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一,張虹萍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城市化是每個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都要面臨的重大課題,是伴隨著現代化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全球現象。而城市的環境問題也是全世界人民面臨的一個嚴峻事實?!爸泄彩粚萌腥珪?,工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經過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調整結構,深入改革,不斷完善企業承包責任制,工業生產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好勢頭。”[1]在改革開放時期,哈爾濱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發展地區之一,城市發展獲得了新的動力,城市化在原有基礎得到快速發展。城市經濟水平提升,創造出比以往更多的經濟價值。不僅工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而且從1980年在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后,農村經濟也得到快速發展。城市中心區重新在城市經濟活動中起主導作用,道里、道外中心區開始,南崗中心區重點轉向經濟與商業。城市向平面和垂直兩個方向急劇擴展,并在太平、動力、香坊等地區出現次中心,逐步形成多中心分級城市結構?,F如今,哈爾濱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處在中等城市化階段,但是城市化的物質基礎薄弱拖后了城市化的質量。在哈爾濱城市化進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生態環境問題是哈爾濱城市化面臨的最大的挑戰?!翱捎贸擎偵L發育的土地、水源和礦物能源極其不足。”[2]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重要建設城市,哈爾濱城市環境在工業快速發展時遭到破壞。雖然在改革開放后已經逐步進行改造,但是隨著城市人口的日益增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嚴重滯后。并且在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哈爾濱城市建設一度出現了忽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為經濟價值犧牲生態環境的做法,使哈爾濱市的城市發展較為不協調,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進入21世紀,環境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哈爾濱市也開始為市民努力營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但是環境問題還在制約哈爾濱市的發展,如水資源問題、空氣質量問題、土地問題、垃圾問題等。
“黑龍江環境監測資料表明:松花江流域的9個省轄城市附近地表水的使用功能不能保證,部分城市附近地區地表水水質超過V類,影響使用功能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錳酸鉀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盵3]哈爾濱市的水資源污染較為嚴重,地下水和湖泊水與河流都有污染,有機污染較為嚴重,部分居民用水水質不達標。2013年,地表水水質總體狀況為“輕度污染”[4]。
哈爾濱市位于東北重工業地帶。在新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初期,為了追求社會經濟單方面高速增長,以高污染為代價換取的經濟飛躍使環境不斷惡化。同時,哈爾濱地理位置原因,哈爾濱進入冬季需要大面積供暖,造成空氣質量進一步下降,經常出現典型的煤煙型污染天氣。有時造成持續的霧霾天氣,甚至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及正常生活?!霸?010年哈爾濱市環境空氣檢測中,全市平均可吸入顆粒物0.102mg/m3,超出國家二級排放標準。”[5]
哈爾濱市在城市建設中的用地不當、規劃不合理,導致了濕地面積的銳減,嚴重的威脅了生態環境。近年來,受沙化、開墾、漁牧等自然和人為原因影響,哈爾濱城市周邊濕地面臨著退化危機:位于巨源鎮的大白魚泡濕地已經消失,松花江沿岸的灘涂濕地屢遭破壞,長嶺湖濕地大部分已經干涸。開荒和私建濫建甚至威脅了農民承包并自發保護的小塊濕地。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空間的擴大。哈爾濱城市城邊大片郊區的土地被開發商征用,僅2010年度,哈爾濱市政府第二期征收農業用地面積就達221.765公頃。在城市建設不斷擴展的同時,沒有注意綠地建設和環境保護也導致了土地的荒漠化等問題的出現?!巴恋丶s利用水平較低,存在一定粗放浪費現象。全市人均建設用地除市區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外,其他城鎮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平均投入和產出強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建設用地存在低效利用問題,集約利用水平較低?!盵6]

圖1 全年空氣質量分布[4]
固體廢棄物污染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工業廢品以及生活垃圾的處理不當會引起土地污染以及疾病的產生,甚至會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垃圾處理不當也給城市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哈爾濱作為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城市,固體廢棄物每年的排放量巨大。據統計,哈市2010年生產工業固體廢棄物1 442.77萬噸,生活垃圾119.27萬噸。這些都嚴重的破壞了城市生態環境[7]。
這些問題是哈爾濱城市化中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城市化是城市發展、經濟進步的一種體現,在此基礎上更要求城市體現出來的氣息要符合現代化的發展理念、綠色健康的生活狀態和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社會循環。這也是我們所處的生態大環境所要求的。
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從黑龍江省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省委對哈爾濱提出了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新要求,這將成為引領哈爾濱未來發展的長期目標。
首先,從世界范圍內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在全球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和資源約束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走生態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化、現代化道路,是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代表就生態文化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曾發表這樣的看法“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與保護生態相適應的政績觀、消費觀,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加強生態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大計。”[8]一個與生態文明發展要求相背離的城市,其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將難以想象。只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有效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大新能源的開發應用,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才能加快哈爾濱向產業強盛、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的區域性現代城市的邁進步伐。
其次,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有利于激發哈爾濱市的發展潛力。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人類文明的一個嶄新階段。從長遠發展上看,生態文明競爭力將成為城市和區域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從全國范圍看,哈爾濱市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一系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這是我們今后發展的重要潛力所在。同國內外一些發達城市和地區相比,哈爾濱市目前環境污染總體上不是很嚴重,藍天、森林、濕地是獨特的天然資源。早在上世紀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就從協調經濟、環境和資源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設想。2000年,國家批準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生態省建設的試點之一,并制定實施了《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哈爾濱市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就提出了“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總體要求,并確立了以創建環保模范城、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國家文明城和國家森林城為載體,加強生態功能區域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態文明城市的發展趨勢??梢哉f,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將極大地激發哈爾濱在國內外新一輪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所蘊涵的巨大發展潛力,有利于我們發揮后發優勢加快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跨越。
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全球范圍看,人類社會正在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人口急劇膨脹與資源嚴重匱乏。由于人口數量的過快增長對自然資源造成巨大的壓力,如淡水資源短缺、耕地日益減少,稀有礦產資源瀕臨耗竭。二是全球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例如,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退化嚴重、海洋污染嚴重、酸雨增多等。從中國的現狀看,除了全球范圍內廣泛存在的問題外還有一些問題也尤為嚴重。一是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嚴重不足。二是由于長期實行主要依賴投資和增加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增長過快,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突出[9]。
所以,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哈爾濱市政府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生態文明與哈爾濱城市化發展建設相結合,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基礎,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突出生態理念并投入到建設中來這無形中加快了哈爾濱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速度。
生態城市是基于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運用生態科學原理規劃設計的,社會和諧、經濟高效、自然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形式,是自然、城市和人融為有機整體的互惠共生結構[10]。如果過去哈爾濱市的城市化是一個平緩上升的曲線的話,那么未來10—20年必將是一個陡起的曲線,是一個加速進行的過程,進城的人口劇增、城市擴張非???。如果此時我們不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引入城市發展規劃,不把建設生態城市看做未來城市發展目標,不將城市的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系統有力地建立起來,我們遲早會發現,這樣的城市化毫無競爭力可言。
進一步加強領導。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涉及到全社會的各個方面,只有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各項責任機制,才能使這項工作有效開展。同時,要積極聽取市民對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的建議,在全市營造人人關心、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哈市環境的綜合治理,特別是城市的綠化、空氣質量、水資源及城市污染源的治理。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構建一個生態宜居的城市發展硬環境,這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奠定物質基礎和提供物質保障。加大市區范圍內松花江濕地規劃保護力度,堅決避免以開發濕地旅游等名義對濕地非法占用和破壞。進一步推進市區內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等“三溝”的綜合治理。
人是城市的靈魂,居民文化素養的提高是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要積極引導城市居民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自覺成為生態城市建設的參與者、生態文明理念的餞行者,注重觀念的養成和修養的提升;鼓勵綠色消費,提倡追求自然、和諧、文明、健康、科學的低碳、可循環生活方式。2015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龍國英在專訪中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實際上它不僅需要有政府的推動,也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每一個人既是生態文明的受益者,同時也是參與者。比如說我們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我們可以倡導一些簡約的生活方式,這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些具體行動。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人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關鍵因素。要“增強市民的消費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建立科學文明的,有益于人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環境持續協調發展的消費結構,保障生態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11]
建立對環境違法的嚴懲機制。2015年,前央視著名記者柴靜的《穹頂之下》在網上掀起熱議,讓我們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產生深入的思考?!皟蓵鄙细魇∫舶l出關于環境的自主立法權限的呼聲。對于未經環評審批擅自開工建設、未經環保驗收擅自投產使用、擅自閑置環保設施、超標排污、偷排污水等具有連續性的違法行為,采取“按日計罰”,上不封頂的處罰方式。建立健全環境污染事故追究制度、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
加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加大環境執法建設投入,提高執法裝備水平。加強環境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執法能力。規范環境執法制度程序,確保環境執法的公正與客觀。
加強對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監督。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提出有關建議,及時研究和制定相關生態城市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強化企業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完善受理公民對環境生態行政行為申訴的機制,推進政府問責制度落實。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
目前,哈爾濱生態城市規劃已經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城市各種污染基本得到有效地控制。未來的生態城市規劃要在生態文明的理念下,在哈爾濱市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行為示范下,加強對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讓公民充分理解環境保護意識在哈爾濱市生態城市規劃過程中的重要性,建設擁有現代化開放型的經濟結構、高效的城市管理體系、高度發達的科技和文化環境、健康穩定的社會環境、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人居環境的理想的生態城市。
[1]哈爾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哈爾濱市志總述[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91.
[2]張虹萍.二戰后美國非政府組織開展城市環境運動及啟示[J].學術交流,2014,(9):205.
[3]李興隆.論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J].北方環境,2002,(3):12.
[4]哈爾濱環保網.2013年哈爾濱市環境狀況公報[EB/OL].http://www.hrbhbj.gov.cn/zwxx/hjzl/hjzkgb/2014/06/9629.htm?id=8a8182814 641cbbf014664a7c3670738.
[5]白愛飛,孟慶慶.哈爾濱市區內大氣污染現狀分析[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1,(3):91.
[6]哈爾濱國土資源局.哈爾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EB/OL].http://www.hrbgtj.gov.cn/tdzygk/10795.jhtml.
[7]市環保局.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關于2010年全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的通告[EB/OL].http://zwgk.harbin.gov.cn/auto336/auto368/201107/t20110721_69011.html.
[8]黃宇弦.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內涵[J].滁州學院學報,2008,(4):44.
[9]楊明海.關于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新華教育導刊,2010,(10):27.
[10]李景源,孫偉平,劉舉科.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3.
[11]褚祝杰,陳偉.哈爾濱建設生態城市的可拓學模型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