。只有到這個時候,學生不再把英語學習當作一種苦役,也不再僅僅為分數而學,而是把它作為一項充滿樂趣的創造性活。新《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方面的要求。這說明了英語學習策略上情感策略的重要性。柳斌同志曾說過:“教育是充滿感情,充動來對待滿愛心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單純的知識教育不能造就新人。”因此重視情感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而且符合新世紀課改的取向。
在引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方面,教學內容的處理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如何使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需要是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在情感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處理,實施以情施教的基本做法是:充分展示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盡可能賦予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學內容以適當的情感色彩。英語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劇本,占相當比例,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有助于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讀引發、研讀體味、情景再現、情境體驗、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學方法,以情導情,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引發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產生共鳴,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效果。
例如,高一的Unit 7 The Cultural Relics的閱讀部分A City of Heroes.我采用幻燈片播放St.Petersburge在二戰前和二戰后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戰爭的破壞性和殘酷;然后我拿起事先準備好的一張漂亮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們,問“Is it beautiful?”,接著我把圖片撕成幾塊兒,找學生和我一起再把圖片拼好,又問“Do you think it as beautiful as before?”學生們都搖了搖頭。我總結,“再美好的事物如果毀壞了,再修復,總會有疤痕,不復以前的美麗,但是圣彼得堡呢?It has been made as wonderful as in the past!What a great job the people did!”這一環節的設置成功地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達到以情育人的效果。
“賞識教育”是以欣賞和夸獎為主導的教育方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賞識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教育中的夸獎是對學生良好行為表現的肯定,通過表揚獎勵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并使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得以鞏固和發揚。
賞識教育應當是開放性的,如在班級表揚、張榜公布或大會頒獎,能夠讓受表揚者得到最大的心理滿足,獲得更多的自信。表現賞識的形式很多:如和藹的目光、微笑、撫摸或點頭示意等,也可以用簡短的語言稱贊進行精神鼓勵,換言之,我們要及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肯定和表揚,一定要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在由衷地夸獎他,使他們有成就感,對學生有創意的、創新的思維火花及靈感,發言中的閃光點的肯定可以使用以下的用語:
Great!Wonderful!Excellent!Well done/Good job!
You're very bright/clever/smart
That's a good/great/bright/idea
賞識教育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自尊心。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受到保護和鼓勵的環境中,學習的認知活動最有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和信任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因為人人都有一種讓他人認可的需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同時也是人際交流的過程。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應具備熟悉感、和睦感、理解感信任感和責任感。教師的情感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移情性體驗,產生親近感(愿意接近教師)、安全感(在老師身邊感到安全放心)、共鳴感(對老師有感激之情)、依賴感(相信教師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教師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才能在與學生交往中體現移情特征,發揮移情的功能。
情感教學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進”,即在使學生高效率地獲取知識的同時,作為健康心理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質,也能得到優化和提高。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情感,抵制或消除了消極情感,讓學生經常有成功的體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中學英語教學應利用積極的情感因素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優化教學質量,從而為更好地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