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長傾聽牧民的『煩心事』
“我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帶著家鄉人民的重托來履行人大代表這個神圣職責。今天我想說說牧民的喜事和煩心事。”3月5日下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來自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牧民代表額日登格日勒拿出來一份自己的調研報告說,內蒙古已有3000萬公頃天然草原落實了禁牧政策,3800萬公頃天然草原實施了草畜平衡制度,基本實現了補獎政策可利用草原全覆蓋。補獎區減畜任務完成,與2010年相比,禁牧區減少自然放牧2925萬羊單位,2132萬羊單位實現了舍圈飼養,基本實現了草畜平衡。
額日登格日勒突然停頓了一下說:“但牧民也有煩心事。”
“去年,牛羊肉收購價出現了較大下滑,導致牧民開支大于收入,牧民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額日登格日勒憂慮地說,牧民收入持續減少的話,牧民只有擴大飼養規模來提高收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生活方式,從事其他行業。擴大飼養,會導致過度放牧,很難保證這些年的草原生態恢復工程成果。現在國家實施的草原補獎一期即將到期,下一期還會開始嗎?補獎的力度會更大嗎?期待能把這個政策延續下去。
“實施草原獎補機制是國家加大草原保護的重大戰略舉措,對于草原保護、牧區發展、牧民增收尤為重要。我國每年用160多億元支持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生產方式轉變的獎補。你反映的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重視,自治區領導也給我們反映過,財政部和農業部已經聯合成立調查組開展調研,爭取逐步形成穩定的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只要是有利于農牧民的好政策,都必須得完善好。”韓長賦說。 (新華社記者張麗娜韓潔)
——《中國畜牧獸醫報》201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