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娟
(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獸醫站,山東 沂水 276400)
種鴨的主要性狀與選種方法
張鳳娟
(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獸醫站,山東沂水276400)
選種工作,過去十分重視體形外貌,非常強調羽毛顏色的整齊一致;而現代的選種標準,則側重于主要經濟性狀,并且對不同的專門化品系有不同的選種標準,如肉鴨和蛋鴨,它們選種的側重點完全不同;在肉鴨的配套品系中,作父系和作母系的要求也不同。
肉用型鴨在選種時,要首先考慮早期(3周齡、7周齡)體質量、成年體質量、肉用仔鴨肉料比、羽毛生長速度、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脂肪率、開產日齡、產蛋量、種蛋受精率、孵化率、7周齡仔鴨成活率、種鴨產蛋期存活率等性狀。
1.1體質量
體質量是肉鴨很重要的一個經濟性狀。肉鴨要求一定的成年體質量,更著重于早期的生長速度。體質量和生長速度的遺傳性都比較高,通過個體選擇和家系選擇均有效。體質量與性成熟和飼料消耗量相關,體質量大的一般性成熟晚,飼料消耗多;體質量輕的開產早,料耗少。
1.2飼料轉化比
是指消耗若干飼料后能取得肉、蛋產品的多少,又稱飼料報酬、飼料轉化率。由于飼料成本占養鴨總成本的70%左右,所以飼料報酬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性狀。飼料轉化比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的,品系和個體之間常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通過選種可提高飼料報酬。
提高飼料報酬有兩條途徑,一是提高鴨種的產量或增重速度;二是降低飼料消耗,改善飼料轉化為產品能力。只有從上述兩個方面進行選育,才能較快獲得理想的效果。
1.3生活力
通常都用存活率或死亡率來表示,這是鴨對不良條件的適應能力,也是經濟效益有直接關系的重要性狀。肉鴨生活力考察還需加上仔鴨7周齡成活率一項。生活力的遺傳性很低,所以個體選擇是無效的,必須采用家系選擇法。
1.4肉的品質
這項性狀對肉用鴨尤為重要。優秀的肉鴨品種,不僅要求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都要高,而且胸肌率和腿肌率也要高。前3項是指出肉率的高低,后兩項是指屠體的結構和品質。胸、腿肌肉占全凈膛的比例高,即屠體品質好。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肉質和風味,選種時要注意,對肉用型鴨來說,除上述要求外,還要測定脂肪(腹腔脂、皮下脂)的含量和占全凈膛屠體的比例,脂肪含量越低,越能適應消費市場的需要。此外,選擇肉用性狀時,還要注意選擇滲水率、嫩度、pH值、粗蛋白含量、肌間脂肪含量、肌纖維直徑和密度等影響肉品質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
屠體質量和屠體結構有較高的遺傳性,通過個體選擇可獲得改進。
1.5肉用性能
活重:指在屠宰前停飼12h后的重量,以克為單位(以下同)。
屠體質量: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濕拔法須瀝干)。
半凈膛重:屠體去氣管、食管、嗉囊、腸、脾和生殖器官,留心、肝(去膽)、腎、肺、腺胃、肌胃(出去內容物及角質膜)和腹脂(包括腹部板油及肌胃周圍的脂肪)的重量。
全凈膛重:半凈膛去心、肝、腺胃、肌胃、腹脂的重量。
常用的幾項屠宰率的計算方法:①屠宰率為屠體質量占活重的百分比。②半凈膛率為半凈膛重占活重的百分比。③全凈膛率為全凈膛重占活重的百分比。④胸肌率為胸肌重占全凈膛重的百分比。⑤腿肌率為大小腿凈肌率為大小腿凈肌肉重占全凈膛重的百分比。
1.6飼料轉化比
肉用仔鴨耗料比=肉用仔鴨全程耗料量÷總活重。
優良種鴨的選擇,通常采用的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體形外貌和生理特征選擇,二是根據記錄的資料選擇。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2.1根據體型外貌進行選擇
這種方法適合缺乏記錄資料的養鴨場應用。外貌選擇必須符合該品種特征的要求。肉用型要選擇體大,身長,頸粗,背直而寬,胸骨正直,體軀長方形,與地面呈水平狀,尾稍上翹,腿的位置近于體軀中央,站立雄壯穩健,陰莖發育良好,性羽發達而明顯的公鴨。
肉用型要選擇頭大而寬圓,喙寬而直,頸粗、中等長,胸部豐滿向前突出,背長而寬,腹部深,腳粗而稍短,兩腳間距寬的母鴨。
2.1.1種蛋的選擇
種鴨選好后,應根據該品種固有的要求選擇種蛋。如蛋殼顏色、蛋重、蛋形。此外還要將“沙殼”蛋(蛋殼上有沙點)、薄殼蛋和“鋼皮蛋”(蛋殼特別堅硬,敲擊時聲音發脆)剔除。
2.1.2雛鴨的選擇
種蛋選好后,孵出小鴨時再進行一次挑選。選擇雛鴨,一看絨毛顏色,二看喙的顏色,三看蹠、蹼、趾的顏色,把不符合本品種特征的變種淘汰。此外,還要將硬臍(臍帶收縮不好,腹部有硬塊)的弱雛淘汰。
2.1.3青年鴨的選擇
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育雛結束時,第二階段在10周齡時(肉鴨可以稍晚幾周),此時骨架已經長成,除主翼羽外,全身羽毛基本長好。這兩個階段的選擇標準,第一看生長發育水平,將生長慢、體質量小的不符合本品種要求的次鴨淘汰;第二看體形外貌,將羽毛顏色和喙,蹠、蹼、趾的顏色不符合本品種要求的個體淘汰。
2.1.4開產前期的選擇
此項選擇,蛋鴨在100日齡左右、肉鴨在150日齡左右入舍時進行,將已培育好的青年鴨,除根據本品種對體型外貌和體質量的要求選擇外,還要觀察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羽毛著生緊密,毛片細致,有光澤;二是胸骨硬而突出,肋骨硬而圓,肌肉結實;三是嘴長、頸長、體軀長;四是眼睛突出有神,虹彩符合本品種標準;五是腹部發育良好,寬大柔軟,趾骨間和趾骨與龍骨之間的距離要大。將符合要求的個體選進種鴨舍飼養。
2.2根據記錄成績進行選擇
關于產蛋性能,單憑體型外貌的選擇,還不能明確被選擇個體的確切成績,產量相差不大的個體,有時還會發生錯誤的判斷。只有依靠科學測定的記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才能作出比較正確的選擇。
一個正規的育種場,必須對各項生產性能做好記錄。通常在鴨的育種工作中,必須記載的項目有:產蛋量蛋重、蛋形指數、開產日齡、飼料消耗量、種蛋受精率、孵化率、雛鴨成活率、產蛋期成活率、初生體質量、育雛結束時體質量、育成期末體質量、開產期體質量、500日齡體質量等。
取得上述記錄資料后,就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選擇。2.2.1從系譜資料進行選擇
就是根據雙親及祖代的成績進行選擇。尤其是公鴨,本身沒有產蛋記錄,在后代尚未繁殖的情況下,系譜就是主要依據,因為親代或祖代的表現,在遺傳上有一定相似性,可以據此對被選的種鴨做出大致的判斷。在運用系譜資料時,血緣關系愈近影響愈大,親代的影響比祖代大,祖代比曾祖代大。
2.2.2從本身成績進行選擇
系譜資料反映上代的情況,只說明生產性能可能怎么樣,而本身的成績,則說明其生產性能已經怎樣了。這是選種工作的重要依據,每個育種場必須做好個體記錄。但是,依據本身成績進行的選擇,只適用于遺傳性高的性狀,這樣選擇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2.2.3從同胞姐妹的成績進行選擇
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叫全同胞,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叫半同胞,它們之間有共同的祖先,在遺傳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在選擇公鴨的產蛋性能方面,可以作為主要依據之一。
2.2.4從后裔的成績進行選擇
以上3項選擇,可以比較正確地選出優秀的種鴨,但它是否能夠真實穩定地將優秀性狀遺傳給下一代,還必須進行后裔測定,了解下一代子女的成績,選擇才能更準確,更有效。
S834.2
B
1004-5090(2015)04-0018-02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