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余新超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多種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劉 靜,余新超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為提高老年護理學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老年護理人才,本文對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綜述,探討提高老年護理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老年護理學;護理人才;教學質量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龐大的老年群體,如何延緩衰老,提高生命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是高等護理教育面臨的新課題[1]。隨著老年護理教育日益受到重視,老年護理學已成為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但由于我國老年護理教育起步較晚,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存在教材內容與其他課程重疊、課時相對較少等諸多問題[2]。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成為護理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許多護理教育者對老年護理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對多種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綜述如下。
1.1 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以臨床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并引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3]。PBL教學法打破學科界限,圍繞問題編制綜合課程;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獲取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主旨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趙文婷等[4]研究表明,PBL教學法可明顯提高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實踐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李慧杰[5]發現,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喚起學生職業情感,最終幫助學生從認知水平與情感水平進入護士角色。
1.2 以團隊為基礎教學法
以團隊為基礎(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學法是在PBL教學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美國Michaelsen于20世紀70年代末正式提出。該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注重創造性、靈活性與實踐性[6]。TBL教學法提倡學生課前預習,并對其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充分利用團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穆曉云等[7]研究發現,TBL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高職護理教學質量。
1.3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STM)又稱模擬教學,指通過設置具體生動的模擬場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習特定專業場景中所需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3]。陳麗華等[8]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通過篩選內容、確立主題,利用多媒體、問題和案例、實物演示、角色體驗、社區實踐與家庭訪問等方式創設情境。研究發現,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溝通能力,促進多向溝通;有利于植入行為導向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有利于增強學生應用能力,提高職業素養。
1.4 6步任務型教學法
6步任務型教學法屬于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法,是崔艷等[9]將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LT)融合于老年護理學教學過程,探索出的一種新的改良型教學法。通過任務布置、任務準備、任務整合、任務反饋、任務評價、任務強化6個步驟,使學生在任務探索和完成中學習、掌握教學內容。研究發現,該教學法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互動教學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課內、課外,互相討論、互相觀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10]。
2.1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指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創設情境和表演,啟發、引導學生共同探討情感、態度、價值、人際關系及解決問題策略的一種教學方法[3]。角色扮演法主要包括設計問題情境、挑選參與者、場景設計、表演與觀察、討論及評價、共同體驗、概括等步驟,是學習醫學課程的一種重要方法,可提高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11]。楊翔宇等[12]認為將角色扮演法應用于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中,可以促進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促進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2.2 體驗性教學法
體驗性教學主張不僅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認知、積累和加工,而且要讓其通過體驗與反省,使知識進入內心,與自己的生活境遇及人生體驗融合[13]。體驗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對人的深切關注。老年人是特殊人群,身體機能日益衰退,學生很難體會到老年人的感受,通過傳統講授法進行老年護理學的學習,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王玲等[14]在老年護理學部分章節通過設計各種高齡體驗情景,讓學生親身體會老年人的感受。研究發現,體驗性教學法加深了學生對老年人的理解,增加其對老年人的關愛和同情之心。
2.3 學生小講課
學生小講課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獨立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強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李芳等[15]根據學生特點及課程內容,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實施學生小講課的教學方式,發現學生小講課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綜合素質。
2.4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teaching method,CTM)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基礎,使學生在案例情景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學習主動分析、歸納一般原則。該教學法可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與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16]。張宏晨等[17]針對課程不同模塊設計不同案例,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學習效果。Xiao Lily Dongxia等[18]提出的發展性案例討論法,是模擬真實臨床情景和病情演變,通過專題討論,使學生在學習、討論過程中經歷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挑戰,是由案例教學法發展形成的新的教學法。這種學習方法能有效促進學生臨床推理能力和評判性思維的建立與發展,訓練溝通技能,培養持續自我改進的能力。
2.5 行動導向教學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20世紀70年代盛行于德國的一種職業教育理念。它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對象,創造、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法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統一,為學生提供完整工作過程的體驗機會[19]。柴穎等[20]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6 開放式教學法
開放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內容、方法、空間和時間上全面開放的一種教學模式。王春先[21]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通過開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思維空間、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7 有聲思維教學法
有聲思維(Think aloud)教學法又稱出聲思維或口語報告法,即將大腦進行的思維活動語言化[22]。有聲思維教學法由德國心理學家Dun-cker于1945年首次提出,要求研究對象一邊完成任務,一邊報告其思維活動。因此,有聲思維教學法能促使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同時使自身思維推理過程中的不足得到充分暴露,也使成功學習經驗得到共享,有利于培養和調整學生思維策略,取得進步。周亞東等[23]在老年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采取上課時臨時發放臨床病例,并設置突發事件,由小組成員之一進行思考,同時進行有聲思維匯報,然后再經組內討論、兩組討論,教師隨機選擇匯報人進行有聲思維匯報,其他學生提問,最后教師點評的有聲思維教學法。有聲思維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有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綜上所述,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優勢及缺陷。為培養高素質老年護理人才,教師要拓寬知識面,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根據教授對象的具體情況,將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揚長避短。這樣既能兼顧教學的系統性,又能突出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1]劉宇,郭桂芳.我國老年護理需求狀況及對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5-8.
[2]路麗娜,劉臘梅,藺敏.不同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9,6(12):539-541.
[3]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趙文婷,劉雪琴.基于網絡的PBL模式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5):64-66.
[5]李慧杰.淺議PBL教學法在老年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66-67.
[6]徐金梅,費素定,劉桂娟,等.TBL與LBL模式在高職《急重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24):65-68.
[7]穆曉云,劉雨佳,許立薇.TBL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J].護理研究,2013,27(12):4204-4205.
[8]陳麗華,汪娩南,廖曉春.情境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嘗試[J].中華護理教育,2009,6(1):12-14.
[9]崔艷,高麗,張宏晨,等.6步任務型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4):1259-1260.
[10]李琦.互動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6):77-78.
[11]袁葵,李愛夏.角色扮演法訓練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討[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2(1):178-179.
[12]楊翔宇,高靜,吳晨曦,等.角色扮演法在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3):318-320.
[13]李昆,張秀英,鄭昊.體驗性教學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3):68-69.
[14]王玲,肖樹芹.體驗性教學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2):48-50.
[15]李芳,許瑞,王艷波,等.學生小講課在《老年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1(17):1587.
[16]郝萍.案例教學法在護理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13-15.
[17]張宏晨,高麗,崔艷,等.案例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護理研究,2014(19):2420-2421.
[18]Xiao Lily Dongxia,沈軍,劉慧.發展性案例討論法在中國老年護理繼續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5358-5359.
[19]顏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3):85-86.
[20]柴穎,羅珊,白桂春.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9):82-83.
[21]王春先.開放式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8):88-89.
[22]周亞東,郭明賢.有聲思維在護理領域的應用現狀[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86-3087.
[23]周亞東,郭明賢,崔艷,等.有聲思維討論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3(7):2166-2167.
G424.1
A
1671-1246(2015)03-0068-03
注:本文系安徽理工大學青年教師科學基金(QN2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