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龍 王麗萍 黃 培*
品管“優一圈”在改進醫院門診服務中的運用△
楊曉龍①王麗萍①黃 培①*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門診服務的改善直接關系到醫院服務的整體改進。醫院將品管圈引進門診管理,通過魚骨圖法對門診服務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嚴格的舉措并積極實施,醫院門診服務得到持續改善。
品管圈 門診服務 改進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門診服務的改善直接關系到醫院服務的整體改進[1-2]。從2013年3月起,我院引進醫療服務品管圈概念[3],對醫院門診服務持續改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選題理由 我院位于無錫市中心,是1所具有百年歷史的三甲醫院,近年醫院門診工作量呈逐年攀升趨勢,且病人需求日益提高,但由于醫療建筑規模與布局所限,就診流程難以改變,工作人員未能相應增加。硬件不足“軟件”補,為著力改進門診服務品質,自2013年3月,我院門診服務改善品管圈正式啟動。
1.2 品管“優一圈”概況 成立品管圈,由門診部主任擔任圈長,圈員由門診黨總支部、門診科護士長、門診各窗口科室科主任組成。品管圈命名“優一圈”,“優一”與“優醫”諧音,其含義有三:一是一心一意為門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二是爭創第一,爭當門診優秀部門和門診服務明星;三是要優上加優,服務無止境。圈徽圖略。
1.3 現狀調查 結合門診病人滿意度問卷調查,運用頭腦風暴法對當前門診突出問題進行分析[3],運用主題選定評價表進行打分(見表1、2)。

表1 主題選定評價表

表2 主題評價分值表
1.4 目標設定 “優一圈”的目標是六要六不要,提升患者就診體驗。“六要六不要“包括:要主動熱情,不推諉拒診;要準時出診,不串崗脫崗;要忠于職守,不閑聊玩手機;要規范診療,不開大處方;要溝通解釋,不生冷硬頂;要迅速應急,不長時排隊。
1.5 原因分析及要因確認 品管圈運用魚骨圖法對門診病人不滿意原因進行分析,具體見圖1。

圖1 魚骨圖法梳理門診病人不滿意原因
2.1 確定參加科室 窗口部門(影像科、檢驗科、藥劑科、心功能科、內鏡室、急診科、門診服務中心、掛號收費窗口、病理科)及門診診室(外科門診、內科門診、皮膚科門診、五官科門診、口腔科門診、婦科門診、眼科門診、腦科門診、腫瘤科門診、中醫理療科門診),專家門診歸并到所在科室。
2.2 活動動員 2013年3月1~10日,分別召開門診支委會、門診各科室主任、各臨床科室分管主任會議,召開門診全體黨員、全體工作人員會議,進行“優一圈”主題服務改善活動,黨員簽署表率作用承諾書,分管院長進行活動動員。同時邀請服務態度好的醫務人員現身說法,進行全員教育。
2.3 效果評價內容 以優質服務為主要內容,以病人滿意為目標,力爭無投訴,主要包括:正面內容即口頭表揚、表揚信、錦旗、意見表反饋、準時開診、預約時限等;負面內容即口頭批評、投訴(一般投訴、存在明顯問題的投訴)、媒體曝光、不合理退藥等。資料來源:門診服務中心、監察科、院長代表、門診部及醫務處的日常記錄。
根據投訴、表揚等綜合情況,每月評出“最佳服務窗口”2~3個,所在科室懸掛活動紅旗;每月評出“門診服務明星”2~3名,在門診大廳公示。同時予以適當經濟獎勵。
根據門診服務存在問題,明確處理對策及責任部門或責任人。每周召開圈員會議,對當周門診“六要六不要”服務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持續改進要求;每月進行“最佳服務窗口”“門診服務明星”評比活動。具體見表3。

表3 部門責任及措施
典型案例:原胃鏡預約2周以上,腸鏡2月以上,當時認為存在原因:人員、設備不足,場地影響消毒,每天檢查的病人約40人次,而申請檢查的有60人次。新的內鏡中心啟用后,第1周效果不明顯,每天工作量與前基本持平,后經院部協調,門診部、院內感染科“跟科跟檢查”,對其人員安排、消毒等情況全面分析,院內感染科提出優化內鏡消毒舉措,門診部提出人員安排要求,同時院部建立“工作室制度”,以此激勵內鏡中心工作人員積極性。內鏡中心啟用第3周,胃鏡檢查量95個左右,達到之前的2倍。目前空腹胃鏡當天完成,腸鏡一般1周,基本滿足臨床要求,有效縮短了病人診療等候時間。
從2013年3月起,共評出最佳服務窗口28個,門診服務明星41人,均在門診大廳公示,門診服務明星均為一線崗位普通醫護人員,有力激發了窗口工作人員改進服務的主觀積極性。
專家門診出診情況較前明顯好轉;檢查科室提出限時服務承諾,空腹B超、胃鏡、平掃CT基本當天完成,檢查科室“人休機不停”,提高檢查效率;推行彈性排班制,病房醫生幫門診制度,眼科實施門診早交班制度,交班一結束即進入門診診室,一定程度縮短了病人等待時間。針對夏季白天時長特點,2013年7月份繼續推行無午休門診和專家夜門診,適應了特需病人的需求。
在門診設立了“綜合檢查預約中心”,專人負責,病人憑申請單可直接至預約中心,工作人員根據病人要求進行統籌合理安排,尤其是1位病人有多個檢查項目,根據其特點綜合安排盡可能短時間內完成,既縮短了病人檢查等待時間,也避免其多處往返。管理人員每天到預約中心了解檢查時限,發現等待時間過長,提前介入管理。
改善門診服務的關鍵在于全員參與、真抓實干,同時應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尤其是對信息化技術進行流程改造,也只有這樣,才可能確保效果[4]。“優一圈”六要六不要主題活動還在推進中。門診服務改善是個持續問題,只有起點,沒有終點[5]。醫院將實施持續改進,不斷滿足病人需求。
1 羅賢斌,曾凡,黃昊.醫院門診就醫流程的優化[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1,25(1):71-73.
2 梁銘會,劉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醫療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2):37-39.
3 安輝,曹曉華,李幼林.醫院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相關問題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4,31(1):20-21.
4 丁娜,姚瑤,李妙,等.基于控制圖的醫院服務質量持續改進[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12):76-79.
5 易利華.創精益醫院[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3(第1版):3-5.
·本文編校 朱 毅·
江蘇省醫院協會課題(JSY-2013-008)
2014-08-18;
2014-12-30)
①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無錫市 214002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