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梅
探討編輯心理偏差對編輯工作的影響及防范
王鳳梅
由于編輯工作具有一定復雜性和特殊性,致使編輯在工作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心理偏差,從而影響編輯對稿件做出客觀公正、正確的判斷,這是當前編輯工作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根據編輯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來看,編輯心理偏差的有效防范,對于提升期刊的學術水平、編輯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就編輯心理偏差給編輯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提出針對編輯心理偏差應采取的防范措施,以促進編輯工作水平、工作效率不斷提高。
編輯心理偏差;編輯工作;影響;防范
[作者]王鳳梅,新疆氣象局。
在編輯工作的正常開展中,編輯具備的精神、品質、素養等都會直接影響編輯工作質量,而比較常見的心理偏差現象有意志薄弱、定位不合理、目標不明確等多種情況。因此,根據編輯工作的實際情況,加強編輯心理偏差現象防范,才能促進編輯更長遠的發展。
根據相關學者對心理健康進行的研究可知,人的心理過程主要有情感、認知、意志三個方面,與每個人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和經歷等有著極大聯系。在編輯工作中,編輯心理偏差現象主要是受到社會、環境、經濟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最終會給各種編輯活動的實際情況帶來極大不良影響。在稿件的審核過程中,編輯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的要求。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編輯的主要工作是對稿件進行有效鑒別和科學分析,才能篩選出質量較高的稿件,最終確保稿件可以正常出版、發行。在編輯開展日常工作時,編輯心理偏差給編輯工作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認知過程方面
在認知過程中,思維定勢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而編輯心理偏差的具體體現形式是思維定勢偏差。一般情況下,思維定勢比較強的編輯會將收集到的信息歸納到原來的認知模式中,而僵化和固執的認知模式很難對事物的差別、特征等做出比較正確性的判斷。在編輯的實際工作中,認知過程方面存在的心理偏差現象主要有:靠老經驗進行稿件的編輯,對學生新見解和新理論等持有不贊成的觀點,對不同學派的觀點考慮比較多,對學者和名人的稿件比較盲目地崇拜,等等。在這些情況的影響下,編輯工作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沒有新意、沒有創新等,最終阻礙新成果、新觀點的推廣和應用。例如:在“關于五次方程的代數解法問題”這個知識點上,因為編輯堅持自己的思維定勢,致使群論的研究被推遲,最終造成上述知識點的公布時間晚了很多年。
(二)情感過程方面
在心理健康學的相關研究中,如果人與環境的某個事物之間出現不相適的情況,則會引起人的心理不暢,最終影響心情和情感等。在情感過程中,心理應激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心理應激太過強烈,人的心理偏差會更大。在社會不斷變化、市場競爭迅速加劇的情況下,每個人面對的心理應激會更加強烈,而出版領域改革的不斷推進,給期刊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注重利益的合理調整、人員的優化配置等,才能確保編輯活動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隨著編輯工作強度的不斷加大,生存危機感、工作緊迫感、人際關系緊張感等都會使編輯心理應激被強化,如情緒不夠穩定、經常患得患失等,導致人出現抑郁情緒,最終影響編輯的日常工作秩序。在某些情況下,編輯如果認可某個作者的才華,則會對他的作品給予較高的評價,這也是編輯在情感過程中存在的偏差現象,需要編輯給予高度重視,才能避免心理偏差現象帶來過大不良影響。
(三)意志過程方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加快,需要注重編輯工作的健康、和諧和積極等,才能真正促進各種期刊編輯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根據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可知,意志是指自覺地確定相關目的、制訂相關計劃等,以確保預期目的可以真正實現的心理過程。根據編輯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編輯心理偏差現象主要是意志減弱。在這一點上,與情感過程的具體表現比較相近,如浮躁、焦慮、失敗和缺乏恒心等,不僅會出現工作敷衍、不負責任和被外界情況輕易影響的情況,還會影響期刊的整體質量、水平等。目前,編輯處理的稿件類型越來越多,需要實地考察的任務也比較多,因此,編輯需要具備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心理承受壓力,才能比較出色地完成各種工作,最終保障編輯工作的整體質量。
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編輯需要具備堅強的心理、勇敢的品質、敢于挑戰的意志等,才能更好地迎接各種困難,最終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和質量。例如:馬克思具備的堅強意志,啟發人們道路不是一直平坦的,必須堅強面對、堅持不懈,才能促進編輯工作不斷創新。總的來說,針對編輯心理偏差應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加強學習,創新方法
在編輯工作有序開展的情況下,編輯需要對心理偏差現象帶來的影響給予高度重視,才能真正改變當前的現狀。根據編輯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各種心理偏差現象,編輯需要迅速轉變工作觀念、工作理念,并加強學習、努力學習,才能充分利用挖掘心理來創新工作方法,最終促進編輯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在社會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編輯年齡的工作壓力正在急劇上升,因此,想要有效防范心理偏差帶來的不良影響,編輯就應高度重視工作方法、編輯工作模式的創新,才能更好地降低心理偏差帶來的危害,最終提升期刊編輯的整體形象。在各種期刊的編輯工作中,如果編輯存在較大心理偏差,編輯工作的實際情況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是當前編輯心理偏差得到有效防范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充分發揮編輯認知評價的中介作用
在人的情緒波動中,人的認知評價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面對相同的事物時,每個人的想法和觀點都不一樣,最終每個人的情緒也會不同。在實際生活中,上述情況會經常出現,因此,編輯必須注重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以及正確地樹立工作理念和充分發揮認知的中介作用,才能真正提高編輯工作效率。與此同時,編輯需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注重敬業精神、事業心等的不斷增強,將自己的理想、追求和職業等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完善編輯的人格,最終提升編輯的心理素質、促進編輯行業健康發展。
(三)注重人際關系的和諧營造
在編輯工作正常開展的情況下,編輯活動是原作品再創造的精神產品,需要一定智力活動,以在有效傳輸科學文化的基礎上,確保這個產品產生規律和準則等,最終適應價值規律、市場競爭規律等。在期刊編輯中,編輯是作者、讀者保持良好聯系的紐帶,對于改善作者、編輯、讀者三方的關系有著極大作用。根據編輯的工作性質可知,編輯必須與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需要注重人際關系的和諧營造,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心理適應能力等,才能在加強理解的基礎上,確保自身心理平衡。在社會不斷發展和我國不同時代的發展中,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環境,可以更好地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以,編輯需要注重人際關系的和諧、協調等,盡量減少與同事、客戶的沖突、推諉和扯皮等,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人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編輯要時刻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用感恩、娛樂的心情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和工作,最終促進編輯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等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在社會環境、工作環境等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編輯心理偏差產生的原因越來越多,如刻板效應、光環效應、心理定勢等,因此,需要對編輯工作中出現的偏差現象給予高度重視,才能真正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和質量,最終促進編輯有更長遠的發展。
[1]汪曉軍,沈偉東,續小強,朱璐,閆曉宇.編輯人才流失太可惜[J].編輯之友,2013(9):6-11.
[2]李彬.對編輯審稿認知偏差的探究[J].新聞傳播,2013(8):278-279.
[3]王穎.影響高職學報編輯工作的心理因素分析[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15-17.
[4]陳少徐.編輯審稿的心理偏差與情緒調節[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7):53-54.
[5]李曉玉.論編輯出版人員積極心理的培養[J].中國出版,2010(2):29-32.
[6]米加德,楊愛華.淺談編輯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J].中國編輯,2010(5):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