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揚
(西安市閻良區園林管理站 西安 710009)
向鄉土自然學習的景觀
南子揚
(西安市閻良區園林管理站 西安 710009)
向鄉土自然中的景觀學習,師法自然創造適宜的人居環境,如何改進城市的景觀質量,提升環境的自然性和天然的美感。
鄉土自然的景觀;城市景觀
中國最近20~30年的現代化進程,引入了許多西方的風景建造模式,濃重的人工痕跡顛覆了中國傳統的自然景觀。本文旨在探討向自然學習的景觀如何引領城市與鄉村生活的新高度。
1.1 城市與鄉村曾經的自然景觀
一幅北宋時期的《清明上河圖》,很醒目的表現除了中國古代和近代一個時期百姓的城市生活狀態,風格統一粉墻青瓦的傳統木構建筑、青石板的街道、布幌的廣告,沒有污染的河流、市井中沒有過分裝飾的一切要素,中國古代的鄉野風景是非常干凈與純粹的,既是士大夫歸隱的鄉愁所在,也是普通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棲息地。
1.2 現代城市及鄉村景觀現狀
現代城市正以幾何級數倍于原規模的速度發展,老城之外,再征收了鄉村的田野或村莊,各種經濟開發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相應修建與經濟地位城市格局相適應的寬闊馬路,各類經濟實體以極快的速度進駐,并形成新城區,而原有的田野的種植功能和田野的風景卻被迫喪失。
1.3 大自然中的景觀
自然是最美的,我們的先民先賢,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就來看看,自然的美。
(1)河流生態看看我們城市的河流,負載了太多的沉重,漢唐時期,秦嶺北麓河網密布,長安八水環繞著長安城,那時的河水是用來飲用、養殖、交通、觀景、游玩的,生態非常好。關中的先民與八水和諧共生,營造了長安數千年文明。
(2)森林中的植物群落秦嶺南坡201國道附近的暖亞熱帶山林,植物群落非常豐富,高低錯落,各有各的位置,天然野致的景色總是讓人向往。
(3)城鄉環境的嬗變近二三十年,城鄉到處都是大廣場、大草坪、寬闊的馬路。有些地方,本來很好的一個地形(歷史上形成已經夠完美),非要畫蛇添足般加上一個“抄襲來”的大廣場和長長的步行道,害苦了游客多走了很多疲憊的路,更破壞了原有鄉土的歷史韻味。
回到土地,回到傳統,回到可持續化發展的路上。日常用品都要從它的源頭產品的材料查起,限制或者轉變為環保的材料。對現有的垃圾不能簡單地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是最佳辦法。除了地域的,傳統的建筑物之外,植物宜多選用鄉土植物。師法自然,盡量的向自然地法則靠攏,以重現那些失去的鄉土文明和自然的美景。
位于陜西富平縣淡村鎮的已故中共元老習仲勛的故居景觀設計,對傳統的鄉土元素進行了很好的保護于再現。故居前臨富淡公路的一帶,隨著自然地土丘的地形,設計者采取了自外而內依次為高大的鄉土樹種國槐、榆樹、紫薇、柿樹、小灌木女貞、草地營造出了一片師法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觀,干凈又耐看,體現了“草樹郭外斜”的詩畫意境。
3.1 鄉土景觀的植物配置
鄉土景觀的再現,最高原則是師法自然。不是原樣照搬自然,而是要學習自然的形式與互生互榮的理念。比如群落的概念,在植物的布置上,參照自然的植物群落的生態構成,高低相應,遠近相配,喬灌結合,合理取舍,營造出接近自然地美景。
3.2 鄉土自然景觀的山川河流治理
尊重山川的自然地貌,減少對山體和人文遺跡的破壞。因循河谷的自然地形,盡量不改動地貌,按河岸高大鄉土喬木,河谷洪水線外喬灌結合,洪水線段多根緩洪的蘆葦一類水生植物,河心自然就勢,淤淺處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
向鄉土自然學習,尊重自然,尊重鄉土自然地發展歷史,樹立正確的生態觀。有助于我們修復薄弱的鄉土生態系統,對鄉土自然文明的可持續化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氐酵恋?,向自然學習。
[1]麥克哈格.設計結合自然.重印、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10.
[2]俞孔堅.回到土地(第二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3.
[3]俞孔堅.美桑德斯,主編.俞孔堅,等譯.設計生態學俞孔堅的景觀(第一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2.
TU986
A
1005-7897(2015)08-0021-01
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