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莉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安徽合肥 230001)
交通現代化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
呂 莉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安徽合肥 230001)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業六要素“食、宿、行、游、購、娛”之一的“行”發生了很大變化,旅游交通作為旅游活動的先決要素和前提條件,對旅游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業界應針對旅游交通日益現代化的趨勢,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和思路,以旅游交通現代化為契機促進旅游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交通;現代化;旅游業;發展
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旅游資源的開發及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保障了旅游者的旅游質量。因而,研究交通現代化對旅游業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旅游活動越來越深入地進入大眾生活,作為旅游業六大要素之一的“行”凸顯出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在我國,“旅”字在東漢文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出行、外出;“游”字被解釋為交往、游玩,由此可見旅游始于“行”,沒有行就沒有游[1]。自古以來,交通就對人們的旅游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的古代,旅游活動只能是少數帝王官吏、文人商賈的專利;而現今便利、迅速、安全、大流量的交通運輸正召喚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所以旅游交通一直以來被視為旅游業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是開展旅游活動的先決要素和發展旅游業的前提條件。
2.1 鐵路運輸邁進新時代
截至2015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經達到12萬千米以上,其中高速鐵路達1.6萬千米以上,西部鐵路達5萬千米以上,以高速鐵路為骨架、總規模5萬千米的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總規模7萬千米的區際大能力通道布局基本實現。此外,城際軌道的建設也已拉開序幕。高速鐵路、載重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共同發展,尤其是高鐵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開啟了我國鐵路運輸的新紀元[2]。
2.2 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加快
我國的高速公路如今已由以前分散的“點”“線”向高速公路“網”發展,公路里程大幅增加,現已超過400萬千米。農村實行的“村村通公路”的小康建設目標,大大加快了農村公路建設的步伐,提高了支線公路的通達能力。
2.3 港口基礎設施規模擴大
截至2010年我國的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2.4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隨著長江水運干線的有效治理,長江干線已成為世界上水運最繁忙和運量最大的河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遠洋運輸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世界各大主要港口逐漸建立起人員貨物運輸往來。
2.4 航空運輸規??焖僭鲩L
我國航空業運輸周轉量邁上新臺階,年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超過2.7億人和560萬噸,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7000萬人次,世界排名第二位,全國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已達到16個。截至2015年我國的運輸機場達到220個以上。在航空運力大幅增加的同時,國內國際新航線不斷開辟,航線數量逐年遞增。
縱觀以上我國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發展狀況,我國已基本形成了涵蓋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的安全、暢通、高效、便捷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了“人便于行,物暢其流”的前所未有的現代化交通格局。
我國現代化的交通格局的形成,對旅游活動無疑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人們的旅游出行更加便利。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拓展了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和通達性。人們的旅游出行將更加舒適?,F代化的交通工具極大地改善了旅游路途中的疲憊辛勞,使旅游行程變得舒適甚至充滿樂趣和享受,例如郵輪出行。人們的旅游出行將更加快捷。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時間成為稀缺資源,乘坐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可以極大地節約人們地時間成本。另外,人們的旅游可以更加經濟。由于交通工具的多樣性和可替代性,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節約旅游交通費用。
總之,我國交通的現代化進程極大地影響著旅游六要素中的“行”,而“行”作為旅游活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要素無疑會對旅游活動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具體而言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3.1 刺激旅游出行人數的激增
現代旅游交通的高效直達性和交通工具、交通方式的多樣性、互補性可以為旅游者節約很多交通費用,而旅游交通費用在我國旅游者的旅游消費中往往占有較大比重?,F代旅游交通的快捷使旅游路途中的耗時減少,從而可以使旅游者出行次數增加,出行范圍更廣。現代旅游交通的安全性、舒適性使原本不便出門旅游的家庭有可能成為現實的旅游者?,F代旅游交通的通達性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各類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變得可以親近、易于親近,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內在旅游需求,直接拉動旅游消費。正因為現代旅游交通對潛在旅游者轉變為現實旅游者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可以斷言伴隨著旅游交通現代化,我國旅游出行人數將大大增長,旅游業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黃金期。
3.2 改變原有旅游線路和景區格局
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不斷延伸,新航線的不斷開辟使原來“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被旅游業開發利用,形成新興的旅游目的地。例如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一條“天路”使原先鮮有人問津的雪域高原如今成為旅游熱線。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以往人滿為患的旅游景區逐漸蕭條。求新求異是旅游者旅游需求的特質,人們會跟隨著現代交通的線路邁開探索世界的腳步,而人們涉足的地方往往會形成新的旅游景區和旅游景點。旅游交通的拓展和完善改變了原有的旅游線路和景區格局,形成新的客源流向和分布。
3.3 縮短國際旅游市場距離
2014年中國是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客運量增長最快的市場,國際航線的增長率為10.8%。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航線客運市場?,F代化的交通工具有效地拉近了中國和國外客源地的距離,為外國旅游者進入我國旅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跨出國門,加入國際旅游的行列。我國旅游的對外開放程度伴隨著交通的現代化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3.4 改變人們旅游出行方式和旅游消費結構
在交通不夠發達和不便的時期,人們大多選擇參加旅游團隊的出行方式,以期減少旅途中的麻煩。旅游交通的現代化使人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發達的立體的交通網及輔以計算機網絡的訂票售票系統使出行變得簡單方便,越來越多的人依托交通現代化的優勢自主安排行程,讓旅游活動更具個性,可以預見這種追求自主化、個性化的旅游方式將成為未來旅游活動的主流?,F代旅游交通不僅會對人們的出行方式有影響,還會改變旅游者的旅游消費結構。旅游者的旅游活動離不開食、宿、行、游、購、娛等要素,在旅游消費和旅游用時不變的條件下,各個要素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當“行”這個重要要素發生改變時,其它要素將隨之發生改變,例如高速動車開通前合肥到黃山的路途用時為7小時,而高速動車開通后合肥到黃山僅用時1.2小時,這種交通狀況變化無疑會極大地改變旅游者地程安排,使旅游消費和旅游用時在各個要素之中重新分布,促使旅游消費結構改變。
3.5 催生旅游行業新業態和新產品涌現
旅游交通的現代化不僅會促使旅游者的旅游出行方式和旅游消費結構發生改變,還會對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旅游業產生影響。在旅游交通日益現代化的今天,人們的旅游需求不僅體現在旅游產品供給的數量上,還體現在旅游產品的質量和多樣性上。當傳統的旅游方式被更多的個性化旅游方式替代時,很多原先的旅游服務產品已經滿足不了旅游者的需求,這就需要旅游經營者善于發現旅游交通步入現代化而產生的新需求、新商機,創新業態和旅游產品來滿足旅游者的需求變化。
4.1 加大旅游產品供給總量
旅游交通的現代化極大地刺激了旅游需求,未來幾年我國的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目前旅游產品的供給總量顯然不能滿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許多景區景點將面臨巨大的接待壓力,旅游者旅游活動所依賴的食、宿、行、游、購、娛等旅游產品存在較大的缺口。另外,由于旅游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在食、宿、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產業鏈上應注意均衡發展,避免出現短板。加大旅游產品的供給總量、優化旅游產品的結構是旅游行業未來幾年面臨的主要任務。
4.2 開發新景區、新線路
現代交通拓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旅游者尋幽探勝的腳步將比以往任何時候走得更遠,這就要求旅游業的發展步伐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不斷開發新景區、新線路以滿足旅游者的需求。要依據交通發展規劃和藍圖,對沿途旅游資源進行考察論證,提前布局,精心打造,不斷豐富旅游目的地的類型和旅游吸引物的種類,與原有景區景點形成互補,繁榮旅游市場。
4.3 加強旅游體制和機制創新
現代交通的快捷便利大大縮短了旅游者流動的空間距離,同時也使原先按地域、行業、管理權限等框架構建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務體系顯得落后,難以適應旅游市場的變化?,F代交通業的突飛猛進,將對傳統的旅游管理體制和機制造成沖擊,突破傳統旅游體制和機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創新旅游體制和機制是整合旅游產品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的保證。
4.4 增加旅游服務種類
旅游者的旅游出行已經從同質化、粗放式的團隊游漸變為個性化的精品游,這對旅游業提供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尤其在旅游交通現代化的今天,很多新的旅游需求有待旅游企業去發現,很多旅游服務空白需要旅游企業去填補。
4.5 拓展國際旅游市場
現代交通業的興旺發達為旅游業進一步開拓國際旅游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地大物博的自然風光極具魅力,要憑借交通和旅游資源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來中國旅游,為國家建設賺取外匯,發揮無煙工業的作用。此外,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國內旅游者的出境旅游也將迎來高潮。
交通的現代化必然帶來旅游業的大發展,因此,要在各級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和積極性,借助高速發展的大交通,適時調整旅游產品結構,努力加快旅游轉型升級,全面實現旅游創新,逐漸形成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大旅游,從而進一步推進我國旅游業的更好更快發展。
[1]李享,邢雪艷,吳泰岳,等.旅游出行方式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3.
[2]崔民選,王軍生.中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6-34.
[3]王兆峰.基于產業集群的旅游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69.
2015-08-10
呂 莉(1957-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職業學院高級實驗師,從事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教學與實訓研究。
F590.3
A
2095-7602(2015)12-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