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霖
(長春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考試課和考查課的設置應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知識的掌握,通過不同的考核方式實現減負[1]。各高校紛紛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體系設置了設置考試課和考查課[2]。考查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的中心是學生,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3-4]。但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重視考試課、冷淡考查課的現象,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考查課程的考核方式[5]。為完善考查課的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考查課在專業學習中的作用,筆者以有限元法及應用課程為例,進行教學考核實踐探索。
考查課的考試一般由任課教師自行安排,且沒有嚴格要求。任課教師憑印象給分造成成績評定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導致一元評價主體的主觀性在學生成績評定中較為明顯。
以往的考查課考核指標可選性大,但不完善,單一的考核指標不利于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考查課程的成績評價通常由學生出勤和考試兩部分組成,而考試形式為開(閉)卷考試或交學習報告。課程考核指標的選取過于單一化,導致:(1)開卷考試內容的難易程度設置影響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動手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小論文(大作業),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這種形式的考核方式在鑒別學生作業完成的獨立性上存在著較大難點和紕漏。(3)閉卷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但有悖于設置考查課的初衷,所以實用性不高。
考查課考核特點不明顯,考核內容枯燥,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不專心聽課、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課堂氣氛沉悶等現象。
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學生對考查課程的重視程度受成績評定的可信度影響較大,考查課程的可信度較低是由考核形式隨意導致的。而考核形式由靈活性演變成隨意性的根源在于評價主體的一元性。
考試是衡量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查課的考核應當由兩名教師以上同時負責,應將考試紀律和監督方式明確寫于黑板之上,保證考試的公平性。
本次考核方案由三大模塊構成,即課堂成績考核模塊(占總成績的20%)、階段評測考核模塊(占總成績的40%)、考試成績考核模塊(占總成績的40%)。
課堂成績考核模塊由平時考勤和課堂表現構成,占總成績的20%。其中平時考勤占10%,對于缺席和遲到早退者扣除相應的考勤分。課堂表現(搶答問題、回答問題情況等)占10%,通過搶答、提問和互答的多樣方式,既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亦可活躍課堂氣氛。
階段評測考核模塊由實驗報告和模型設計構成,占總成績的40%。其中實驗報告占20%,由任課教師給出調研方向和知識范圍,學生根據實驗內容自擬題目,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模型設計成績占20%,第一堂課之前把學生分組,每4名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組在期末交一個教學過程中的三維簡化模型、幾何拓撲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模型均來自工程實踐中與專業相關內容的轉化。根據模型簡化、幾何拓撲關系、離散程度以及計算精度給出成績。
考試成績考核模塊占總成績的40%,該模塊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及運用程度,采用個人和小組模式進行考核,具體形式為你答我評和小組競賽。你答我評為個人模式,任課教師針對不同難易的知識點提出問題,其他不同組同學根據考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快速性進行評分。以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現場競賽,由小組互問互答、找錯改正和技能運用組成,根據所在小組成員的總體得分和個人表現評定每名學生的成績。
興趣是學生能否努力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課程特點突出、內容新穎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任課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中搶答問題、實驗報告、模型設計以及期末考試各部分考核的合理性,依據專業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發揮考查課對工科學生技能運用和新技術新知識掌握的重要作用,精心設計好各項考核模塊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考查課的學習興趣。
為檢驗新考核方案的實際效果,對長春師范大學2012級車輛工程專業的班級采用新考核方案,同時對長春師范大學2012級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采用傳統考核方法(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
在總計15周的教學過程中,前5周采用了新考核方案的車輛班學生需要利用部分課余時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采用傳統考核方案的機械班學生因為平時成績中不涉及過多的考核只付出較少的時間。當教學進行到第7周時,新考核方案的教學效果在車輛班得到充分體現。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熱情、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到激發,學生在掌握了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萌發了新的想法。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轉為主動,在課堂上即可掌握知識和技能。在期末的教學分析中,車輛工程專業班的人均成績為79.86分,而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班的人均成績為68.52分。通過學生的課堂反應和平均分可以明顯看出,新考核方案的實施效果較好。
本文以有限元法及應用課程為例,通過多元化評價方法、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善和學生興趣的激發三方面的考核方案改革,糾正了考查課評價主體一元性導致的隨意性,充分發揮了考查課的靈活性。通過建立學習小組,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考評體系的完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強化了他們的專業技能。通過本項目考查課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學課堂反響良好,學生產生了較高的學習興趣,掌握了更強的專業技能。
[1]柴偉文,曹黎俠.關于考查課教育及成績評定的思考與探索[J].價值工程,2011(8):264-265.
[2]王新愛,皮永華.高校考查課教學方式改革途徑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5):230.
[3]王志瑛.管理類專業考查課考核改革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6(S4):372-373.
[4]馬利,朱穎莉.工科院校數學考查課的改革與探索[J].網絡財富,2010(17):135.
[5]孫德菁.高等教育大眾化視閾下大學教育理念的轉變[J].科技信息,2009(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