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煥(牡丹江醫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黑龍江省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現狀與對策分析
□孟煥(牡丹江醫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體育教師流失會打破區域內整個體育教師系統的平衡,破壞體育教師原本有序的結構,造成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不良,阻礙區域內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本研究以黑龍江省二本院校為載體,針對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的基本情況以及原因,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去向對策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市場流動規則和競爭意思已經深入人心,無形中為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著巨大的生命力。競爭中的理性的職業間合理的空間地位流動所促生的社會流動,呈現生產資料和生產力另一種合理配置。本文以相關研究成果為導向,對我省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成因進行實證研究,挖掘出影響體育教師流失的關鍵性因子,并提出應對策略,無疑對探索穩定二本院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制度保障和理論依據,完善二本院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為黑龍江省二本院校體育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研究提供新視角。同時對指導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走出“流失-引進-再流失-再引進”的怪圈,實現小學科與大學科協同發展,提升高校整體實力具有積極意義。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3.1、黑龍江省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現狀
合理的流動不僅能夠促進各學校教師資源的配置合理化,反之,不合理的將導致教師的流失。過度流失勢必破壞原學校和地區體育教師整體結構,甚至會嚴重影響原單位的正常教學次序。近五年來黑龍江二本院校公共體育和體育專業教師流失數量比較大,占本系統教師的21.15%,并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行業外流失占總體流失的74%,行業內流失占總體流失的26%,體育教師主要是從經濟落后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從教學機構向行政管理機構,從學校向其他機構的單向流失。目前黑龍江二本院校公共體育師生比已低于1:500,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1:280,而體育專業師生比已低于1:20,已嚴重超過國家的限招比例1:17。國家的合格標準:公共體育師生比不低于1:280;專業體育師生比為1:11(見教發[2004]2號文件)。因此,無論校內流失還是校外流失對原教學院部都是雪上加霜,都會打破其原有教學次序和嚴重影響其教學質量。
3.2、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的原因
(1)同工不同酬,勞動歧視。
當前學校管理層面對體育教師的管理過于陳舊,思想觀念老套、管理方法簡單粗暴,沒有結合實際。有很多學校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體育,這一點上主要體現在領導的管理風格上,因為“沒注重”而轉行的占相當大的比例。當前很多高校領導認識到了體育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具體實踐操作時卻迷茫困惑起來,在有限的課時內學校往往更加關注的是學生文化課成績是否順利達標,這個時候無論體育教師怎么呼吁努力,最終結果還是體育課為其他所謂的學科主干課程讓路。課時不斷被削減,課時費用還要用系數來衡量,同樣是上一節課,付出辛苦的從備課到上課到課后指導的的付出,體育老師的報酬就要低于其他老師,嚴重歧視體育教師的勞動。
(2)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馬太效應。
從全國范圍來看,體育教師資源產生地區、城鄉分布失衡狀態。一方面在經濟發展較快地區、城市較充裕,易出現工作量不足而產生的“隱性”流失;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緩慢地區的數量又缺少,導致教學效果不好。針對流失現象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相關體育教師流動法規,明確允許和提倡的流動范圍,促使教師流動始終在法規框架之內來進行。無序的流動造成部分學校引進不來需要的人才,反而損失現有骨干人才。調查顯示,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較哈爾濱以外地區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收入低。
(3)體育教師社會地位低下。
體育教師社會地位偏低的問題以被普遍認同,喪失對成為高校教師這一職業的成就感。提升體育教師社會地位包括提升體育教師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以及社會地位等三個方面,三者三位于一體。靠簡單的宣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全面改善對體育教師的整體形象,摒除體育教師專業含量低,誰都可以當體育老師的觀念。
(4)行業收入差距大。
體育教師職業收入組成一般包含基本工資和課時費,基本工資這頭基本一致隨著職稱走,但是體育教師評職稱不占優勢,所以基本工資收入實質上體育教師偏低,課時費這一項在具體運行時,高校往往用系數來衡量,體育教學本身就就是一種強度負荷很大的工作任務,用系數衡量以后就更加拉大了與其他教師的工資收入,特別是在偏僻落后地區,職業收入就會更加慘不忍睹。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養家糊口,體育教師遇到的困難顯而易見,可想而知,他們將會面比常人更加巨大的困難和困境,困難多,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出于此種原因改行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3.3、穩定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對策
(1)建立良性的社會環境和界定理性的社會期望值。
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如何建立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必須要先端正體育教師整體形象,創造體育教師社會期望的合理性,體育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光彩的職業,這一事實不需要褒揚,更不容質疑,人們對于體育課的地位、體育教師的地位和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抱有不良的態度,更加速了體育教師流失傾向的發生。而當大眾對體育教師這一行業給予了足夠的尊重與敬畏以后,體育教師將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現身于做過的體育事業。
(2)避免官僚主義,塑造體育教師行業和諧健康環境。
應該給予體育教師公平公正的培訓機會,強化教師從業績能,增強職業自信心。為加強體育教師主人翁意識,可以讓體育教師參與到學校日常事務管理,多征求體育老師的意見,使教師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培養體育教師個人修養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實際情況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掌握調試自己心態的能力。
體育教師成長過程是社會、學校、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個人努力是內在因素,學校的培育和資金注入是外力因素。體育教師在追自己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學校要規定教師應該履行的權利和義務,應該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教師走或者留的程序,兼顧學校和個人利益。以契約的形式規定單方違約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在引進其他學校優質人才的時候也應適當有償使用的培養費用,資源有償使用,充分體現人才物盡其用。
(3)縮短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
經濟發展離不開教育體系,教育體系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經濟增長離不開教育的投資。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經濟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美國教育上投入大量資金來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教育在經濟增長上的貢獻率達到68%。由此可見,經濟若要騰飛,必要預先發展教育。二戰后德國、日本等戰敗國就是靠著堅實的教育基礎而迅速崛起的。經濟富裕地區有很賦予的資金投放到教育領域,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往往連最基本的教育經費都捉襟見肘。越發達越發達,越平窮越落后,越落后越是留不住人才,此種現象必須予以糾正。
4.1、結論
(1)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動情況呈現負平衡,勢必會嚴重破會體育教師整體結構,無法滿足正常教學工作需求;
(2)黑龍江二本院校體育教師流失原因為地區差異、職業無前景、待遇差困難多、社會地位不高等;
(3)政策上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適當傾斜,提升體育教師社會地位,學校管理人性化,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4.2、建議
(1)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保障體育教師的社會尊嚴;
(2)提高體育教師職業待遇,教學工作之外給予合理津貼補助;
(3)做好體育教師的思想工作,但要切實結合體育教師的切身利益,不要將思想工作脫離人倫實際;
(4)加快體育法學構建步伐,確保意外傷害發生時體育教師的合理維權。
[1]龔正偉.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2]張春興.張氏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4.
[3]孟令熙.教師流動及其管理對策研究[D].曲埠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4]張星.試論社會流動在社會穩定中的作用[J].前沿,2004,10.
[5]陳立國.普通高校體育的現狀及對策[J].體育學刊,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