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芳
(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
談高職物理研究性教學
魏淑芳
(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高職教學中涉及的教學內容需要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研究性的學習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物理學科作為高職教學科目之一,特別適合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本文從研究性教學基本含義和理論依據入手,分析了高職物理教學中引入研究性教學所設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簡要論述了進行物理教學時引入研究性方法進行教學的若干措施。
高職教育;物理教學;研究性教學;措施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為我國培養專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職教育指的是高等的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的方向主要是為社會的生產、管理以及經營等方面輸送具備一線技術的專業性較強的人才。物理作為高職教育中重點科目之一,對于人才的技術培養有著較大的影響力。探究性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方面具有十分鮮明的作用。
1.1 基本含義
所謂研究性教學,是指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建立與科學研究具有相似性的途徑或者情景,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具體指導,從社會實踐、學習以及生活中進行研究選題的選擇與確立,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主動地對所選課題進行探究、體現與發現,最終獲得一些應用知識,并能夠通過獲取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1.2 依據理論
通過對教育觀以及人才觀進行全面準確的掌握和理解,樹立通過基礎教育提升全民族素質的大功能觀念;樹立為奠定不同種類人才培養基礎的大人才觀念;樹立實現不同的教育因素處于組合最佳狀態的大育人觀念。在教育教學中,始終堅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質要求,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成功為具體目標,以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中心,以讓學生能夠具備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主要核心目標的思想內涵。
1.3 優勢性
其一,與傳統的教學相比較,研究性教學能夠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創新,實現基本教學方法由講堂轉化為學堂的空間上的轉變、先教轉化為先學的時間上的轉變,以及教授轉化為教練的角色性的轉變。其二,較為明顯地體現出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主體,也不是領導者,而是學生的指導者,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親自參與研究性活動之中,初步體驗科學研究的整體過程,不斷地激發自身獨特探索欲望和創新欲望,最終養成熱愛提問題、善于思考、喜歡通過探索和研究進行新知識的獲取的心理素質。其三,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本身的創造性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體味到合作團結的重要意義,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具備更加從容的心態。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一般強調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直接傳授或是灌輸,極大程度地忽略了學習者自身的創新性以及情感體驗的培養。不同于傳統教學,研究型教學對學生本身具備的現實應用能力極為重視。
因此,高職物理的教學全過程設定了幾個具體目標:(1)注重培養學生探索研究以及參與實踐的能力;(2)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使命感;(3)讓學生能夠及時從科研實踐中發現問題,并依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4)注重學生對信息收集與利用的能力;(5)培養學生在學習研究過程中具備合作意識和分享的精神。
研究性教學涉及的內容是較為廣泛的,屬于綜合性質的課題。從形式上分析,研究性教學可看作具有現實性的社會研究課題,同時也可作具有前瞻性的學術課題。從研究意義角度,研究性教學既可看作已經做出結論的課題,也可以看作暫時沒有研究結論的課題。物理學科的研究性教學內容,較大一部分是將物理相關知識作為研究課題,包括物理的實驗、物理定律、一些物理現象、科普知識、物理實驗的方案設計、物理實驗的現象結論等。同時,物理研究性教學也包括與其他學科相關聯進行研究的課題,例如物理和人類、物理和技術以及物理和社會等。
4.1 論文研究的教學方法
所謂論文研究的教學方法,指的是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中,高職教師給學生布置有關于物理知識方面的科技論文,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展開具體的論述。就現實狀況來看,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雖然進行了物理知識的系統學習,掌握了相關原理和方法,但是卻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合理地運用物理知識,甚至在生活中面對一些可以利用物理理論解決的問題時,卻出現束手無策的情況。這直接體現了學生缺乏實際應用能力,不能發現和解決問題。在學生寫作論文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對于論文有關資料的整理、收集、選題以及研究設計等相關工作均由學生獨立完成,或是由學生之間建立合作小組共同完成。高職教師布置的論文題目需靠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合理地運用于實踐中。
4.2 案例研究的教學方法
案例的研究方法和論文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但是卻又不是完全一致的。這兩種研究方法的相同點是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都要立足于學生本身的生活實際,極大程度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在使用案例研究的教學方法時,所要選取的案例最好與校園里最近發生的事件相聯系,案例應該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現案例的內容與課程的知識緊密結合。
4.3 問題研究的教學方法
所謂問題研究的教學方法主要指的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這種形式是研究性教學的最為重要的形式體現,通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實施的全部過程中,物理教師提出問題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拋磚引玉,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質疑,使得學生思考,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解決存在疑問的過程。學生對于學習內容提出質疑,并主動地找到能夠解決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這就達到了研究性教學的實際目的。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者的作用,這樣的方法使得研究性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4.4 綜合研究的教學方法
綜合研究的教學方法是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物理教學而設計出的研究辦法。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很多不同的學科知識需要交織使用的狀況,應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這一點在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最為有效,因為高職院校很多專業學科技術課程都會涉及物理相關知識。高職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角度全面地看待問題,這不僅對師生之間的默契程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物理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也需達到更高的教學水平。物理教師不僅需要扎實地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同時也要了解與物理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更好地運用綜合性的教學研究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符合當今時代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物理教學方法必須得到不斷的創新和改革,研究性教學對于高職物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運用研究性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同時也能調動高職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有助于高職院校更好地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1]冷泰啟.淺談高職物理教學現狀和改革[J].中學教學參考,2012(29):60.
[2]李治中.分析在高職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71.
[3]朱文霞,王樂新,林國慶.研究性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2):193-194.
[4]張思揚.高職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5]秦立山.淺談高職物理的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3(33):201-202.
2015-06-23
魏淑芳(1971-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北華大學師范分院高級講師,從事物理教學研究。
G642
A
2095-7602(2015)10-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