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祖
(福建省泉州市中醫院檢驗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肺炎克雷伯菌是存在于人體上消化道及腸道的一種革蘭染色陰性桿菌[1]。該菌具有莢膜,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經呼吸道進入肺內從而引發大葉、小葉融合性病變,病變中滲出質量較重、粘稠的液體導致葉間隙下墜,當肺炎克雷伯菌在肺泡內生長繁殖時易引發組織壞死、液化、嚴重膿腫等,可致院內感染敗血癥等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2]。臨床上及早應用抗生素是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方式,由于臨床上抗生素的濫用、不合理應用現象,易導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現象,嚴重影響著臨床治療效果[3]。本組實驗通過檢測成人及兒童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及其變遷情況,探討分析針對兒童、成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合理應用抗生素,控制該菌的傳染及致死、致殘率?,F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泉州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31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小于14周歲為兒童組,兒童組菌株107例,成人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204例,標準菌株由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的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ATCC 2592,被檢者標本主要來源于患者的血液、胸水、腹水、尿液、痰、傷口分泌物、咽拭等。
1.2 實驗方法:本組實驗標本的接種及病原菌分離嚴格根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所有分離菌的鑒定及藥敏實驗均使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VITEK32或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與藥敏分析儀進行檢測分析,產ESBLs菌株的檢測應用該儀器進行檢測,具體評判標準以NCCLS推薦標準進行判定。以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為陽性對照菌株,另肺炎克雷伯菌ATCC 2592為陰性對照組菌株。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IBM SPSS19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應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 α=0.05,P<0.05,表示結果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成人組與兒童組的耐藥性結果

氯霉素 43.2 30.9 8.826 0.003多粘菌素 35.2 25.7 1.329 0.169
2.1 成人組與兒童組的耐藥性結果分析:根據實驗結果統計不同藥物對兒童組及成人組的耐藥情況并進行比較,兒童組與成人組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哌拉西林、頭孢哌酮舒巴坦等多種抗菌藥物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時成人組的耐藥率要高于兒童組,兩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近5年成人及兒童耐藥性結果:于不同年份采集成人及兒童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情況并進行分析討論,近5年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呈現增高趨勢,各時期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近5年成人及兒童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現狀
肺炎克雷伯菌是導致醫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菌之一,該菌主要分布于人體上消化道及腸道內部,是一種典型的條件致病性細菌[4],當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易導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發生[5,6]。同時肺炎克雷伯菌是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典型細菌,可以將質粒作為媒介通過接合、轉化、轉導(就是質粒在細菌中傳播的三種方式接合轉化轉導)等方式在細菌群落或個體間傳播耐藥基因,從而發生耐藥菌株個體傳播引起的嚴重醫院感染或社區獲得性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藥性發生率較高[7]。而隨著臨床上抗生素的大量應用及侵入式治療方式的增多,其引起的感染發生率不斷升高,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發生于肺部、血液及創傷表面。本組實驗通過對近5年311例兒童、成人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進行調查,實驗結果表明兒童及成人肺炎克雷伯菌對大部分抗菌藥物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時成人組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要大于兒童組,且近年來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呈現增高的趨勢。
通過本組實驗結果可分析總結出肺炎克雷布菌的耐藥性變遷趨勢。近年來,肺炎克雷伯菌對抗菌類藥物的耐藥性不斷升高,成人肺炎克雷伯菌對抗菌類藥物耐藥率明顯高于兒童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其中以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耐藥率最高,但對于不同種類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存在變化,其具體效果可能由于醫院臨床藥物的選擇應用等因素有關,而針對成人與兒童耐藥率的差異性分析可總結為,由于成人在生長發育及正常生活中接觸到細菌及實驗前抗生素接觸頻率顯著高于兒童,兒童由于生活環境及生活時間的限制導致其自然疾病發生及藥物使用次數較低,可能是導致兒童耐藥率低的原因。通過資料整理及實驗回顧分析可知,產β-內酰胺酶是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導致成人及兒童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的主要原因,同時抗菌類藥物水解酶、生物被膜的產生及缺失外膜孔蛋白、基因變異等對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的產生同樣具有密切關系。而對于特定菌群而言,抗生素的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細菌發生染色體突變,產生多種耐藥質粒。
[1] 陸德勝.臨床分離的206株肺炎克雷伯菌藥敏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7):146~147.
[2] 石秀蘭,孫慧清.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細菌變遷及藥敏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112~113.
[3] 肖敏敏,邵慧,丁韌.2007年至2011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89~2491.
[4] 劉新海,曾凡華,葉俊英,等.不同年齡段肺炎患者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7):1074~1076.
[5] 湯衛紅,江雪娟,姚澤忠,等.105例小兒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58~460.
[6] 陳剛.82例小兒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2):1592~1593.
[7] 張俊平.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3,35(4):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