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 王 芳 何 婧 岳榮強 木巴熱克 麥吾蘭江
科技期刊陣地作用如何推動科技期刊事業發展
——以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為例
張 瓊 王 芳 何 婧 岳榮強 木巴熱克 麥吾蘭江
[摘 要]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成立27年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辦刊宗旨,廣泛開展學術交流,積極協助政府開展有關科技期刊質量評比工作,組織會員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申報和完成了一系列自治區科協的各類項目,推動了新疆科技期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科技期刊;學會;辦刊質量
[作 者]張瓊,編審,新疆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副主編;
王芳、何婧、岳榮強、木巴熱克、麥吾蘭江,新疆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成立于1988年8月17日。27年來學會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團結新疆各族科技期刊編輯工作者,研究科技期刊編輯理論、技術和方法,交流經驗,互相學習,辦好科技期刊推動科技發展,推進社會主義雙文明建設,為新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宗旨,在新疆科協的領導下,在新疆民政廳和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的業務指導下,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出版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標準,旗幟鮮明地反對民主分裂,堅持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方向,充分發揮學會多種民族文字出版的優勢和陣地作用,為提高新疆農牧民科學文化素質、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會建會以來,先后組織由《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內陸地震》《新疆石油學院學報》《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新疆地質》和《干旱區地理》(維文版)增刊的形式出版了編輯學論文集。論文集設有編輯理論、編輯工程、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辦刊之道、數字出版、科技寫作等欄目,涉及“新疆科技期刊與西部大開發及現代化建設”“新疆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化發展戰略”“新疆科技期刊網絡化發展與編輯模式、規范、技巧”以及“科技期刊編輯創新與綜合素質培養”等內容。每年召開“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年會”,并結合主題活動開展相應的學術研討會,發表及會議交流學術論文1000余篇。
1987年8—11月舉辦了普通邏輯學培訓班,2004年受科技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委托,自治區科技廳委托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舉辦了新疆科技期刊主編(編輯)崗位培訓班等,共有近100位主編及編輯經培訓合格并獲得結業證書。先后派代表出席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全國核心期刊合作共贏·協作發展”“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年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會員代表大會”等大型研討會,提交了“新疆科技期刊創新辦刊模式與運行機制”及“提升新疆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的措施”等論文,向全國科技期刊編輯界同仁介紹了新疆科技期刊事業的發展和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的情況。
1999年至2010年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積極協助自治區科技廳、科協和新疆新聞出版局組織每兩年一屆的新疆科技期刊質量評比(暨優秀主編和優秀編輯)和新疆期刊獎評比活動,學會積極推薦審讀專家組建評委會,評委會在參照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科技期刊評比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新疆實際,修改完善了新疆科技期刊評比標準。在每次評比結束舉行的頒獎大會上,學會的專家按領導小組的要求,對評比工作和評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點評,讓大家受益匪淺。通過每次評比,促進了新疆科技期刊整體辦刊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推動了新疆科技期刊出版事業的發展。
學會為了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關于“民生建設年”的重大工作部署,以“科技民生”為目標,重點圍繞各項民生建設工程,在自治區科協的指導和支持下,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牽頭組織開展和參加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百會萬人下基層”主題活動,受到了基層各族群眾的歡迎。先后牽頭組織的4次活動分別是:2011年6月牽頭組織了自治區14個學會、23個科技期刊編輯部(共計42人)參加的“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素質”吐魯番科技行;2012年6月牽頭組織了自治區11個學會、29個科技期刊編輯部(計52人)參加的“服務‘三農’,感受科技創新”塔城科技行;
2013年6月牽頭組織了自治區5個學會、35個科技期刊編輯部參加的“關注氣候與環境,服務農業與牧業”昌吉科技行(計89人);2014年8月23—24日牽頭組織了自治區8個學會、16個期刊編輯部參加(計60人)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開展科技信息服務”瑪納斯科技行(計46人)。聯辦參加了3次活動,分別是:參加2011年5月20日農口13家學會聯合舉辦的“發展現代農業,倡導食品安全”安寧渠科技行;2012年5月19日參加“科技走基層 服務為民生”為主題的2012年“科技活動周”暨“百會萬人下基層”博州行科技服務活動;參加2013年5月20日,以“科技下基層,服務為民生”為主題的自治區2013年“科技活動周”哈密分場暨“百會萬人下基層”哈密行科技服務活動。
這些科技下鄉活動的內容包括:發放科技期刊、科技圖書、科技資料;現場專家咨詢、舉辦科技大講堂等。這種立足本職,結合實際,以提高農牧民科學素質為切入點的科普惠農活動,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發揮了科技期刊的交流、窗口和作用,擴大了科普活動的實效性,讓科技知識和科學素質、科學精神深入人心,加大了為基層和群眾公眾服務的力度。共計贈送各類科技資料2萬余冊,受眾5萬多人,為服務“三農”、提高新疆農牧民素質和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科技支撐。
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是新疆期刊科技編輯之家。為了加強編輯之間的聯系、增強各族期刊編輯之間的友情和了解,學會組織新春聯誼會,積極推薦新疆的科技期刊主編、編輯參加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開展的“駿馬獎”“銀牛獎”“金牛獎”評選活動,至今有30余位編輯獲得各種獎項。
在自治區開展的新疆自然科學優秀科技論文評選活動中,學會積極組織專家評審,推薦編輯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參加評選活動,先后有20余位編輯分別獲得二、三等獎。
學會委派部分期刊編輯參加國內學術會議及業務培訓,如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中國農學會期刊分會、部分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等主辦的編輯業務培訓班及學術研討會。學會對這些期刊工作給予肯定,并使這些期刊編輯部的工作得到包括主管領導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學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作用。
學會負責對團體會員適當收取會費,為學會開展學術活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
2007—2014年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積極組織、申報自治區科協各類項目,包括“百會萬人下基層”項目、科普掛圖項目、重點學術交流活動項目、科技期刊資助項目等。先后主持及參加40余項,全部通過科協組織的專家小組項目考核驗收,并取得良好實效。其中2014年在自治區科協“2014年科普掛圖項目”資助下,結合當地實際,經過嚴格征稿、技術審核、篩選編制漢文、維文雙語科普掛圖近百幅,內容涵蓋棉花栽培技術、植物保護、畜牧牛馬羊品種與畜病防治、微生物知識和科學種草等掛圖近100幅。
2014年還申請主持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項目“民族類和民族地區高校科技期刊在國家軟實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4年是自治區黨委在全疆各級機關抽調20萬名干部,開展為期三年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第一年。此次活動要實現“三個”全覆蓋,即基層全覆蓋、干部全覆蓋、任務全覆蓋,確保把中央和自治區黨委要求貫徹到底、落實到位。作為自治區黨委“深化改革創新、聚力長治久安”系列活動之一,區直機關首批住村干部駐村已經近8個月。2014年10月14—15日和21—22日,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等三學會前往喀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新疆農科院住村點7村、9村和田墨玉縣新疆農科院墨玉試驗站,以及自治區科技廳3個住村點進行慰問、調研、宣傳、組稿活動。在住村點,學會科技工作者與駐村干部、村干部及村民進行了近距離的訪談、座談及交流與學習,深受駐村干部的歡迎。
由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的工作得到自治區科協的鼓勵與表彰,先后9次獲得自治區科協先進集體稱號。今后學會將繼續進一步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發揮新疆各族科技期刊編輯工作者的熱情,努力使科技期刊更好地為科技創新服務,為建設創新型新疆服務,為新疆經濟和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服務。[本文系2014年新疆科協“百會萬人下基層”項目;新疆農業科學院院長基金項目(xjnky-2012-y07);新疆農業科學院青年科技基金項目“新疆農科院青年科技人員發表論文統計與分析”(xjnkq-2014007);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項目“民族類和民族地區高校科技期刊在國家軟實力中的地位和作用”(MGKJQY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