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震
實現編輯手段現代化的探討
林 震
[摘 要]作為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編輯出版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實現編輯出版現代化的關鍵所在,關系著編輯出版行業的長遠發展。本文主要分析當前編輯出版中技術手段現代化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并結合問題產生因素,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探討實現編輯手段現代化的主要策略,旨在推動我國編輯工作的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編輯出版;技術手段;技術標準;現代化
[作 者]林震,福建省鷺江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編輯。
(一)編輯觀念落后與技術發展現代化存在矛盾
編輯出版現代化主要強調將先進的管理觀念、管理方式、科學技術等運用于編輯出版中,以達到提升編輯出版技術水平的目的。編輯出版技術手段的現代化發展,需要遵循編輯出版的主體思想。但是,在實現編輯手段現代化的實際過程中,編輯觀念無法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落后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當前,國內一些較先進的編輯出版技術是由國外引進,使得技術的變革具有較大的跳躍性,但編輯觀念的轉變卻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需要一定的適應期。因而,在實際情況中,一些編輯人員在編輯出版工作中仍舊使用相對較落后的編輯觀念、技術手段等,嚴重阻礙了編輯出版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二)編輯手段的多樣化與技術標準統一性存在矛盾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其內因與外因的共同作用。滿足廣大受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編輯出版行業發展的主要內因,而多樣化的編輯出版手段間的競爭則為其發展的主要外因。在編輯出版行業中,編輯出版技術為企業間競爭的主要部分,是實現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所在。當前,編輯出版技術已經由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如排版軟件有(FIT)飛騰、PageMaker等,編校軟件有黑馬編校等,文字處理軟件有Word、WPS、Excel等,圖像處理軟件有Photoshop、Auto CAD等,視頻編輯軟件有Premiere、AE等。但是,隨之而來的技術標準統一問題也不斷凸顯。如同一軟件前后版本的不兼容問題,圖片、視頻格式的繁雜等,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對于一些要求較為嚴格的操作軟件而言,只要出現一些細小的失誤,就極有可能生成出版的質量問題。比如,Adobe公司設計的PDF文件格式,其原始目的是為了支持跨平臺多媒體集成的信息出版發布,將文字、圖片、格式等獨立封裝在同一個文件中。因而,在現今各種媒體跨平臺出版發行過程中,各編輯出版環節也廣泛使用,樂見其成。但是,即便如此,PDF文件仍然存在因為軟件版本、封裝類型不同造成偏差。
(三)編輯結果真實性與編輯手段間的偏差
編輯技術手段的多樣化發展,為編輯中的文字、圖像等內容的處理提供了較大便利。但由于編輯技術的過于強大,使得對文字、圖像等內容的弄虛作假、美化、惡搞等成為現實,嚴重影響了圖書編輯出版的可信度。在現今網絡信息充斥各種媒體的內容碎片化時代,內容作品的原始出處變得撲朔迷離。雖然編輯人員在編輯出版中對書稿與相關背景文獻的來源真實性審核較為嚴謹,但因為缺乏相關的考證,無法完全確保稿件中所有素材、背景資料等內容的真實可靠。隨著媒體監管部門對著作權保護的重視,以及著作權人自身版權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編輯出版部門應對書稿真實性、是否侵權,從人員自身學識與新技術使用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轉變編輯人員的編輯觀念
編輯人員需要及時轉變編輯觀念,提高自身的競爭意識、開放意識,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認知水平,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結合市場供求關系,科學、合理策劃選題,主動邀約作者,以出版符合受眾需求且質量較高的作品為工作目標。同時,編輯人員在編輯出版工作中,還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學習新思想、新理念,確保與現代化的理念、制度相符合。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在圖書編輯出版發行中的大量應用,編輯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新形勢、新技術、新方法,才能在選題策劃階段貼近市場,才能在編輯加工階段循序漸進完善書稿,才能在發行階段不斷效果跟進、信息及時反饋。
(二)開展無紙化編輯編務工作
編輯部可充分利用編校專業軟件,進行來稿登記、人員業績等方面的管理,如利用Excel表格、Access數據庫等進行統計管理工作。同時,通過網絡加密技術,確保文件不被盜取或破壞。編輯人員還可利用計算機所具備的信息檢索功能,進行相關資料的快速檢索,及時滿足查詢者的需求,有效減少編輯人員的工作量。
(三)轉變稿件管理方式,實行電腦化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的普及,編輯出版部門可設置專門的投稿郵箱,并將其郵箱地址向外界公布,讓作者可直接通過郵箱將稿件發送給編輯部門,避免了傳統投稿方式所帶來的時間與費用的耗費。同時,電子稿件也可節省編輯人員的稿件處理時間,便于編輯及時進行稿件的排版與校對,為圖書出版周期的縮短奠定了基礎。
(四)促進稿件審理的網絡化
編輯人員需及時轉變思想,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實現稿件審理的公正化與專業化。當前,許多高校與科研機構都設立了相關的宣傳網站,其中詳細列出了院校與科研機構一些較有代表性的專家、教授等的聯系方式。編輯在進行專業比較強的稿件審理時,可通過網絡上的這些信息,聯系相關領域內較為權威的人士,進行稿件的審理,既讓稿件審理變得更加專業,也保證了稿件審理工作的公正、嚴謹。也可利用網絡,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將稿件發給專業人士,讓他們給出相關審理意見,并通過網絡及時進行審稿意見的反饋,這樣既方便了專業人士的審稿,也讓作者能通過編輯及時了解自己稿件的審理狀態,讓編輯人員的稿件審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合理。編輯人員在圖書編校階段,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圖書館資源,完善圖書編校質量。如目前世界最大的中文在線圖書館——超星數字圖書館,提供了數百萬冊電子圖書資源,數據總量達到1000TB,且每天仍然在不斷增加中。通過超星閱覽器,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孤本或殘本的圖書原始掃描頁面。這在沒有網絡化格局的情況下是無法想象的。
(五)加強監督管理,統一技術標準
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編輯出版行業的監督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技術的統一標準。如在電腦、打印設備方面,對硬件上的接口大小與形狀進行統一規定。在編輯出版的軟件方面,統一規定所開發軟件的最低運行環境與運行操作系統,確保編輯出版技術手段在多元化發展中的有效運用。因此,要實現編輯出版手段現代化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應健全編輯出版各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及時進行法律法規的調整與改進,以促進編輯出版行業的法制化建設,確保行業的規范發展有法可依。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需做好長期準備,自覺遵循相關規定,讓所頒發的法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為編輯出版行業的發展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
(六)組織對新技術的學習、培訓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利用網絡進行稿件的編輯、排版、校對,能有效提高編輯效率。因此,為實現編輯手段的現代化,需加強對編輯人員的電腦、網絡技術培訓,確保編輯人員能熟練使用先進的編輯、排版、校對等各方面的軟件,如黑馬編校、Photoshop等軟件,在保證稿件質量的同時,能快速完成稿件的審核、排版、校對。其中,編輯人員還應學會利用E-mail、QQ、微信等軟件,實現與作者的隨時溝通,對稿件的修改意見與反饋及時進行回復。
(七)加強思想教育,提升編輯的職業素養
加強對編輯的思想教育,確保其在編輯出版工作中,時刻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在進行稿件的選擇與審查編輯時,做到以稿件的質量為行事準則。在這個過程中,還應對編輯出版部門的經營模式做出合理調整,避免因賺取利潤,向作者收取發表費用,從而導致出版質量下降、出版秩序混亂、編輯價值取向被歪曲等現象的發生。提升編輯的職業素養,完善責任編輯制,確保編輯在稿件的編輯、校對工作中,嚴格遵循相關制度與標準,做到嚴格把關、大膽質疑、細心求證、職業敬畏,對于其中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堅決進行抵制,在規范編輯工作的同時,凈化學術風氣。
編輯工作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編輯的主體與編輯技術手段。因此,要實現編輯工作的現代化,就必須實現編輯人員與編輯技術手段的現代化。而信息時代的到來,各類新技術的研發與普及,為編輯手段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編輯人員既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也應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技術,加快編輯手段現代化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曲婷.我國編輯出版現狀及創新策略[J].中國報業,2014(20) .
[2]徐雅金.論編輯創新在編輯出版中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14(28) .
[3]趙薇薇.對編輯出版技術手段現代化的分析與思考[J].傳播與版權,20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