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西藏民族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關于網絡時代對高校圖書館文化影響的相關思考
李春華
(西藏民族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高校圖書館一直都是整個學校的學術資源,為學校的學術研究以及相關的教學工作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在當下社會中,學生對于圖書館文化的重視度逐漸的加深,圖書館不僅僅是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書籍資源,同時也代表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很大推動作用。本文通過對高校圖書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概述了圖書館用戶的不同類型,以及在網絡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將進行怎樣的服務來應對網絡的沖擊。
圖書館;網絡信息;用戶需求
圖書館在高校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圖書館文化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能夠促進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和正確的價值觀。在當下的網絡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對于圖書館的依賴逐漸減小,導致了圖書館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也逐漸降低。面對這種狀況,高校圖書館必須采取相關策略,做好圖書館建設,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圖書館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高校大學精神以及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匯聚了中華文明的精髓,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高校建設來說,圖書館文化十分重要。圖書館文化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物質文化。主要體現在對于各種文獻資料的收集,充分地展現出圖書館是人類文化知識的寶庫,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很大促進作用,收藏與積累了全人類文化知識;第二,精神文化。圖書館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發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學生對信息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有著不同的需求,這種需求會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不僅如此,不同類型的受眾群體,對于信息的需求在類型上以及層次上也有所不同[1]。
專科生、本科生這一群體對于熱門內容比較關注,比如社會焦點,以及國家熱點問題,對于現象類以及新聞類的信息需求比較強烈,對學術信息沒有更加深入的需求。總體來講,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強化對世界、對社會的全面認識,需要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內容層次較為基礎;作為圖書館的主要群體,研究生、博士生已經在相關領域走在了前沿位置,他們對信息的要求標準就是高、精、尖,不僅如此,還要具備很強的學術價值。
在網絡技術的應用下,信息服務是以計算機為工具,由讀者經過一個系統的管理流程自主完成,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現有模式下的服務,針對性更強,與用戶的具體需求吻合度更高。傳統模式是以圖書館為核心展開,現有模式是以讀者為核心展開,這樣一來讀者能夠享受到更加豐富的資源。網絡時代學生不再依賴于傳統的紙質書籍,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夠提供信息來源的方式更加多樣。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能夠通過計算機進行快速方便的信息獲取,學生對一些即時性的信息更加關注,不僅如此,還能夠對所關注的事件的進展進行隨時隨地的關注。學生不再依賴于傳統卷帙浩繁的紙質文獻,而是更加偏向于經過加工整理,能夠進行自主化分析的數字化方式[3]。不僅如此,學生也不再受到地域或者國家的限制,能夠進行全球化的資源共享。在傳統模式下,在進行資料借閱時需要依賴于咨詢服務,但是在現有模式下,這一環節可以通過計算機自主完成。不僅如此,在網絡信息平臺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不再依賴于圖書館。
(一)引進網絡技術,細化服務
圖書館管理人員通過網絡技術,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并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分層次整理以及加工,使其更加智能化,能夠滿足現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除此之外,針對每一個用戶建立個人獨有的信息庫,通過存儲功能將用戶的借閱信息記錄,在下一次借閱時優先提供用戶關注的信息資源,并為用戶推送其他相關文獻。這樣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的形式將圖書館文化進行宣傳處理,使學生在閱覽網絡信息時,深深地感受到圖書館文化,簡單說是通過網絡媒介傳播圖書館文化,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優化信息服務
管理人員將現代網絡技術應用于傳統圖書館中,使得信息服務有了全新突破,服務水平獲得層次性的提高,這樣不僅使圖書館具備更濃的現代化網絡氣息,同時也使得網絡信息平臺變得更加具體。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整合以及優勢互補,使得信息服務獲得了全面的優化。具體來講,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虛擬咨詢服務,學校可以創建圖書館的官方網站,將咨詢、指南、預約、續借、借閱信息查詢等一系列的服務設置成網絡模塊,通過網絡完成這一系列環節。除此之外,圖書館的閱覽系統還可以將圖書館的更新信息,通過電子郵箱、微信等各種通信方式傳送到用戶手中,使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圖書館新進的雜志、期刊、文獻等等。
(三)個性化服務
當今社會中高校圖書館所面對的客戶不僅僅為校內人員,群體范圍在逐漸擴大,有些是社團、機構、組織或者某一階層,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推出個性化服務。具體來講,可以強化相關人員配備,使得不同的學科都能夠有專業的人員,針對不同學學科或不同領域進行針對性的跟進式推送服務。圖書館與高校教師緊密連接,通過負責調度的學科專家針對用戶的專業性需求與本校專業教師進行聯絡,通過相關教師的專業性指點,以及專業珍貴文獻的提供滿足用戶需求。在此基礎上,跟進用戶的應用狀態,進一步了解用戶的深入需求,同時以此為核心建立特定信息服務存儲庫,以便于個性服務系統的建設和完善。
(四)建立圖書館文化
每一個圖書館都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逐漸衍生出文化,這是一個圖書館的精華,從精神上引領圖書館發展。優秀的文化能夠推動整個圖書館的工作,使整個圖書館處于一種濃烈的和諧氣息與氛圍之中,成為圖書館的內在源動力。因此通過價值觀的樹立,以及工作準則的人性化與服務的個性化,使工作人員以及用戶都能夠受到圖書館文化氣息的熏陶,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作用,對用戶形成心理上的吸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圖書館在網絡的沖擊下,立于不敗之地。
在網絡得到迅速普及的情況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能在網絡上快速獲取信息,而且由于網絡上的信息資源更加豐富,獲取信息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瀏覽信息。以上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圖書館文化的發展,學生很少更好地利用圖書館進行學習。
高校圖書館的傳統地位始終難以被取代,并且圖書館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盡管如此,也不能夠有恃無恐,面對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技術開始畫地為牢、固步自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必須要合理利用高校圖書館所具有的傳統優勢,并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圖書館的信息內容以及服務形式等進行全面的改良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圖書館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促進圖書館文化的傳播發展。
[1]周玉芝,牛文娟.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特點及服務策略[J].現代情報,2013,(12):25.
[2]郭春霞.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與服務策略研究現狀及趨勢[J].河北科技圖苑,2013,(3):1.
[3]羅月娣.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分析[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15.
【責任編輯:周 丹】
G258.6
A
1673-7725(2015)03-0180-03
2015-02-05
李春華(1978-),女,山東濟寧人,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