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余, 周開渝, 肖 紅, 宋學文, 肖 純
(1.武警重慶總隊醫院放射科, 重慶 400061 2.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低位梗阻性黃疸是指十二指腸上緣Vater’s壺腹間梗阻部位出現的梗阻性黃疸[1]。低位梗阻性黃疸在臨床較為常見,病因較為復雜,因此治療該病的前提是準確診斷到梗阻部位和找出病因。目前主要應用影像學進行診斷[2]。ERCP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診斷膽胰疾病定性和定位的診斷率均較高,因此之前被作為膽胰疾病診斷“金標準”[3]。MRCP診斷膽胰疾病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并發癥少,因此臨床應用廣泛。本文主要是探討在低位梗阻性黃疸診斷中應用ERCP和MRCP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82例低位梗阻性黃疸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使用ERCP,實驗組使用MRCP。其中對照組41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齡28~72歲,平均(54.9±4.3)歲;15 例膽總管結石,19 例壺腹和胰頭癌,5例低位膽管癌,1例胰頭部存在良性腫塊,1例低位膽總管存在炎性狹窄。實驗組4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 16 例;年齡 27~71 歲,平均(54.1±4.7)歲;14例膽總管結石,20例壺腹和胰頭癌,4例低位膽管癌,2例胰頭部存在良性腫塊,1例低位膽總管存在炎性狹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因等基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4]:兩組患者在檢查后,分別由2名內鏡醫生和2名放射科醫生采用單盲方式對結果進行分析。憑借影像學的圖像決定治療方式,同時將術中和術后患者的病理報告和內鏡科、放射科醫生結論互相比較,匯總并整理后進行分析比較。
1.2.1 對照組:采用ERCP檢查。十二直腸鏡型號是Olympus JF-240,使用60%的泛影葡胺作為造影劑,稀釋生理鹽水至30%來降低小結石的石影被濃度較高造影劑掩蓋的幾率。根據膽管的梗阻原因和病變性質決定治療方法。檢查結束后連續3~4d使用抗生素,并關注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
1.2.2 實驗組:采用 MRCP檢查。患者在檢查前禁水、禁食8h?;颊呷∨P位,平靜呼吸,應用西門子公司Essena1.5T磁共振掃描儀,使用TSE序列對腹部橫軸面和冠狀面進行常規掃描,同時應用頻率敏感的飽和法脂肪抑制術以及不屏氣的呼吸觸發術,使用最大強度的投影法三維重建原始圖像。
1.3 觀察指標: 診斷準確率,脂肪酶水平,淀粉酶水平,并發癥。

圖1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的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所有數據,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若P<0.05則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診斷準確率的比較:對照組診斷準確率為93.90%,而實驗組診斷準確率為95.12%,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χ2=3.902,P>0.05),具體診斷項目的準確率見圖1。
2.2 兩組患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的比較:對照組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均明顯高于實驗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t=25.232,23.18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的比較(±s)
指標 對照組 實驗組 t P值脂肪酶(UL) 219±12.9 35±4.18 25.232 <0.05淀粉酶(UL) 203±11.2 54±4.22 23.184 <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比較: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46%,而實驗組無并發癥,對照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明顯高于實驗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18.03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比較 n(%)
低位梗阻性黃疸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病因較為復雜,因此是否能準確診斷顯得尤為重要[5,6]。目前臨床診斷低位梗阻性黃疸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超聲檢查和CT等,但是其均存在局限性,如超聲檢查可確定胰膽管擴張與否、擴張程度和是否存在梗阻,但其會遭受操作者和積氣腸管干擾影響[7];CT的軸位掃描可顯示出胰膽管的擴張,但其缺乏胰膽管的整體結構的顯示功能。
ERCP一直被認為是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但是ERCP是一種有創檢查,有報道稱ERCP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約為5%,病死率為(0.01~0.8)%。而有報道[8]稱MRCP在診斷梗阻性黃疸方面的敏感度、準確度和特異度等方面與ERCP等價。且MRCP是一種無創、安全胰膽管的成像技術,且梗阻部位不會限制其應用,可從不同角度和多方位觀察梗阻部位。MRCP根據胰膽管的擴張形態和擴張程度、梗阻部位、梗阻段特性和MRI多平面征象來進行定性診斷。相比于ERCP,MRCP具有較低的空間分辨率,因主要依賴“水”成像,因此對具較少膽汁的膽管顯示能力欠缺,三維重建時對于類似泥沙的結石易漏診,顯影十二指腸的乳頭能力欠佳,同時不能明確狹窄膽管長度。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診斷準確率為93.90%,而實驗組診斷準確率為95.12%,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χ2=3.902,P>0.05);對照組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均明顯高于實驗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t=25.232,23.184;P<0.0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 41.46%,而實驗組無并發癥,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18.036,P<0.05)。由此可見MRCP檢查可顯著降低甚至可以避免損傷胰腺,且診斷準確率與ERCP相當,且無并發癥。
[1] 王娜,于惠玲,姜慧卿,等.血紅素加氧酶1在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小腸黏膜氧化應激損傷中的作用[J].中華醫學雜志,2009,89(48):3401~3404.
[2] Jun W,Ye L,Yongshen Z,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diagnosing lower obstructive jaundice[J].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1,3:5.
[3] 夏國棟,楊莉,呂沐瀚,等.異甘草酸鎂對梗阻性黃疸肝損傷的保護機制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39~42.
[4] Li L,Zhuanqin R,Tao C.Diagnostic value of MRCP combined with LAVA in the low bile duct obstruction[J].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2011,8:21.
[5] 李麗芳,馬文婷,鄭翠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早期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21):2818~2819,2821
[6] Khan S A,Davidson B R,Goldin R D,et al.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olangiocarcinoma:an update[J].Gut,2012,61(12):1657~1669.
[7] 吳書慶,毛家仁,潘曉琦,等.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后聯合化療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J].江蘇醫藥,2012,38(19):2310~2311.
[8] Addley J,Mitchell R M.Advan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obstructive jaundice[J].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2012,14(6):5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