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霞
(安陽縣畜牧局,河南 安陽 455100)
肉牛常見蹄病的防治
張光霞
(安陽縣畜牧局,河南 安陽455100)
目前,蹄病已在肉牛業中成為僅次于消化道和繁殖系統疾病引起肉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我國每年因蹄病被迫過早淘汰的肉牛占淘汰總數的10%以上,給肉牛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1營養因素
一是蛋白質毒素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產物增多、瘤胃緩沖能力降低,以及干物質采食量下降時導致營養供應不足,最終引發蹄病。二是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或缺乏,以及飼料中銅、錳、鋅、碘、鉬、硫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和硒的超量都可以誘發蹄病。三是飼料中維生素A、維生素D不足或不平衡,使機體抵抗力下降、骨質疏松而誘發蹄病。四是霉變飼料的有毒成分,能引起肉牛過敏反應,產生蹄病。
1.2管理因素
一是牛舍潮濕,牛舍內牛糞尿多,衛生條件差,牛蹄長期受污物浸漬,角質變軟,抵抗力降低,促使蹄病發生。二是牛舍通風不良,氨氣積聚,在氨的作用下,蹄角質蛋白,分解變性成為死角質,特別是蹄底部變性成“粉末”,在臨床上出現“粉蹄”。三是地面堅硬使軟化的角質過度磨損,引起蹄底發生嚴重挫傷。四是牛床上沒有足夠的墊料,肉牛休息時間少,而且一半時間躺在牛床上,特別在潮濕的夏季,更容易發生蹄病。五是日常對牛蹄洗刷保潔、藥浴護蹄和季節性修蹄工作重視不夠,使蹄病大量發生,發生蹄病后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六是修削蹄不當也易引起感染化膿。七是運動場面積過小,肉牛運動不足,這些都是蹄病發生的誘因。
1.3疾病因素
在肉牛集中飼養條件下,由于牛體牛舍運動場不清潔、不消毒,或者說肉牛飼舍飼養,致使傳染病、寄生蟲的流行與傳播,常常會引起蹄病出現,如口蹄疫病、壞死桿菌病等。
2.1加強飼養管理和營養平衡
日糧按牛營養需要合理供應,對肉牛嚴防為追日增重而片面增加精料,保證粗飼料特別是干草喂量,為防止瘤胃酸度增高,可投服碳酸氫鈉(以精料的1%為宜)、0.8%氧化鎂(按干物質計)等緩沖物質。對于青年牛和應注意精飼料飼喂量。定期在肉牛的日糧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鋅,每次持續1個月以上,每年進行5次,可使肉牛的蹄病發病率降低40%。同時注意礦物質、維生素的補充。加強獸醫衛生防疫、消毒制度,防止疫病的發生、蔓延。對已發生感染的疾病的病牛,應加強治療,防止病原菌的侵入與轉移,減少蹄病的發生。
2.2定期進行藥浴
為預防蹄部疾患,每1~2個月應對肉牛的蹄部進行一次藥浴。方法是:在肉牛舍的出入口處設消毒池,池內放入配制好的消毒液,藥液的深度以淹沒肉牛的蹄部為宜,讓肉牛在出入牛舍時自行消毒。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銅溶液對肉牛的蹄部進行1~2次噴灑消毒,讓藥液浸透整個蹄部。每年的4~10月為較佳藥浴時間。
2.3定期修蹄
建立健全蹄部衛生保健制度,防止變形蹄發生。修蹄在返漿后雨季來臨之前,過早修蹄,蹄角質堅硬難修;過晚修蹄天熱雨多,不易護理易感染。
2.4合理地面
肉牛舍的地面最好用機制紅磚鋪制而成,水泥地面不能過于光滑,以防肉牛摔倒,但也不能過于粗糙。
2.5良好的排水
運動場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壓制而成,呈現中間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滲水和排水。其次,運動場的石塊、異物及時清除。
2.6定期檢查
發現患有肢蹄病的肉牛,立即將其隔離,及時用生理鹽水沖洗患部,并用新潔爾滅進行消毒,然后剔除腐爛組織并進行敷藥包扎,也可配合藥物封閉和針灸治療。
3.1局部治療方法
主要包括蹄部外用藥物療法、蹄浴療法、手術療法和局部注射用藥療法。蹄部外用藥物療時,先將患蹄部清洗干凈,修理平整,去除糜爛角質,直到將黑色腐臭膿汁放出,用10%硫酸銅溶液徹底洗凈,創內涂10%碘酊,堵塞松餾油棉球,或放入硫酸銅粉、高錳酸鉀粉,裝蹄繃帶后,并將病牛轉至干燥圈舍飼養,每天2次,連用5d,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處于急性期的病牛采用普魯卡因封閉療法,或采用鎮痛及抗炎藥物治療,如用阿司匹林、乙酰丙嗪等鎮靜止痛藥物消腫止痛。為使擴張的血管收縮,減少滲出,還可采用冷浴法,0.25%普魯卡因1000ml靜脈注射封閉。緩解期病牛可采取蹄部放血,并采用熱蹄浴療法,以改善組織微循環,促進有毒代謝產物的排除。對有外傷或蹄底、蹄叉糜爛的病灶,要用5%~10%碘酊進行處理。
3.2全身治療方法
急性或嚴重性蹄病可采用全身療法進行治療,使用藥物多為抗炎及鎮痛藥。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2g/kg體質量,1次靜脈注射。或磺胺嘧啶按50~70mg/kg體質量,靜脈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注3d。青霉素、雙氫鏈霉素、紅霉素,混合肌注能有效治療蹄病。為了解除酸中毒,防止敗血,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1500ml,5%碳酸氫鈉液500~1000ml、25%葡萄糖液500ml、維生素C5g,1次靜脈注射,每天1次。此外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也可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如口服苯海拉明0.5~1.0g,每天1~2次。
S858.23
B
1004-5090(2015)04-0014-02
20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