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新春寄語媒體融合
●本刊編輯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當中,“互聯互通 共享共治”,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的發展,無論是媒體的融合發展還是受眾體的多元變化,都在迎接新的挑戰。
傳統媒體應主動融進合新媒體,借助新媒體創新發展,提升傳統品牌的影響力,贏得出版市場,在傳媒出版市場競爭中再占優勢。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新媒體的進化之路與創新理念值得傳統媒體借鑒和學習。可相互融合,相互借力,優勢互補,成為發展伙伴。
——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的快速廣泛性挖掘傳媒富礦。傳媒內容是傳統媒體的傳媒價值。新媒體則是蘊藏著傳媒內容的富礦,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借力,首先從內容入手,對新媒體中的傳聞事件予以挖掘加工。新媒體信息傳播快速,微信、微博這類的新媒體使得全民記者化,每個用戶用手機,隨時隨地發布新事、趣事、吸引大眾關注的事,形成傳媒熱點,其包含有新聞價值的要素,蘊藏著新聞的富礦。傳統媒體把新媒體傳播的內容作為富礦,一定要深入開掘,深度加工,去偽存真,開發出符合傳統媒體傳播方式、有深度、有新意的傳媒作品,將新媒體的富礦優勢為我所用,創新發展。
——傳統媒體借力新媒體作為平臺占領網絡空間。微信、微博作為社會最廣泛的社交網絡,可為傳統媒體的傳播平臺。2012—2014年連續三年,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北京電視臺《書香北京》欄目與新浪及騰訊微博共同策劃推出了“品書香,曬書房,尋找京城書香人家”和“讀書漂流”等系列活動。曬書房的“曬”字是最符合新媒體網友的行為模式,果然十幾萬網友曬了他們的書房照,很多網友還參與微博曬書房留言活動,涌現了大量感人的讀書感悟,“曬書房”成為世界讀書日當天新浪微博熱門之一。而讀書漂流活動的“漂”字,也是深入研究了網友常用的“轉發”行為模式,號召網友把喜歡的圖書,寫下讀后感,放入網絡“漂流瓶”中,尋找和自己一樣愛讀書的有緣人。這個看似浪漫的想法同樣得到了年輕網民的喜愛,虛擬的網絡漂流瓶,以網友爭相轉發的形式,成為線上傳播紙媒書籍的重要渠道。
——傳統媒體運用新媒體的網絡空間創新品牌。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是品牌,新媒體的市場口碑在于鞏固和增加忠實的受眾“粉絲”。從兩者融合看,傳統媒體應致力于借助新媒體的網絡空間鞏固和拓展受眾“粉絲”,提升其傳媒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新媒體掌握著大量受眾“粉絲”,將融合傳統媒體的內容,經過碎片化的重新剪輯,以新的方式在新媒體,多次傳播,增加曝光率,增強品牌的認同感,增加網友的參與感,形成品牌可持續的口碑效應。
——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優勢拓展大眾粉絲。傳統媒體單方面報道之后,難以檢測報道效果及受眾反饋,而微信一類的新媒體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因而傳統媒體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空間優勢,走“大眾粉絲路線”,贏得年輕受眾粉絲的心。2014年,《新周刊》新浪微博粉絲數量已超過1000萬,遠遠超過其雜志銷量。2012年5月《京華時報》推出了“云報紙”,并打造“京華云拍”手機客戶端軟件,智能手機用戶可以下載“京華云拍”,完成從報紙到互聯網的平滑閱讀,邁出了傳統媒體向移動閱讀轉型的步伐。探索出傳統媒體把新媒體作為創新基地和贏利增長點的創新路。
近年來,大批傳統媒體嘗試與新媒體融合共生,與新媒體取長補短,推動傳媒產業結構升級,產品創新,推動傳統媒體向現代傳媒產業的轉型,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合作,共贏發展,迎來了傳媒業發展的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