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東(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體育局安徽宿州234200)
淺析中國現代競技體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鄭衛東(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體育局安徽宿州234200)
目前,中國的現代競技體育在訓練過程中往往重形不重質。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運動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競技體育的需要。本文通過搜尋各種文獻資料以及與相關專家進行訪談,分析中國現代競技體育在訓練方面的不足之處,提出新的觀點與建議,并預見今后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對現代運動訓練水平提高和人才培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中國現代競技體育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競技體育通俗來講就是一種競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可以包括兩方面:一是競賽前在訓練場上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各自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上,誰采用的方法更加得當,手段相對更加合理,誰才能在比賽中獲得勝利;二是賽場上的競爭,誰在比賽時表現出的競技能力強,表現突出,誰就會贏得最終的勝利。一直以來,我國的體育從業者也注重從國外引進先進的運動訓練理論和訓練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提升了我國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但如果僅僅是學習、借鑒西方而沒有創新,那我國與國外的先進訓練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1)我國的體育發展相對于西方來說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國外,你會發現有很多各方面的專家人才在為體育事業服務,比如材料學家會根據某項體育項目的特殊需要發明一項特定的材料來提高訓練成果。但在中國,只是一些專業的體育人在忙體育事業,一些運動員退役以后也是會走上體育理論的學習、推廣之路,其他方面的專家人員參與的較少,這樣就不利于中國在體育訓練方法和訓練器材等方面的創新、提高,也就直接影響了中國體育從業者在賽場上的表現。
(2)在我國體育方面的人才存在分配不均勻的現象,如果國家掌握了一些比較好的訓練理論或方法,也會首先運用在國家隊的訓練上,但不會逐次的向下推廣,這樣就導致真正懂得并掌握這些先進訓練方法的人大多數在國家隊,省隊的優秀人才寥寥無幾,更別提更低級別的訓練團隊。中國在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傳播上一般會比較緩慢,但我們沒辦法保證在這段傳播期內國外是否又發明了更加先進的訓練方法,這也就導致我們永遠落后別人一步。
(3)我國很多的體育從業者對所從事項目的本質特征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眾所周知,只有正確理解某項項目的本質特征,準備把握其發展規律,才能取得意想中的訓練效果。目前國家已經開始對這方面的探索,不止是一些新興項目,對于一些重點的經典項目也要重新探求其本質特征,以求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在國家競賽的現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1)提升中國現在競技體育的市場化水平。競技體育要想長遠發展,閉門造車、壟斷市場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試想為什么鯊皮衣不能誕生在中國,為什么新式的體育器材還是出現在比較發達的歐美國家,沒有在中國得到發明。如瑞士球、泡沫筒,那么簡單的東西為什么就不能在中國得到發明和創造。是因為中國的競技體育片面的約束在體育人直接,缺少更多的技術支持。
(2)提升體育人的創新能力,以及優化配置。當今的競技體育,如果沒有創新就不會發展,也就不會有前途,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里,必然會早早的被淘汰出局。而且優秀人員需要平衡配置,比如教練員之間的競爭,各教練員都有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閉門造車,雖然時常交流,但主旨的東西有所保留。新的訓練方法都舍不得傳出,怕同行成就超過自己。長此以往就更不利于競技體育的發展。
(3)提升競技訓練界對項目本質特征的了解,這也是提升競技體育訓練最行之有效的途徑。目前,我國競技訓練界對項目特征的片面了解、不準確的解釋和模糊的定位,極大干擾了教練員對項目本質的認識。在當前的訓練理論中,對項目特征的認識上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局限于對項目技術的外觀描述,缺乏甚至忽視項目內在的生理、生化等特征;其次,以靜態模型作為項目特征的研究對象,很少研究項目的動態變化特征;再者,試圖以一般或項群理論來概括甚至代替項目本質特征。
從生理角度來說,每項運動都有其適宜的運動負荷,因此把握每項運動的生理學本質特征也至關重要。通過學習相關文獻可以得知生理上的運動負荷主要包含了負荷的量與強度。很久以來,一些體育執教者經常只看重訓練結果,而為了達到一定的訓練質量往往盲目的提升運動員的訓練強度,這種做法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不合理的,如果訓練強度超過了運動員的生理負荷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因此,體育執教者應當結合生理學和訓練學的相關要求,針對不同的運動員研究適合其的訓練負荷和強度,掌握訓練過程中生理學的具體詳細指標,根據項目和運動員的特點選擇適合的訓練手段和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可以完成相關的訓練目標。
作為一個體育從業者,要從力學的角度正確把握所從事項目的本質特征,以達到訓練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能僅僅以靜態模式的角度分析某項運動,這樣只是關注了運動過程中的某一個或一些點,缺乏一定的連續性,畢竟每一項運動的本身就是復雜的、動態的,需要各環節協調配合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的體育從業者或者執教者應該學會運用動態的測試技術來把握訓練過程中中每個環節技術參數方面的變化,獲得相對動態的、更加連續性的數據用以修正、指導、提高技術訓練水平。
眾所周知,一個運動員的心理水平也可以直接影響他的訓練成果以及在競賽場上的表現,所以正確把握運動員和運動項目的心理本質特征,也可以大大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如果是處以同一水平線的優秀運動員,那么他們無論是在技術、體能還是戰術方面都不相上下,決定他們誰會脫穎而出的往往就是在比賽的關鍵時刻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一般情況下,不同的運動員在面對同一場競賽時表現的心理素質會有所不同,而同一個運動員在面對不同等級的競賽時表現的心理特征也會不一樣。在一場重要的比賽前,一些運動員往往要面對各方面的心理壓力,比如教練和家長的期待、大眾傳媒的關注、裁判是否誤、或者一些生活事件都會影響運動員的心情,如果運動員無法正確調節這些應激的心理反應就有可能造成明顯的負面情緒,影響訓練效果,更直接影響比賽場上的表現。因此,作為體育執教者也要從心理特征的角度爭取把握每一位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從理論和機制上進行相關研究,明確心理咨詢和心理訓練的重要性。
每位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都會產生運動性疲勞,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消除消除這種運動性疲勞,或者采取相關恢復措施,就有可能造成運動員的過度訓練,更甚者造成運動員不可挽回的傷病。所以我國的體育執教者也要正確把握運動項目的生物化學本質特征,經過精心的設計,將訓練項目分成不同的周期來進行,同時實時監測每個周期內運動員的生理化學特征進行研究,明確何時的運動強度最大,肌肉疲勞度最高,以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目前,國際競技體育的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各國競技體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繼續不斷擴大競爭優勢、提升日常訓練的科學化水平仍然成為世界體育強國共同努力的方向。對于我國的競技體育來說,壓力就是動力,挑戰就是機會。所以在競技訓練過程中我們的體育執教者始終要以項目本質特征為核心導向,嚴格把握運動項目的力學特征、生物化學特征,同時把握運動員的心理特征等,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運動員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和策略,不斷提升訓練科學化水平,為我國的體育強國事業添磚加瓦,逐漸縮小與世界體育強國的差距,讓中國在世界體育競技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甄子會.大學現代體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3]徐本力.對劉翔多年系統訓練運動時間學規律的思考[J].體育學刊,2007,14(3).
[4]張建華.對運動訓練理論功能的審視與思考[J].體育學刊, 2007,14(6).
[5]Hartmann U.Die Neue entwicklungstendens desrudertraininges [Z].Vortran in Nanjing,2005,10.
[6]王啟明,韓宏莉,蔣薇.體育與心理潛能開發[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