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娟河北省平泉縣許杖子中心小學
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尹曉娟
河北省平泉縣許杖子中心小學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哪怕一堂足夠精彩的課,當你進行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仍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課堂教學的低效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怎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做到更加有效,應該引起老師們的反思。
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課堂教學有效性設計應該一直致力于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還課堂于學生。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許多卓有成效的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教學設計是否有效,關鍵在課堂教學的基點是基于教學的學習,還是基于學習的教學。一切為了學生,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達到一個應該達到的水平。所以學生的學是主要的,教師的教也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應該從學生如何“學”的角度來進行教學設計。教什么內容,為什么這樣教,怎么教,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和理解需要來確定。而現實中,不少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首先考慮的不是學生“會怎樣”或“是怎樣”解讀的,而是自己應該怎么去“教”,這必然會導致教與學的脫離,卻沒有成效。
有效的課堂是互動的,要打破傳統的“教師獨白”,走向師與生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因而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這些對話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善于捕捉有利于開展下一個內容教學的信息,或針對學生的問題靈活改變我們的教學設計,使我們的教學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精神。
現在課堂上呈現了較多的學生活動,我們要關注它的有效性。首先,讓學生樂于活動,獲得積極體驗,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過教師悉心指導,讓學生善于活動,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證。最后,通過評價激勵,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腳點。
新課程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因而現在課堂上呈現了較多的學生活動,這是可喜的,但是,如果我們將活動停留在表面上,不去關注它的有效性,最終是浪費時間,就不能達到“以活動促發展”這一根本目標,就違背了“教育必須有效益觀念”這一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最終會影響到一代學生的質量。
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少老師因此就將課堂活動落腳在了學生合作探究上。
合作探究是課堂教學很好的學習方式,切磋琢磨,相互啟發,可全班討論,可小組討論,可學生之間討論,也可師生之間討論。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幾種耗時低效的討論現象:一是討論內容不合理,對沒有必要討論的內容討論,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二是討論時間不足,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三是討論沒有扣緊目的要求,成了“放羊”,聽之任之,老師不作為,名為討論,實為閑扯;四是由于小組內沒有明確分工,沒有具體要求,使得一些學生等、靠,自己不動腦,參與度不高。
如何改進課堂作業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為了使課堂作業完成的情況能為教師反饋及時、真實、有效的信息,一般情況下,教師都要求學生課堂作業當堂完成。對于課堂作業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讓學生練習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要使課堂作業有效,就必須得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和授課內容進行合理設計。
1.準確把握作業的難度和梯度。
課堂作業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要讓每個學生通過作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把握好作業的難度,設置好不同的梯度。在一些老師展示的公開課上,要么擔心教學任務完成不了,有意的把課堂作業項目的難度編制得很低,失去了作業的實際意義;要么為了體現自主探究的精神,把課堂作業難度設計得超出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使絕大多數同學失去了一次自我發展的機會和學習的信心;或是作業編制沒有梯度,沒有考量學生的差異性,致使作業有效性大幅降低。
2.作業內容要立足“文本”。
課堂作業設置必須以緊扣文本為前提,以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照條件,進行精心編制,尤其是現在偽劣材料泛濫的情況下,教師更要明辨優劣,有選擇的借鑒吸收,決不能拿來就用。以文本為立足點,讓學生練習到應該練習的東西,這樣才能確保課堂作業與課堂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確保課堂作業內容的有效性。總之,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我們要達到有效教學,歸根結底就是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樣的教學工作才能真正“有效”。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也是一名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隨著形勢的發展,課堂教學勢必將呈現出形形色色的教學方式,只要對教學有益,都有可嘗試的價值。讓我們一起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