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宇,賀 鷺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 太原)
山西省民營醫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賈靜宇,賀 鷺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 太原)
通過文獻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山西省民營醫院發展現狀,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改進策略。研究結果對山西省民營醫院的進一步規范管理及發展提供了依據。
民營醫院;現狀;問題;對策
民營醫院是指由非政府財政或非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非集體投資開辦(或控股)的醫院[1]。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融合衛生改革的特色產物,已在醫療服務市場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民營醫療機構的逐步崛起,打破公立醫院獨占醫療市場的壟斷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配置了醫療資源[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指出: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醫療機構。截至2014年2月底,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6.1 萬個,其中醫院有23,299家,公立醫院13,367家,民營醫院9,932家。與2013年2月底比較,公立醫院增加25家,民營醫院增加1500家[3]。國家出臺的扶持政策以及經濟增長帶來的市場需求,為民營醫院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與成長溫床。
截止2012年,山西省有公立醫院701家及民營醫院514家。公立醫院的病床使用率為83.08%,民營醫院的病床使用率為58.11%;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次為3,741.7萬人,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為450.1萬人;公立醫院的入院人數為246.1萬人,民營醫院的入院人數達29.5萬人[3]。山西省的民營醫院以專科類醫院為主,為了解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突出的問題,并探討改進策略,現分析如下:
1.1 管理不規范
民營醫院的經營方式是以企業的形式發展起來的,自主決策,獨立經營,但由于民營醫院發展歷史較短,在管理上仍存在不少漏洞。
1.1.1 不規范經營
管理者及醫務人員對衛生法律知識了解的欠缺與工作疏忽常導致非法行醫現象出現。民營醫院的業務管理人員及醫務工作者在衛生法律法規的認識與解讀上存在不足,他們最常被投訴舉報的問題可歸總為對法律法規的不重視。常見的如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超《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核準的診療科目執業、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或醫助單獨執業、醫療廢物未分類存放、醫療廢物未及時處置、消毒不規范及制度短缺等知法犯法的違法行為頻頻再現,知錯不改。規范化管理,合法經營,杜絕非法行醫行為出現,是需要衛生法律法規知識的支撐才能真正做到的。法制化的管理帶來的不僅僅是減少了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而且能合理使用醫療資源,也是提升民營醫院經營質量的重要手段。
1.1.2 醫療廣告
我國90%以上的民營醫院存在廣告違規行為[5]。醫療廣告是我國衛生監督管理上難以杜絕的棘手問題,山西省也不例外。目前,山西省民營醫療機構發布的醫療廣告存在夸大宣傳,使用誤導誘惑病人群體的言辭。在與太原市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專家訪談得知,市監督所所受理的涉嫌醫療廣告的投訴舉報案件中高達80%都是由民營醫療機構發布的,民營醫療機構最常使用電視媒體、戶外廣告、報紙、內部期刊與網站等形式發布醫療廣告。
通過與多所民營醫療機構的管理人士座談,了解到民營醫院之所以不按照《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要求發布醫療廣告,是因為該法對醫療廣告的要求過高,準予發布的內容過于簡單單調,民營機構的管理者擔憂患者及群眾不能很好地了解他們的醫療專長與特色,也為了提升醫院的知名度,便冒著被處罰的風險發布非法醫療廣告。而衛生執法機構現使用的《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中對違法的醫療廣告的懲戒力度較輕,僅是以警告、責令整改的處罰形式。如此輕微的處罰形式對于民營醫院來言是力度甚小的,起不到正確引導、警戒民營醫療機構規范化發布醫療廣告的作用。
1.1.3 “醫托”現象
“醫托”是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雇傭的,專門到大中型醫院坑蒙拐騙患者到雇主處看病的黑色職業組織[6]。盡管國家明文禁止并嚴打“醫托”,但在民營醫院,醫托仍是屢禁不止。市衛生監督工作者也常常發現民營醫療機構的坐診醫師經常私下雇傭醫托發放名片、誘惑患者來增加病源。醫托現象危害大,不僅延誤患者尋醫時機、干預患者自主尋醫行為,還擾亂醫療市場平等競爭的環境,衛生系統的公眾形象受到玷污,或為醫患矛盾的隱患因素[7]。“醫托”的出現具有欺騙性與趨利性,并不存在長久發展的可能性。國家雖有解決此難題的政策支持,如:警告、登記建檔、拘留、勞教等。但想讓醫托現象徹底消失,還是應由醫療機構管理者通過對其工作人員的嚴格管理與正確教育,端正醫者態度,才是杜絕醫托現象的最好辦法。
1.1.4 出租承包科室事件的發生
衛政法發[2004]224號文件中把出租承包科室定義為“醫療機構將科室或房屋承包、出租給非本醫療機構人員或者其他機構并以本醫療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山西省每年都能查處到重大的出租承包科室事件。出租承包科室在我國是被嚴厲打擊的,但民營醫院的管理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下仍做出與私人簽訂出租承包科室合同的行為以達到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收入。此種做法招致很多惡劣影響。首先,這是種欺詐性行為,患者慕名而來,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醫療服務,是對醫療機構形象的負面宣傳。二是出租承包出去的科室的管理一般非本院集中管理,而是私人獨自經營,當發生醫療事件與糾紛時,會出現一逃了之、無人承擔或相互推諉的爛攤子,擾亂了醫療市場秩序,給患者造成傷害。三是醫院本是一個有機整體,院感、疫情防控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出租承包科室是種割裂行為,不利于院感科、防保科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在傳染病疫情報告上會出現漏報漏填的情況等。
1.2 人才隊伍薄弱,高學歷優質人才短缺
由于民營醫院在醫院等級評審、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晉升等方面的限制,很難吸引優秀的醫務人員長期留駐。郝麗君曾做的山西省民營醫院醫務人員學歷調查發現: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的學歷也常常集中在專科,其次是大學本科、中專,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數幾乎很少[1]。偏低的知識層次水平,薄弱的人才隊伍力量,很難讓民營醫院強大。本文作者在與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訪談中發現,選擇民營醫院的年輕人員一致認為公立醫院就業難度大壓力大,民營醫院反而能更好地施展才華。但是,等工作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會更偏向選擇公立醫院作為落腳點。民營醫院作為被動選擇的現象不利于其長期穩定發展,更不利于醫院文化的形成與培養。重視人才、留住人才是民營醫院必須慎重思考的問題。
2.1 加強對民營醫院的監管
現階段對民營機構的監督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國家衛生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與管理。承擔衛生行政執法職能的衛生局及衛生監督所在監管中占據主要位置。衛生監督工作人員應提高在經常性監督過程中的監管質量,加大執法力度,細化監督管理范圍。如:門診住院病歷書寫規范、隔離規范,對不積極整改的醫療機構建立黑名單,在量化分級表中予以體現醫院等級,或在醫院公示欄公示醫療機構評定級別。二是社會群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通過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拓寬監督渠道,公示監督檢查情況達到監督透明化。但總的來說,監督是輔助的手段,是外在的影響手段,民營醫院的健康發展還依賴于自身,通過建立自查自糾的管理制度,杜絕民營醫療機構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行醫、超《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核準的診療科目執業、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或醫助單獨執業、醫療廢物未分類存放等等常見的違法行為,可通過聘用法學精英及優秀的管理人士,或與出色的醫院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經驗交流,經常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對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把群眾的安全與利益放在首位,特色經營、誠信經營,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心態才能長久生存[8]。
國家應及時更新滯后的法律法規,淘汰不合時宜的舊法規。國家鼓勵民營醫院發展的同時不能只期望民營醫院能“摸石頭過河”,民營醫院能得到更大的發展還依賴于國家的正確指引。適當降低市場準入、支持社區醫療服務、衛生醫療保險納入民營醫院,政策上的積極支持,法制上的約束,才能保障民營醫院健康成長。
2.2 加快醫院文化的形成
醫院文化是指醫院在謀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長期過程中,逐漸形成并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群體意識,是醫院在一定民族文化傳統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醫院特色的管理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規章制度、人文環境等[9]。醫院文化是醫院發展和存在的核心競爭力,加快醫院文化的形成,可以降低員工的流失率,增強員工的忠誠度,還能贏得巨大的經濟回報與社會效益。民營醫院可通過加強自身的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通過與大型優質的醫療機構建立技術交流及合作互助的發展關系,邀請專家蒞臨指導,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診療設備,重視對員工的業務培訓與繼續教育、科研指導,關心員工的個人發展與未來發展,力求醫院的發展與員工素質提高相一致來提高整體醫療質量[10]。
[1] 郝麗君.新醫改背景下山西省民營醫院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3.
[2] 吳 倩.民營醫院發展瓶頸與對策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3,27(3):140-141.
[3] 2014年4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2014-06-04). http://www. nhfpc. gov.cn/zwgkzt/pwstj/list.shtml.
[4] 郝麗君,高國順.山西省民營醫院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30(5):347-349.
[5] 杜惠峰,張 楠,聞 嵐,等.新醫改背景下加強民營醫院監管的思考[J].探索與研究,2012,10(3):8-10.
[6] 徐一鳴.淺析醫師傭“醫托”行為的責任承擔主體及查處依據[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10):685-686.
[7] 李克林.解析“醫托”現象及對依法處理和防控的對策思考[J].衛生軟科學,2011,25(5):335-337.
[8] 李明發.淺談營利性醫院的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 2008,28(8):88-89.
[9] 劉惠敏.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文化建設的思考[J].醫學與社會,2011,24(2):76-77.
[10] 陳亞云.民營醫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改革與管理,2006,8(1):40-42.
(本文編輯:楊紅梅)
R19-0;R197.3<文獻標志碼: a class="emphasis_bold">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文獻標志碼:
10
A文章編號:1003-2800(2015)01-0005-02
2014-06-25
賈靜宇(1987-),女,山西臨汾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方面的研究。
賀 鷺(1975-),女,山西和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衛生服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