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銳 花春陽
(中國藥科大學 教務處,江蘇 南京211198)
高校開放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研究
——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
黃 銳 花春陽
(中國藥科大學 教務處,江蘇 南京211198)
開放實驗教學是對傳統實驗教學的改革,是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闡述了高校開放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內涵和意義。
開放實驗 教學管理模式 教學改革
“開放實驗”的概念于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提出[1]。我國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中,要求各高校的所有實驗室都向學生開放,要建立大學生盡早進入實驗室的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在此背景下,中國藥科大學積極探索開放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實驗室人員、儀器設備、實驗室面積等軟、硬件條件的限制,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單一“封閉式”教學,實驗以教師演示,學生重復、被動接受為主,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同時,學校各實驗室大多相對封閉,資源信息無法共享,實驗室重復建設,儀器設備使用效率低下。隨著高等教育由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現代教育的發展。
從2006年開始,中國藥科大學轉變實驗教學思路,嘗試建立符合中國藥科大學實際情況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包括時間開放、空間開放、實驗內容開放、儀器設備開放,采取實驗項目開放、實驗室開放等多種形式。
2.1開放實驗教學的形式
2.1.1實驗項目開放形式
實驗項目開放形式是指教師提出項目課題和指定面向學生的專業、年級,待符合條件的學生報名后,由教師選擇學生并安排時間、地點進行實驗和考核。開放實驗項目包括教學性和科研性項目。采取以學生為主、教師加以啟發指導為輔的實驗教學模式。每學期初組織實施,一般持續一學期。期末結題,學生提交結題報告,教師批改、評分。
2.1.2實驗室開放形式
實驗室開放形式與實驗項目開放形式有所不同,是指實驗中心安排某個房間,面向全校各專業學生作為開放實驗室,學生經報名后進入,自選課題、自主實驗。實驗室引導學生多做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各種實驗項目都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思考安排實驗步驟。為利于學生提前自主制訂實驗計劃,實驗室預先指定大致的實驗范圍,如中藥材粉末的顯微鑒別、有機化合物的合成等,或者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提高動手能力的成熟的實驗項目,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室配備教師或技術人員現場負責指導,審查學生的實驗計劃,解答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準備、調整、維護實驗儀器設備,做好開放情況記錄,為學生實驗報告評分,撰寫評語。
與實驗項目開放相比,實驗室開放更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實驗項目開放工作的有益補充,可以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率和開放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和科研實驗資源的效益。
2.1.3儀器設備開放形式
長期以來,學校各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購置、管理和使用,缺乏總體規劃,資源閑置現象嚴重。針對這一問題,中國藥科大學對實驗教學中心進行實驗室改造,建立了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平臺系統,對實驗室進行智能化管理,實驗室儀器設備面向全校師生開放。通過系統,學生可以查詢全校各實驗室的大型儀器設備名錄,預約使用儀器。實驗室通過網絡審核申請,系統自動派位、計時收費,學生刷卡使用儀器。
2.2開放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管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管理已經與教學水平的提升密不可分,系統軟件的使用可以使開放實驗教學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中國藥科大學開放實驗教學工作采用“實驗室管理系統”和“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管理。每學期初各實驗室將本學期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地點、實驗范圍和推薦的項目等信息公布在網上,并通過各種形式及時通知學生。教師和學生必須登錄系統進行開放實驗的課題申報、預約報名、審核選拔和結題評分等工作。
信息化系統建設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多媒體實驗教學資源,學生通過系統網站,能及時了解實驗室動態,實現實驗室和實驗儀器的預約,實驗原理和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預習,實驗報告的提交,成績評語的查詢,等等。配合實驗室的門禁系統和監控系統的建設改造,信息化管理系統還可以實現對實驗室的安全監控和人員考勤管理,極大地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2.3開放實驗教學的激勵機制
為鼓勵開放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調動全校師生投身開放實驗的積極性,中國藥科大學采取措施,建立了開放實驗教學的激勵機制。
對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學校根據開放實驗的類型、學時及學生人數等,給予計算工作量或發放酬金,其工作量在正常工作日參照標準工作量進行計算,在休息時間(如周六、周日和寒、暑假)發放現金補貼。如果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所指導的開放實驗產生成果并獲得國家級或部、省級獎勵的,就可以給予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獎勵表彰,激發教職工投入開放實驗工作的熱情。
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激發學生對開放實驗的興趣,對參加開放實驗并取得合格成績的學生獎勵學分。如其開放實驗產生的成果獲得國家、部、省級獎勵或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按照學校獎勵學分的相關規定,可以在原加分基礎上追加獎勵學分。
2.4開放實驗教學的規章制度建設
近年來,中國藥科大學頒發了多項文件,明確了開放實驗的工作流程、開放實驗申報與結題的標準、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職責、參與實驗的學生的職責、學校學院和實驗中心的職責。文件對開放實驗的安全管理、儀器設備管理、獎勵學分管理及人員薪酬補貼管理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詳盡規定,有力保障了開放實驗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中國藥科大學實施開放實驗教學工作以來,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受到學生的歡迎。每學期參與學生人次數由最初的二、三百發展到現今的一千以上;每學期開放項目數由最初的幾十個發展到現今的兩百多個;每學期申報開放實驗的院部由最初的5個院部10個實驗中心發展到現今的9個院部、15個實驗中心(實驗室),取得了較大進步。經過系統管理,實驗室實現了以下開放。
(1)空間開放:根據學生實驗需求安排實驗房間開放;
(2)時間開放:在正常實驗課教學以外的周一至周日全天候開放;
(3)對象開放:面向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開放;
(4)內容開放:由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自主制訂實驗計劃、自主實驗;
(5)儀器開放:學生如果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到某些實驗儀器,就可以在網絡上查詢該儀器的空閑時間,并通過網絡預約獲得該實驗儀器的使用權。
開放實驗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發現式學習,是對傳統實驗教學的改革,是培養大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手段。開放實驗教學通過建立實驗室開放和實驗項目開放形式及實驗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可以整合學校各實驗室資源,加強實驗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參加實驗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院和實驗中心參與開放實驗的熱情;通過現代化信息系統管理手段,可以使實驗室預約和實驗儀器預約同時實現,提高實驗室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相繼開展了開放實驗教學探索,但從形式到內容程度不一,大多處于初級階段,參與開放實驗的教師、學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思想觀念上還需要做出較大轉變,學校對開放實驗教學的資金投入不夠,相關規章制度建設不足,這些問題都制約了開放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中國藥科大學對開放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為其他高校的開放實驗教學工作提供了借鑒。相信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開放實驗教學還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1]黃嘉豫.對理工科大學物理實驗課改革的建議[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79(2):1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