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勇,李 月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關于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的思考
何 勇,李 月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高職教育起步較晚,存在歷史發展清晰度低、社會知曉度低、學生專業認同感低等問題。專業檔案資料建設有助于提升專業品牌意識,提高專業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力。因此,建議加強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學組—專業—個人”三級聯動機制,加強專業檔案資料信息化建設。
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
在學校整體教育工作中,檔案工作旨在收集和傳遞信息,是學校教學管理的前提之一,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真實記錄,是評估綜合辦學水平的一個“窗口”,是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資料庫、數據庫和信息庫[1]。其中,專業檔案資料是指專業開展教學、科研、交流、宣傳以及其他各項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專業建設和發展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片、視頻、實物、榮譽證書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2]。高職院校專業檔案資料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包括專業硬件建設形成的實訓儀器設備檔案資料,師生教學、科研、各類考試及招生、管理等活動中產生的紙質檔案資料,師生實訓、實習中形成的實物檔案資料,師生校內外競賽產生的成果檔案資料,院校訪問交流活動中外事及宣傳檔案資料,專業社會服務檔案資料等。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包含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及展示宣傳等環節,是院校專業教育質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
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高職教育起步較晚,自2000年起才陸續開展。據調查,國內現有75個院校在開展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口腔工藝技術方向)的辦學[3]。由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辦學時間短,規模小,專業宣傳面窄,加之檔案資料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導致專業歷史發展清晰度低、社會知曉度低,學生專業認同感低,陷入發展沿革模糊、現實狀況不容樂觀的境地。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非常必要。
1.1 檔案資料建設工作有助于理清專業歷史發展沿革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是專業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教育研究活動的真實記錄和反映,也是積累教學資料、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的重要手段,其真實性及權威性在理清專業歷史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各級教學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專業進行評估時,當市場對專業建設進行統計調研時,大量專業檔案資料可提供翔實有力的依據。
通過收集和整理各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檔案資料,形成專業大事記,研究和評估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歷史,有助于客觀梳理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歷史沿革,幫助研究其進步和發展狀況,把握改革方向,理性評價其存在價值和發展空間。
1.2 檔案資料建設工作有助于提高專業知曉度和美譽度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作為新興專業,雖然具有發展潛力與良好前景,但如果不提高社會知曉度,同樣“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醫務人員、在校學生甚至教師都沒有聽說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分不清口腔醫學與口腔醫學技術之間的差別,更何況是高考學子、家長和用人單位。為此,加強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并進行廣泛宣傳,對于促進招生就業、打造專業品牌、提高專業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力、實現專業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1.3 檔案資料建設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
區域經濟和義齒加工行業的迅猛發展對高等職業技術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應運而生。由于是新專業,高考招生工作存在盲區,專業介紹不夠詳盡,許多學生及其家長難以準確、全面了解,高考志愿填報存在盲目性,誤填誤報專業志愿時有發生[4]。加之傳統手工作坊式的義齒加工生產觀念根深蒂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導致許多學生對專業缺乏興趣與信心。新生報到后有思想不穩定、不安心學習現象,甚至部分學生想調換專業。針對以上情況,可及時搜集專業圖片資料及就業信息,向學生及其家長介紹行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人才需求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專業思想。
2.1 建立健全“學組—專業—個人”三級聯動機制
口腔職業教育學組隸屬于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聯系全國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紐帶。學會每年舉辦口腔職業教育論壇,是國內口腔職業教育工作者學術研討、實踐切磋、思想碰撞、信息共享的重要平臺。建議學組加強檔案資料管理人員的聯系、培訓與督導,從宏觀層面加強專業檔案資料建設。
從專業層面看,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收集、整理教學和科研中各種資料與數據工作的直接承擔者,首先應樹立責任意識,認識檔案資料信息資源的價值,不能誤以為檔案資料工作等同于謄抄、保管工作;要及時解決人財物投入少、配套設施不到位等問題,建立健全立卷歸檔、檔案保管與利用、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等制度。此外,應配備專兼職專業檔案資料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做到上聯下達。上聯即及時將本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動態資料傳至學組;下達即敏銳發現具有價值的專業資料產生事件與現場,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收集與歸檔。專兼職管理人員既要精通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知識,又要有一定的檔案管理水平,更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高職院校要加強培養這種復合型人才,不斷提高檔案資料管理水平。
從個人層面看,作為專業檔案資料的直接創作者與建設者,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師生應提高自身專業檔案資料積累意識,主動在各類專業活動中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將重要教學、科研工作文件歸檔保存。此外,師生應摒棄個人功利思想,避免有檔不歸、歸而不全甚至拒絕歸檔或據為己有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重視本組織、本單位、本職務工作的檔案建設與管理,是每位工作人員的基本義務。專業檔案資料建設工作要摸索規律、建章立制、督導考核,力求檔案內容詳實、準確,確保檔案資料質量,充分發揮其作用。
2.2 加強檔案資料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專業檔案資料的儲存數字化、操作信息化、傳遞網絡化、資源共享化、結構一體化、使用便捷化,有利于其的開發利用。首先,既要抓好紙質檔案與實體檔案建設,又要抓好電子、虛擬檔案建設,通過先進技術實現不同形態檔案信息的系統化、規模化和科學化管理[5]。其次,將“學組—專業—個人”三級聯動機制與信息化建設結合,建立并在一定范圍內共享檔案資料目錄清單,加強信息管理橫縱聯系,打破部門壟斷與區域限制,實現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共享互補。再次,以專業檔案資料建設促進專業建設,認識和利用檔案信息,努力開發服務領域,發揮其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專業檔案資料信息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間小、儲存量大、應用能力強、傳輸速度快等優勢,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地為社會公眾服務,實現并倍增自身的巨大社會價值。最后,要以開放的姿態靈活運用專業檔案資料,采用新媒體、新技術進行傳播與宣傳。一方面可通過專業網站,以文字、圖片、聲像形式傳送多感官專業信息,增強輿論引導力,把專業思想與優勢展示給全社會;另一方面可借助微博、微信、QQ、飛信等社會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多媒體聯動,提升本專業知名度,樹立專業品牌。
隨著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社會大眾對自身健康特別是口腔健康日益重視,口腔修復工藝行業發展迅速。在社會對口腔醫學技術人才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對其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這種形勢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加強專業檔案資料建設,會使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歷史沿革有跡可循,讓教科研成果得以保存,績效評定有據可依,從而在積淀、傳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為專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王磊,李永康.醫學類職業技術學院檔案管理工作芻議[J].文學界:理論版,2010(2):201-202.
[2]陳慧敏.高職院校檔案建設的理性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3):42-44.
[3]馬莉,蔣菁.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存在問題與思考[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9(1):36-38.
[4]黃彬,陳黃琴.高等教育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調查及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280-281.
[5]索紅霞.醫學檔案的信息化建設與開發利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5):177-179.
G472.4
A
1671-1246(2015)03-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