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摘要:2003年《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正式頒布以后,2004年,經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材處審查通過了人民音樂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三個高中音樂音樂課程標準教科書。由于我國各地的高中音樂教育情況參差不齊,音樂教育背景和教育水平有很大差異,所以筆者以成都地區的高中音樂教學為例,分析成都地區學校、音樂教師、學生,探索成都地區建立相應的高中音樂教科書選用制度和評價體系。
關鍵詞:成都地區 ?普通高中音樂新課標教科書 ?使用研究
一、成都地區人音版普通高中音樂新課標教科書使用中的問題
一是音樂鑒賞教科書容量與課時量相矛盾。筆者訪談了解到教師和學生都認為課時量很少,音樂鑒賞教科書的單元內容偏多,總共有18個單元,分為34節內容進行,但是也有部分學校是安排音樂和美術課隔周上一節,比如成都市第十二中學就是這樣的情況,直接影響了音樂鑒賞教學內容的正常進行。此外,其他的學校雖說一周一節音樂課,教科書的容量偏大,比如第五章第十節《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的3首欣賞曲目、《巴亞提木卡姆》時長7分13秒等,而一節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時間為45分鐘,致使很多教師就選擇性的進行教學,所以課時量與教科書容量的矛盾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
二是音樂鑒賞教科書知識難度偏大。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教學一線的實際問題,比如:第七單元《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巴赫》,欣賞的曲目為《馬太受難曲》,知識版塊的內容為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十二平均律,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不太能夠理解復調音樂的涵義,覺得比較抽象,對十二平均律的掌握情況也不太好,除了學習過鍵盤樂器的學生能夠比較容易的掌握這個知識。很多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缺乏,比如識譜問題、古典音樂欣賞困難等。
三是選修模塊師生興趣高但開設困難。在筆者的走訪調查中,選修模塊課程只有成都市第七中學開設的比較成熟,其他學校幾乎都未開設選修課程,有少數學校開展過其中的一兩個模塊課程,但是由于學生人數較多,課時量有限,師資的問題,導致沒有順利的開展下去。
四是選修模塊教科書配備不齊。由于選修模塊的課程的開展不理想,致使大部分學校的選修模塊教科書配備很不齊全,學生都沒有人音版選修教科書,就連很多教師都沒有教科書,這樣很不利于音樂模塊課程的開展,無法讓學生的音樂學習視野更廣闊,激發學習音樂學習的興趣,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愿望。
二、對成都地區教科書使用的建議
一是適當將當地特色音樂文化與鑒賞教科書結合。新《課標》指出:“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①從微觀上講,我們可以把這個目標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成都地區的地方特色文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結合本地的音樂文化特色進行教學,比如,在教科書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中的第五節《飄逸的南國風》的內容中,欣賞曲目為《彌渡山歌》、《對鳥》、《幸福歌》,可以考慮加入四川的民歌、川劇的選段欣賞,讓學生體驗不同劇種的魅力,通過對比清楚的掌握兩種不同劇種的特點,也不會顯得單調。
二是適當將鑒賞模塊與選修模塊內容結合。新《課標》中所設置的模塊則是教學內容的單元集合,六個模塊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是一個有機的學科整體,鑒于成都地區的選修模塊課程開設情況不太理想,新《課標》的指示又要求盡量滿足學生對不同形式音樂學習的要求,筆者認為是否可以考慮在音樂鑒賞課程中適當結合其他模塊的一些內容,比如,在鑒賞教科書的第四單元《國之瑰寶——京劇》中適當加入音樂與戲劇表演模塊教科書的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內容,作為一個拓展與補充。當然這樣會增加每節課的容量,鑒賞教科書的容量已經比較大,加入這些內容就必定增加相應的課時量,原本一節課的內容,可能會要進行兩節甚至三節,這也需要學校對課時量進行適量的增加,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加強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教學。在筆者走訪調查過程中,有部分教師提到有其他學科的教師提出想參與音樂課的教學,比如有語文教師想參與音樂與戲劇表演的教學等。筆者認為音樂教師應該積極的聽取其他學科教師的意見,將這些音樂學科以外的內容較好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當然這樣的要求對音樂教師的挑戰是比較大的。學校應該鼓勵各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組織各科教師在適當的情況下對音樂教學的滲透,將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變為一種以音樂學科為主,其他學科相互輔助的音樂綜合課,這樣就使得音樂教學呈現多樣化的局面,探究音樂課堂教學的新領域,從而達到一種師生互動的良好狀態。
四是正確指導學生對選修模塊的選擇學習。新《課標》指出“在學生選課前應將音樂課程準備開設模塊的內容、性質和開課計劃(包括課時安排、教學內容、上課地點和任課教師)向學生詳細介紹,指導學生選課。主要由音樂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在全面深入地掌握學生音樂學習基礎的前提下,與學生共同商定符合個人特點和意愿的模塊內容進行學習,做到科學合理地選課,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②選修模塊的開設,是我國高中音樂課程中的一個新鮮的事物。剛步入高中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方面還不夠成熟,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導,基于對音樂選修模塊的濃厚興趣,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具體的指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符合個人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的學習內容,教師一定不能任憑自己的意見分配指定學生的選擇,增加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機會是新課程改革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對傳統音樂課程的一大改革和突破,遵循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要做好這個方面的改革工作,就必須讓學生認真的自主的選擇課程,所以教師對學生選擇模塊課程的正確指導是很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人音版普通高中音樂新課標教科書在使用時間雖然不長,篇幅較大,但對于成都地區的高中音樂教育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做為特定時代教育的產物,它對于成都地區高中音樂教育的方向指明了道路,為高中與高校音樂教育銜接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必將在成都高中音樂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注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頁。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