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渤海建國及唐朝冊封大祚榮“渤海郡王”的原因辨析

2015-03-21 02:02:17孫煒冉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年7期

孫煒冉 ,苗 威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公元7世紀,東亞世界變動不居。首先,武德元年(618),隋、唐兩個王朝完成了朝代嬗替。顯慶五年(660),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滅亡,唐朝在其故地設置熊津都督府。總章元年(668),位于今中國遼寧、吉林及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滅亡,唐朝在其故地設置安東都護府。7世紀末,唐朝東北邊疆爆發營州之亂,大祚榮父子因參與了契丹叛亂,在叛亂后期率眾東走離開營州,并于圣歷元年(698)在東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地區建立渤海國。在其后的兩個世紀中,渤海國一度發展成為勢力囊括今牡丹江、圖們江、松花江、鴨綠江流域的“海東盛國”。由原本參與營州之亂的反叛力量,蛻變成為唐朝在東北最重要的藩屬羈縻州,并得到唐朝“渤海郡王”封號,可以說渤海國經歷了一個巨大的逆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對其態度的轉變呢?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而給予其“渤海郡王”這樣的封號呢?筆者欲從大祚榮父子由參與叛亂、逃離唐境,到建國自立的發展軌跡及其吊詭的民族出身來入手研究,辨析唐渤之間微妙的政治變化和聯系,以就教于方家。

一、營州之亂

(一)營州的位置及民族

營州,始置于北魏。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五年(444),滅亡北燕,以其地置營州,治于和龍(今遼寧省朝陽市),是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置的與內地相類似的州級建置。北魏初年時,營州人口較為稀少,僅有 1021 戶,4664 口。[1]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二上》,2494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的轄控,北魏將大批西北人口遷入營州戍守。此時的營州南面濱海,東、北、西三面分別環嗣高句麗、勿吉、室韋、契丹、庫莫奚等民族,是中原通向東北的交通要塞。營州的民族主要有漢、鮮卑、高句麗、契丹以及奚等。北魏政權對這一地區“廣修農殖,以饒軍實”[1]卷十七《明元六王列傳·樂平王丕傳》,414。同時,為了加強對民族事務的管理,置戍和龍,“諸夷震懼,各獻方物”[1]卷一〇〇《庫莫奚國傳》,2223。并在營州開設互市,允許契丹、庫莫奚等族眾定期同內地人貿易,互通有無,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往來。在這些措施的推動下,營州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2]。唐初,營州地位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唐以營州為上都督府,“武德元年,改為營州總管府,領遼、燕二州,領柳城一縣。七年,改為都督府,管營、遼二州。貞觀二年,又督昌州。三年,又督師、崇二州。六年,又督順州。十年,又督慎州。今督七州”[3]卷三十九《地理志二·營州上都督府》,1520。唐代營州,依舊是“境連邊奧,地接戎藩”[4]《朝陽楊律墓志銘》,漢、高句麗、契丹、奚、突厥、粟特等民族雜居其間。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的《營州歌》中便有“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5]《高適·營州歌》的描述,可見唐代營州胡漢雜居的情形之一斑。在這樣一個民族構成復雜、地理位置特殊的區域,民族問題的處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導致嚴重的政治事件發生。萬歲通天元年(696),叛亂果起于營州。此事為渤海的建國創造了契機。

(二)營州之亂爆發的原因

唐朝在營州之下設置了大量羈縻府州,其中僅為契丹所設置的羈縻州就有數個。中原王朝最早為契丹所置的羈縻州是玄州,設置于隋開皇初年,主要用以安置“契丹李去閭部落”[3]卷三十九《地理志二》,1522。唐朝沿置,用以安置契丹紇主曲據部。[7]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營州都督府》,1126同時,又陸續建立了其他契丹羈縻府州。據載,主要有:武德二年(619),安置內稽部落的威州(初名遼州,貞觀元年改為威州);貞觀二年(628),安置松漠部落的昌州;貞觀三年(629),安置契丹室韋部的師州;貞觀十九年(645),安置乙失革部的帶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安置大賀氏聯盟部落的松漠都督府,其下轄九州;載初元年(689),安置松漠部的沃州;萬歲通天元年(696),安置乙失活部的信州[3]卷三十九《地理志二》1521-1526;[7]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營州都督府》,1126-1127,等等。這些羈縻府州的設置,為契丹民族提供了安居之所,使其社會文明迅速發展,鞏固和促進了契丹社會組織的形成,為其后來的強大創造了必要前提;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契丹進行了政治保護,防止了突厥等勢力的染指,為契丹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唐高祖時期,因國祚新立,故對少數民族推行柔撫政策,契丹等部族陸續來附。武德四年(621),曾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的契丹別部酋帥孫敖曹,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并于營州城旁安置,授云麾將軍,行遼州總管。[3]卷一九九下《契丹傳》,5350至唐太宗時期,民族政策進行了必要的調整,恩威并施。一方面指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6]卷一九八《唐紀》十四,2410另一方面,對持強不受節制的少數民族以武力征討,并欲“自行經略”[7]卷卷二〇二《高麗傳》,6189。契丹各部大體是在貞觀時期歸附唐朝的。貞觀二年(628),契丹首領摩會來降,“突厥頡利可汗不欲外夷與唐合,乃請以梁師都易契丹”[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8,但被唐太宗拒絕。貞觀二十二年(648),契丹帥窟哥、奚帥可度者并率其部內屬,以契丹部為松漠都督,以奚部置饒樂都督。[3]卷三《太宗本紀下》,61封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封無極男,賜氏李。[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8窟哥即營州之亂的領導者李盡忠之祖。唐高宗延續了唐太宗時代的邊疆民族政策,而在諸民族之中,契丹對于唐朝的“服”更為“誠”一些。在唐朝征討高句麗期間,契丹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涌現出了李窟哥、于過折這樣優秀的契丹籍將領。但同時,不和諧的情況亦頻有出現:顯慶五年(660),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與奚一起騷擾唐朝的邊境[6]卷二〇〇《唐紀》十六,2439;調露元年(679),在突厥的扇誘下,契丹再次叛唐,騷擾營州。[6]卷二〇二《唐紀》十八,2468然而,契丹南下的鋒芒小試,并沒有引起唐朝廷足夠的重視。

武則天執政之后,逐漸背離了唐太宗秉持的民族友好政策,其突出表現就是任用酷吏大肆迫害在朝蕃將。如永昌元年(689),周興陷害黑齒常之案[7]卷一一〇《諸夷蕃將·黑齒常之》,4122;天授三年(692)來俊臣誣殺泉獻誠案[7]卷一一〇《諸夷蕃將·泉獻誠》,4124;同年,來俊臣誣害阿史那元慶案[7]卷七十六《后妃列傳上》,3482,等等。這使得少數民族反意迭生,出現了“突厥橫行于北地,吐蕃跳梁于西陲”[8]的窘境。在這種情形之下,居于營州的契丹諸族向心力漸漸散失,并最終發生反叛事件。對此,兩《唐書》及《資治通鑒》等文獻皆有記載,其中《舊唐書·契丹傳》云:“(孫敖曹)曾孫萬榮,垂拱初累授右玉鈐衛將軍、歸誠州刺史,封永樂縣公。萬歲通天中,萬榮與王妹婿松漠都督李盡忠,俱為營州都督趙翙所侵侮,二人遂舉兵殺翙,據營州作亂。盡忠即窟哥之胤,歷位右武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3]卷一九九下《契丹傳》,5350可知,契丹人“據營州作亂”的導火線是營州都督趙翙(它史亦作趙文翙)對營州地域之內的契丹、奚等民族進行“侵侮”。對此,《舊唐書·宋慶禮傳》載:“都督趙文翙政理乖方”[3]卷一八五下《宋慶禮傳》,4814。《新唐書·宋慶禮傳》補充記載為:“趙文翙失兩蕃情,攻殘其府,更治東漁陽城。”[7]卷一三〇《宋慶禮傳》,4494《資治通鑒》亦載:“文翙剛愎,契丹饑不加賑給,視酋長如奴仆,故二人怨而反。”[6]卷二〇五《唐紀》二十一萬歲通天元年條,2512表面上看,營州都督趙翙“失政”,導致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率眾,殺趙翙而反叛。但實際上,趙翙的民族態度并非單純的個性執事,而是武周時代民族政策的體現。因而,武周政權不恰當的民族政策是導致營州“亂”的現實因素。

唐朝的納異心態[9]與開放風氣,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相互了解,而這種了解不僅是表層的文化、經濟形態,也包括經濟實質以及軍事設置。史載,孫萬榮“本以侍子入朝,知中國險易,挾亂不疑。”[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8對中原王朝的政局以及軍事設防等情況皆有深入了解,這也是孫萬榮等人敢于冒險為亂的關鍵所在[10]。武則天執政末年,其不僅在政治上屢受朝廷內外的質疑,武周朝在軍備上也確實顯露出虛耗的情況。狄仁杰言:“臣以邊塵暫起,不足為憂;中土不安,以此為事。”[3]卷八十九《狄仁杰傳》,28927 世紀末期,對武周來講,邊患遠不如中原“不安”所帶來的危機。

(三)營州之亂始末

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諸部發生饑荒,民不聊生。如前所述,營州都督趙文翙沒有及時給予賑濟,兼之其他方面的綜合因素,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聯合起兵,攻陷營州,殺死趙文翙。李盡忠自號“無上可汗”,以孫萬榮為將,“縱兵四略,所向輒下,不重浹,眾數萬,妄言十萬”[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制造了營州地區的動亂。

契丹族眾的叛亂,激怒了武則天,“制改李盡忠為盡滅,孫萬榮為萬斬。”[3]卷六《則天皇后本紀》,125同時,武則天下詔“以鷹揚將軍曹仁師、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右武威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將;以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之副”[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前去平息營州之事。武周的平叛軍隊與叛軍經過西硤石(今河北遷安東北)黃麞谷之戰、平州(今河北盧龍)之戰、檀州(今北京密云)之戰等數役,于當年(696)冬十月,在突厥默啜可汗的助剿之下,偷襲了契丹后方,反叛領袖李盡忠病亡、孫萬榮敗走[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

不過,孫萬榮旋即“收散兵復振,使別將駱務整、何阿小入冀州,殺刺史陸寶積,掠數千人”[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戰事又起。次年三月,武后“更詔夏官尚書王孝杰、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率兵十七萬討契丹。”[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結果,在東硤石又遭敗績。孫 萬 榮乘勝,屠幽 州、趙州 (治平棘,今 河 北趙縣)。[6]卷二〇六《唐紀》二十二神功元年條,2516武攸宜遣將討捕,不能克。之后,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河內郡王武懿宗為神兵道大總管,右肅政臺御史大夫婁師德為清邊道大總管,右武威衛大將軍沙咤忠義為清邊中道前軍總管,出兵20萬伐孫萬榮部,仍不克。于是,神兵道總管楊玄基率奚軍掩其尾,契丹大敗。孫萬榮“委軍走,殘隊復合,與奚搏,奚四面攻,乃大潰。”[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前軍總管張九節“遣兵邀之于道”[6]卷二〇六《唐紀》二十二神功元年條,2518,孫萬榮與家奴輕騎走潞河東,嘆曰:“今欲歸唐,罪已大,歸突厥亦死,歸新羅亦死,將安之乎!”[6]卷二〇六《唐紀》二十二神功元年條,2518聞此,家奴趁其不備,“斬其首,九節傳之東都,余眾潰。”[7]卷二一九《契丹傳》6169武攸宜凱旋,武則天為紀念營州亂平,改元為“神功”。

二、渤海建國

唐朝的用人政策是很開明的,據章群先生統計,僅蕃將就有2536人[11]。其中,契丹將領在營州之亂前后皆有歸服,并成為唐朝“以夷制夷”政策的實踐者,如李窟哥、李楷固、駱務整等。李窟哥、李楷固皆被賜“李”姓,而李楷固曾一度被賜姓武氏。而李楷固、駱務整皆是“契丹李盡忠之別帥”[3]卷八十九《狄仁杰傳》,2893,曾參與營州之亂,“孫萬榮死,二人皆來降”。由于“驍勇絕倫,能盡力于所事”[6]卷二〇六《唐紀》二十二久視元年條,2528,李楷固被封左玉鈐衛大將軍,賜爵燕國公。但是,契丹叛軍之中,更多將領自覺反叛之罪大不可赦,上文所引孫萬榮死前之無所安身之慨嘆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顧慮。持這種想法的營州亂眾自然會選擇遠離是非之地,較為突出的人物即是乞乞仲象和大祚榮父子。雖然武則天曾封大祚榮之父乞乞仲象以震國公的封號,但最終乞乞仲象等人依然選擇疏離中原王朝。彼時,營州西部和北部分別是唐朝與突厥的勢力轄區。相對來講,東部安東都護府的實際統治較為薄弱。故而,大祚榮父子選擇“東奔”。

大祚榮等東奔的時間,由于有關文獻的記載模糊和相互矛盾,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說法[12]17:一是總章元年(668)或總章元年稍后不久說。《新唐書·渤海傳》載:“高麗滅,率眾保挹婁之東牟山,地直營州東二千里,南比新羅,以泥河為境,東窮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麗逋殘稍歸之。”[7]卷二一九《渤海傳》,6179顯而易見,是把大氏的率眾保東牟山之舉同高句麗滅亡聯系到一起,即稱其事發生于668年或668年稍后不久。二是萬歲通天年(696)說。《舊唐書·渤海靺鞨傳》稱:萬歲通天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祚榮與靺鞨乞四北羽各領亡命東奔,保阻以自固。”[3]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5360鑒于“李盡忠反叛”在696 年五月,并于同年七月“稱無上可汗,據營州”,可知這里所謂“祚榮與靺鞨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的時間,必緊接“契丹李盡忠反叛”之后,也即發生于696年五月后不久。三是“萬歲通天中”以后說。《新唐書·渤海傳》謂:“萬歲通天中,契丹盡忠殺營州都督趙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與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麗余種東走,渡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詔玉鈴衛大將軍李楷固、中郎將素仇擊斬之。是時仲象已死,其了祚榮引殘痍遁去,楷尚窮躡,度天門嶺,祚榮因高麗、靺鞨兵拒楷固,楷固敗還。”[7]卷二一九《渤海傳》,6179這一系列事件不可能發生于同一時間,所以這一段史料是一個“過程”的記述,“東走”發生在契丹叛亂大體上平定,即萬歲通天二年(697)六月之后不久。據魏國忠先生判斷,時間在697年秋天。[12]16-17我們贊同這一認識。

雖然關于渤海建國時間亦有多種記載[13],但在東奔的時間明確之后,建國的時間便可以明確了。大體是在東奔之后一年,約在698年。697年天門嶺之役后,大祚榮率眾繼續東走,至“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筑城以居之。”[3]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5360東牟山,學界公認即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南 22.5 公里的城子山山城[14]。渤海建國的時間則應在公元698年或稍后一年才是合理的。

三、唐朝冊封大祚榮“渤海郡王”的初衷

先天二年(713),唐朝派遣郎將崔訢“往冊拜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3]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5360;[7]卷二一九《渤海傳》,6180。從此,大祚榮政權始以“渤海國”的名號出現在文獻記載之中。其實,唐朝與大氏政權的政治接觸始于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彼時,唐朝派遣張行岌入震國撫慰。[3]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5360;[6]卷二一〇《唐紀》二十六開元元年條,2581;[7]卷二一九《渤海傳》,6180唐中宗派遣使臣與大氏政權接洽的原因,大致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期望大祚榮與唐朝共同牽制并扼制突厥;另一方面,營州之亂時,孫萬榮反叛的直接指向并非李唐王朝,而是武周的僭越,甚至明確提出“何不歸我廬陵王”,要求還政于被武周廢黜的唐中宗李顯。顯然,在政治宣傳上,孫萬榮等契丹人是站在擁李反武的立場上的。故而,在李顯重新執政之后,唐朝與震國有了接觸和改善關系的可能。大祚榮對唐中宗遣使之舉作出積極回應,馬上派其子大門藝入唐充當質子。但是,由于唐朝剛剛完成朝政從武周至李唐的回歸,內部的政局尚不甚穩定,唐朝沒有足夠精力將邊疆事務處理得更為周到細致,對于大祚榮的封賜也一直擱置。直到唐玄宗發動政變,鏟除了唐內部政敵,穩固了李氏的執政地位,才又將大氏政權問題重新提上日程。

大祚榮被唐朝冊封為“渤海郡王”,“渤海”國號一直以來是學界爭論的焦點。金毓黻在《東北通史》中認為,此號與“渤海地望”有關,而且可能與音韻轉換有關,其言“若以聲音學考之,渤與靺為同部字,海與鞨為同聲字,唐人或以靺鞨二字音近于渤海,遂以渤海郡主,封之歟。”“新書謂自是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蓋以靺鞨為勿吉譯音之變,又為中國所加夷人之稱,大氏覺其非雅詞,故以音近之渤海二字代之也。”但同時金先生又強調了“此只姑備一說,未可視為定論也。”[15]劉振華指出,從發音的角度,“震”接近于“肅慎”,“渤海”接近于“靺鞨”,“渤海”是“震”政權受到唐的冊封之后,出于“義美”的動機而將改“震”為“渤海”的[16]。日本學者藤井貞干根據“五代史曰,渤海本號靺鞨,高麗之別種也”,推測“渤海”蓋“靺鞨”之轉音。吉田東吾繼承了藤井貞干的論點,認為“渤海”蓋為訛音填字。與從音韻的角度尋找鏈接點不同,有學者認為,“渤海”與“靺鞨”之間并無關聯。鳥山喜一指出,渤海之稱號自古有之,并非是接續靺鞨而名之的。大祚榮廢止“震”國號,而以“渤海”名之,僅僅是因為接受了唐王朝的冊封,并不是諧音或者訛音[17]。河野六郎指出,在古音中,靺鞨與勿吉為同一語的異稱,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渤海與靺鞨之間在音韻上的關聯或近親性則難以認定[18]。中國學者王承禮提出,唐朝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之原因,其一,可能與其組成部族靺鞨的稱號有關;其二,可能與居地鄰近渤海有關[19]。馬一虹先生的觀點尤為中肯,認為:“唐王朝冊封大祚榮渤海郡王,的確與渤海高氏、與渤海郡望有關,但這只是唐王朝的一項政略,其目的在于利用渤海高氏、渤海郡望從對外宣傳上切斷大祚榮的政權與高句麗之間的關聯。唐王朝真正關心的,不在于大祚榮是高句麗人還是靺鞨人,而在于大祚榮的政權會不會再像高句麗一樣對其天下秩序構成威脅。從這個意義上說,渤海國號的確定,實際上反映了唐王朝對渤海的基本態度。”[20]

那么,唐朝為什么要將“渤海郡王”封賜給大祚榮呢?

首先,必須要對渤海高氏有所了解。渤海高氏,是指漢代發軔于渤海郡的高氏郡望,當時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稱。渤海高氏于東漢末年形成之后,至西晉漸趨興盛,逐漸形成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等多個支系。南北朝時期,渤海高氏已成為山東(指太行山以東)門閥士族的代表,進入鼎盛階段,控制北魏、東魏政治,更有出身于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的高氏代東魏而建北齊。迨至北齊滅亡,高氏作為門閥勢力、望姓大族仍有著顯赫的地位。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制度的興盛時期,姓氏門第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標志。盡管到了隋唐時期,門閥制度有所削弱,但其社會影響仍在。

渤海高氏經過北齊的發展,在北方成為繼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之后的少有的幾個望姓大族之一[21]。至隋,繼隋開國元勛、左領軍大將軍、宰相、太常、渤海郡公高熲之后,渤海郡王及以下的爵位多 授 予 渤 海 高 氏。[22]卷一《高祖本紀》,13;卷四十一《高熲傳》,1180、1184唐 代, 得 封 “ 渤 海 郡 王 ” 者 有 高 固[7]卷一七〇《高固傳》,5180、高崇文[7]卷一七〇《高崇文傳》,5161及高崇文之孫高駢等[7]卷二二四下《高駢傳》,6395。在渤海郡王之外,仍有不少高氏子弟按唐的九等爵制受封各種爵位,如渤海郡公高元裕[7]卷一七七《高元裕傳》,5286、渤海郡開國公高少逸[3]卷十八下《宣宗本紀》,635、渤海縣侯高適[7]卷一四三《高適傳》,4681、渤海縣子高重等[7]卷七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2394。由此可見,凡得封渤海爵號者,蓋為出身于古渤海郡地區的高氏貴胄。而大祚榮絕非古渤海郡人,更非渤海高氏,為何能得到渤海名銜的爵號呢?這與其父參與營州之亂時可能活躍并發跡于該地區有著莫大的聯系。

唐人張說在《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中提及,營州之亂時,契丹攻下冀州后,在此建立了以契丹為中心、聯合漢等民族的政權。該政權以契丹名將何阿小為冀州三品大總管,楊奉節為冀州道副大總管,姬目為三品總管;劉伏念、胡六郎、王知先俱為總管,馬行慰為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王宏先為冀州長史,李懷壁為十二衛大將軍、鹿城縣令,楊志寂為信都縣令[23]卷二二五。從冀州政權的最高長官不是契丹當時的最高統帥孫萬榮,而僅僅是其下的一員將領來看,冀州政權在營州之亂時,在反叛的契丹勢力中并不占主導地位。同時,從另一個層面可以推知,當時契丹叛眾在所攻克的其他州府當有類似政權建制,只是礙于文獻所限,我們目前只能看到冀州的情況。那么,在當時受營州契丹叛亂所侵的重災區的原渤海郡地望,應該還有以乞乞仲象為首領的臨時政權存在。從地理位置來看,當不出冀州鄰近的德州蓨縣或莫州文安郡兩地。蓨縣歷來是渤海高氏名人所出之地,其地緊鄰冀州,乞乞仲象在此地與何阿小呼應建立政權,可能性極大;莫州文安郡,唐開元十四年(726)置有唐興軍,其北則置有渤海軍。[7]卷三十九《地理志三·莫州文安郡》,1021渤海軍在建立時間上與冊封大祚榮渤海郡王幾乎同時。渤海鄚頡府之鄚州,與唐莫州恐亦有淵源關系,唐莫州本為鄚州,因與鄭字形相近,于開元十四年(726)改為莫州。[7]卷三十九《地理志三·莫州文安郡》,1021在此地置渤海軍,顯然有因古渤海郡地望的原因。這一地區同樣是營州之亂時契丹所攻掠之地,乞乞仲象在此地發跡并與武周軍隊周旋不無可能。迨其在東牟山建國、唐朝對其冊封時,以“渤海郡”封之,一方面是中原王朝對地方政權實行傳統的冊封;另一方面唐朝是以此“故事”,對在邊疆的建立政權大祚榮所做的一個意味深長的提示。所以,唐朝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蓋因營州之亂時,乞乞仲象曾在古渤海郡地區有過短期的類似于何阿小在冀州的臨時政權。因而,唐朝的冊封是有所本的,而不是隨意為之。

綜上所述,營州之亂的后果之一是導致了渤海建國。大祚榮政權建立之后,很快與唐朝明確了政治隸屬關系。而唐朝對大祚榮的冊封,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有著清晰的歷史脈絡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大祚榮家族與契丹大賀氏家族具有理論上的淵源[24]。

[1]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宋卿.唐代營州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28-29.

[3]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王晶辰.遼寧碑志[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102.

[5]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6]司馬光,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4.

[7]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160.

[9]林正根.論納異心態與唐代氣魄[J].中國史研究,1995(3):125-136.

[10]李文才.論“營州事變”的成因及影響[J].河北學刊,2002(4):67-71.

[11]章群.唐代蕃將研究[M].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37.

[12]魏國忠,朱國忱,郝慶云.渤海國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13]鄭永振,李東輝,尹鉉哲.渤海史論[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55-57.

[14]王禹浪,王宏北.高句麗·渤海古城址研究匯編[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4:123-124.

[15]金毓黻.東北通史:上編[M].重慶: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262-263.

[16]劉振華.渤海大氏王室族屬新證——從考古材料出發[J].社會科學戰線,1981(3):208-215.

[17]鳥山喜一.渤海王國的建設[J].渤海史上的諸問題.東京:風間書房,1968:59.

[18]河野六郎.中國歴代正史の外夷傳による民族の興亡、特に靺鞨について[J].三國志記にされた東アジアの言語および民族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平成二、三、四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一般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1993:30.

[19]王承禮.中國東北歷史上古老民族建立的國家——渤海[C]∥中國東北的渤海國與東北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36.

[20]馬一虹.從唐、日本及新羅典籍中有關的稱謂看三國對渤海的認識[J].歐亞學刊,2002(3).

[21]薛海波.5-6世紀北邊六鎮豪強酋帥社會地位演變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22]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3]董誥,等.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4]苗威.大祚榮族屬新考[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3):81-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a亚洲天堂|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91亚洲精选|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网址| 中文纯内无码H|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午夜色综合|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九色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久久夜色精品|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成人亚洲天堂|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久久永久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亚洲性视频网站|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91青青视频| 亚洲网综合|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a天堂视频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天天色综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语少妇高潮|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