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旻蒂,盧永輝,鐘 敏,李 敏,張 蕾,周 舟,余爭平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重慶 400038)
探索體驗式教學在勞動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
何旻蒂,盧永輝,鐘 敏,李 敏,張 蕾,周 舟,余爭平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重慶 400038)
學生對存在有害因素的工廠等作業環境陌生是制約其學習勞動衛生學課程的重要因素。利用各種條件開展體驗式教學,讓學生有機會親身感受各種作業環境,體驗職業衛生防護工作過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促進職業有害因素防控能力形成,是勞動衛生學教學改革的目標。
體驗式教學;勞動衛生學;有害因素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或重復經歷的情境、機會,呈現、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形式[1]。體驗式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經歷其未曾經歷過的場景或感受,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該情景下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2]。因此,體驗式教學特別適合勞動衛生學這樣講求實際應用的課程,是改革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該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勞動衛生學是研究勞動條件對勞動者健康狀況可能產生的影響,闡明勞動條件中生產性有害因素與勞動者健康水平關系的學科,是預防醫學的重要分支[3]。預防醫學專業開設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勞動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其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具備開展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的能力。勞動衛生學關注的焦點是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有害因素,開展工作的場所是車間、廠房、礦山,服務對象是從事一線生產的勞動者。這決定了學生在學習勞動衛生學時,無法像學習環境衛生學和營養衛生學等課程那樣,能同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切身體會相結合。畢竟絕大部分學生對于工廠是非常陌生的。引入體驗式教學可以消除這種陌生感:一方面使學生親身感受各種作業環境有害因素造成的身體不適,體驗從業工人所遭受的健康威脅;另一方面讓學生模擬疾控醫師,體驗在工廠開展職業危害防控工作的情景。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不但能激發學生對從業工人的人文關懷,堅定對勞動衛生學重要性的認識;還能使學生直觀了解生產過程有害因素的情況,產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通過實踐,逐漸形成開展職業危害防控工作的能力??梢?,開展體驗式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最終形成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1 理論課體驗式教學
勞動衛生學理論課中有較多內容涉及各種典型職業有害因素(如噪聲、振動、粉塵、重金屬等)對作業人員的健康危害及其防護。由于學生對工廠環境十分陌生,故對這些因素缺乏基本認識,而將學生帶到作業現場去體驗各種不同有害因素并不現實。所以,在課堂上模擬一些有害因素暴露情景,開展體驗式教學是一種經濟方便的做法。例如,將一些手持的切割、打磨電動工具帶到教室,讓學生體驗手傳振動的感覺;并讓他們嘗試加工不同質地的材料,或者佩戴/不戴手套去加工材料,體會手傳振動的危害;在“噪聲及其衛生學問題”課堂上,可以調整教室里多媒體設備的音量,讓學生體驗不同頻率、不同聲壓級的聲音,形成直觀感受,幫助他們理解聲壓級、響度級、計權聲壓級等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4]。
2.2 實驗課體驗式教學
勞動衛生學實驗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的基本方法,如常見物理性、化學性有害因素的檢測技術、作業能力(腦力和體力)評價等。若僅僅是將這些方法進行講解,然后學生按教師提供的步驟簡單操作一下,很難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更不用說形成實際工作能力。將體驗式教學理念應用到實驗課教學中,將上課這一場景轉換為職業防護醫師在開展工作,使學生體驗勞動衛生學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設想場景,并運用相關技術、方法開展測評工作。這樣的訓練,對于學生形成實際工作能力,勝任未來衛生監督與防護工作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學生還獲得了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體驗,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
2.3 作業現場體驗式教學
最能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體驗莫過于去真實作業現場,作為一線工人或職業防護醫師在作業現場開展工作。在雷達通訊站、高壓變電站這樣單一有害因素(電磁輻射)突出的現場,學生可以了解作業環境有害因素水平評估和作業者暴露水平評估的區別與聯系。在家具廠這樣存在眾多職業有害因素的作業現場進行體驗式教學,是鍛煉學生甄別各種有害因素能力的良好時機。甲醛是整個家具制造業的突出問題,下料車間的突出問題是噪聲和粉塵,油漆車間的突出問題則是有機溶劑。更為關鍵的是,只有在工廠、車間實驗,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勞動衛生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各種刺耳的噪聲、刺鼻的氣味、灼眼的強光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明白工人的身體健康時刻受到威脅。與此同時,學生還親眼看到許多工人在粉塵漫天的場所將口罩戴在下巴上,徒手握持劇烈振動的工具作業,用苯清洗手上的油污等勞保意識淡漠、勞保制度得不到落實的現狀。現場體驗加教師引導啟發,使得許多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體驗式教學在勞動衛生學課程教學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提升教學效果,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學設計和過程實施基礎之上的。因此,要真正發揮體驗式教學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以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形成為導向。開展體驗式教學是將職業有害因素帶入課堂,或把學生帶到工廠,使課程內容豐富多彩。然而,如果這些形式上的改變僅僅是吸引眼球的噱頭,為體驗而體驗,并不是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不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重要知識點,不能引起學生思考和共鳴,那么學生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達不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其次,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啟發引導作用。雖然學生是體驗式教學的主體,但教師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視。學生作為勞動衛生學課程的初學者,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體驗都是片面的、感性的,需要教師啟發引導,以形成全面認識,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認識和能力。所以,教師不能在學生體驗時扮演沉默的旁觀者,否則將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5]。此外,引入體驗式教學應環環相扣,逐步提高要求。學生體驗的內容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由單一職業有害因素評估到多種有害因素綜合防控,使體驗式教學不是形式上的簡單重復,而呈螺旋式上升,讓學生持續深入地認識勞動衛生學,逐漸熟悉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最后,開展勞動衛生學體驗式教學應該爭取全社會支持。學生在作業現場開展涉及職業有害因素的評價,勢必會讓在場工人產生疑慮,給企業管理者帶來壓力。因此,能夠支持教學、為學生提供體驗機會的企業非常有限。對此,應該大力宣傳,爭取多方支持,向企業領導說明利害關系,畢竟擁有高素質職業衛生防護隊伍,對于企業也是十分有益的。
我國于2012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工業產值最高的國家。龐大的工業規模背后是數量驚人的工人隊伍,工人的身體健康時刻受到作業現場各種有害因素的威脅。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職業病防治體系和高素質職業衛生防護隊伍,才能適應工業規模擴大的需求,保障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這就對醫學院校勞動衛生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以體驗式教學為代表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質量的提升增強職業衛生防護專業人員素質,在當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胡尚峰,田濤.體驗式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2]張蓉.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6):63-64.
[3]金泰廙.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4]余爭平.軍事勞動衛生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
[5]陳秀春.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03(5):18-19.
G424.1
B
1671-1246(2015)0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