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婭
(蘇州高新區陽山實驗幼兒園,江蘇 蘇州215151)
做繪本自由的“靈魂捕手”
——解構情景閱讀背景下繪本教育元素的挖掘維度
陳維婭
(蘇州高新區陽山實驗幼兒園,江蘇 蘇州215151)
繪本蘊含著紛繁復雜的教育元素,在繪本閱讀具體實施中,需要對其教育元素進行多元維度挖掘與開發。可通過以下三維度開展:一是以視覺空間智能為引,彰顯繪本美術教育元素;二是以肢體智能為索,釋放繪本游戲教育元素;三是以音樂智能為媒,譜寫繪本音樂教育元素。通過三個維度的挖掘,解構繪本要傳遞的主旨思想,在情景閱讀背景下將多元體驗與繪本閱讀有機融合,從而促進幼兒深層次閱讀品質養成。
情景閱讀 繪本教育元素 多元挖掘維度
繪本之于我們,超越語言、跨越文化,如同一扇瑰麗神秘的大門等待著孩子們開啟。門的盡頭是一幅幅畫面、一個個故事,它用最直白的方式低吟淺唱,枕河人家的靜水流淌、村落農戶的悠然自得、山野林寺的幽遠寧靜,在張弛有度的故事節奏中娓娓道來的真、善、美,在視覺沖擊中勾勒出人性的本真。其實,最撩撥我們心弦的那一行文字、那一個形象就是繪本怒放在外的自由的“小靈魂”,而我們如何能在紛繁復雜、五花八門的繪本教育元素中,取精華去糟粕,做一名繪本自由的“靈魂捕手”呢?
情景閱讀的實施給予我們對繪本教育元素挖掘施展的舞臺,因為繪本中,可以憑借圖畫讀懂故事的脈絡或者理解圖畫中提供的知識與信息,而繪本中的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創作,內涵遠比文字本身的平鋪直敘來得更豐富、更精彩、更發人深省,能帶給孩子閱讀的幸福感,更能帶給孩子視覺和心靈震撼,對孩子文學素養、審美、感知、人格健全等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繪本是一種圖文結合,尤其強調用圖畫講故事的書。拿到一本繪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豐富多樣的圖畫,而生動詼諧的人物形象往往能調動起孩子看下去、聽下去、讀下去的欲望。繪本本身可能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思想主題,深刻且睿智,需要讀者用獨特的視角細細琢磨;也可能直白地平敘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唯美且雋永,需要讀者用發現的眼光沉浸其中。“視覺空間智能”是一種需要人能準確感知視覺空間,并將感知的色彩、形狀、形式、空間及之間關系的敏感性表現出來的能力。與繪本以“畫”為媒介的主體不謀而合,很多優秀繪本中不乏創意獨到的美術元素,在解構與整合中提取情景閱讀活動所需的那一縷營養,足矣!
如同美國著名繪本畫家大衛·威斯納所著的繪本《藝術大魔法》,繪本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畫家和想成為畫家的人之間的故事,大衛·威斯納利用幽默又充滿原創性的情節,介紹圖畫從無到有的過程。作者在故事里玩轉了多種繪畫素材,通過一只小小的水粉蜥,在想成為畫家的坎坷道路上夸張而富有想象地前行。短短幾頁畫面將美術各種表現流派一一呈現,或抽象、或具體、或表征、或生動,而一切的一切如同大爆炸般堆砌在我們眼前,撥開雜亂的圖畫外衣,繪本要講述的內核就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無限放大,這也是整本繪本的“美術靈魂”所在。
圍繞這一“美術靈魂”,我們可以從視覺空間智能入手,或挖掘繪本中呈現的某一畫風流派的具體表征,如點灑顏料的抽象畫法與美國抽象表現畫家杰克森·波洛克的畫風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作品以在帆布上隨意潑濺顏料、灑出流線而著稱,有著令人愉悅的美,往往讓人看了有難以忘懷的自然品質。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及獨特的點灑繪畫方式非常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和嘗試,且切合他們的興趣需要,對于平時多數用水彩筆、油畫棒作畫的幼兒來說更是一種表現方式的拓展,從而讓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畢加索說:“所有藝術都是虛偽的,卻道出了真實。”在情景閱讀中擷取這一幼兒容易表現且活動效果理想的美術教育元素,在解構繪本的同時,無限放大繪本要傳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自由靈魂,這或許便是作者大衛·威斯納最終想告訴所有孩子,藝術是讓人釋放的游戲,需要孩子大膽探索和突破,不受拘囿,玩出創意、玩出樂趣,玩出藝術的無極限。
人們常把兒童視為天生的游戲者,游戲是一種活動,更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德國美學家席勒說過:“只有當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正因如此,人需要游戲,只有在游戲中人的本真才能得到最純粹地回歸。錯綜復雜的繪本中往往蘊含著功能強大、腦洞大開的游戲元素,對于孩子而言,枯燥的閱讀有時很難長時間吸引注意力、專注力,抑或者很難輕松地感知繪本要傳遞的“游戲精神”,如此,情景閱讀中調動各種感官與功能的游戲模式適時開啟,這與 “肢體運作智能”強調孩子能夠對事件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及善于利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完美融合,讓孩子在動一動、玩一玩、做一做中與繪本中“游戲精神”的自由靈魂來一次“親密接觸”。
如同經典繪本《藏在哪里了》巧妙地將傳統游戲“捉迷藏”貫穿始終,在動物們“躲”的過程中融合方位、大小等概念,繪本充滿趣味性,恰如其分的游戲元素給情景閱讀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而小班孩子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且有著強烈的“泛靈”情結,他們很容易沉浸在游戲情境中。于是,教師基于小班孩子這一特點,從繪本中挖掘游戲元素,讓孩子在真實再現的場景中體驗小動物“捉迷藏”的快樂與愉悅,在自然而然中摒棄傳統說教,讓孩子通過看一看直觀感知,自主獲得繪本蘊含的空間概念等知識,充分感受繪本要表達的“游戲精神”。如此貼合幼兒特點的情景閱讀游戲化設計,的確要比呆板的講述更能幫助孩子融入繪本閱讀中。像這類富含“游戲精神”的繪本還有很多,如《誰藏起來了》、《漢堡男孩》、《十只小鳥過大河》、《遮月亮的人》等繪本都能挖掘出許多孩子喜歡的游戲。只要我們能以肢體智能為索,認真選擇,釋放繪本中的游戲元素,相信孩子一定能在情景閱讀中收獲不一樣的游戲童年。
音樂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與繪本異曲同工,走過歷史的長河、打破種族的局限,循著旋律之美,走進深邃而迷人的藝術殿堂,感受著真、善、美的另一種姿態。有些繪本中往往蘊藏著無窮的音樂元素,奔放著古今中外音樂的渾厚積淀,而“音樂智能”恰恰能調動起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等能力,在情景閱讀創設中音樂游戲的主旨自然凸顯,在糅合音樂性質的前提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各種音樂元素信手拈來,與繪本閱讀來一次完美“混搭”。
如同繪本 《葉子鳥》在畫面處理中采用真實的樹葉形象,將樹葉進行重組、造型、排列組合,畫面語言極富感染力與沖擊力。整個繪本故事架構在秋季,在情景閱讀基調定位上起極好的暗示作用,或提取繪本中樹葉的各種旋轉的元素與大班幼兒韻律旋轉舞巧妙重合、或改編經典粵語童謠的《蟲兒飛》的歌唱教學,曲調優美輕緩,將樹葉悠揚飄落的美感一一展現、或輔以《森林狂想曲》的氣氛烘托,在靜靜聆聽、低低訴說中感受“葉子鳥”除畫面以外帶來的藝術享受。同樣,繪本《沖鋒槍》掙脫以往繪本閱讀的狹隘空間,將孩子平時接觸較少的《加沃特舞曲》與孩子喜聞樂見的打槍游戲巧妙嫁接,孩子在層層遞進中感受舞曲的音樂性質,將平時單一的音樂欣賞融入繪本閱讀中,自然有效地達成繪本主旨的傳達,促進孩子在音樂智能方面的提高。又如《三只小豬》打破傳統故事講述的形式,可結合歌曲《三只小豬》嘗試音樂劇創編;《滴水獸的夜晚》濃重低沉的繪本畫風可以搭配古典音樂欣賞;《母雞蘿絲去散步》中詼諧幽默的講述節奏與回旋組合的打擊樂相映成趣。實踐表明,只有不拘泥于繪本教學模式的情景閱讀活動,才能既拓展繪本的教育空間,又精準把握繪本潛在的“音樂元素”的教育靈魂,進而促進幼兒實現高層次閱讀與音樂表現能力。
每一本繪本里都住著一個“小靈魂”,如同調皮的孩童,需要成人用發現的眼光賞識它、讀懂它,正如應彩云老師所言:“讓繪本情景教學成為教師體驗多元教育元素的有效捷徑。”的確,繪本的潛在空間里有大量教育元素需要我們甄別,可能平時情景閱讀中我們涉及的智能發展不僅如此,但挖掘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體驗,情景閱讀更旨在通過生動的體驗對繪本進行深層次閱讀,讓幼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讓我們做一名繪本自由的“靈魂捕手”,讓孩子真正喜歡閱讀、愛上閱讀,領略繪本最本真的純美本質。
[1]王林,余治瑩.繪本賞析與創意[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
[2]繪本閱讀與音樂教學的有機融合.http://www.xzbu.com/ 9/view-5895827.htm.
[3]淺談繪本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http://www. jxteacher.com/361027000001610013/column45399/14fef21b-c a84-4c8f-8fec-e6e3e539b0bb.html.
[4]開啟繪本閱讀之趣——小班多元化繪本游戲的設計與實踐.http://www.ci123.com/yuedu/detail/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