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琪
(南京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 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江蘇 南京 210000)
如何對待班級里的“后進生”
錢琪
(南京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 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江蘇 南京 210000)
“后進生”是指素質發展的某一個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對滯后的學生,一般情況下突出地表現為品德和學生成績等方面的滯后。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后進生因為表現不佳,而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F今我們都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培養每一個學生。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應如何對待班級里的后進生群體:一是給予欣賞和肯定,吸引后進生融入班集體;二是分配適當學習任務,激發后進生學習主動性和成就感;三是關注后進生發展需要,積極引導并給以幫助;四是珍視后進生的獨特個性,照亮他們的人生之路。
后進生 關注個性 發現自我
所謂的“后進生”是指素質提高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對滯后的學生,通常情況下,最突出地表現在品德和學生成績等方面的滯后。曾經遇到過一個孩子,自身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在班上,老師將他看做是后進生,座位的安排上,也是比較靠后的座位。這個孩子有時候談到自己,也是說“像我們這種差生怎么怎么樣”。孩子的家長在聊天時,也是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成績不好,老師并不喜歡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騎車、玩滑板、學游泳,卻總是學得很快。我不太清楚在學校里的時候,這個孩子的老師有沒有看到他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優點。但是我想,就從孩子家長和孩子自身對自己的消極評價的認識來看,在現在以學生的成績給班里學生分類,應該仍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但是,對于這些目前在學習上未能跟上大部隊的后進生群體來說,我們應該怎樣清楚地認識、關注并幫助他們呢?
教育公平的本質是關注個體差異[1]。我們一向強調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貫徹長善救失的原則,敏銳地發現這些后進生的長處,在很好地利用長處的基礎上彌補他們的不足,引領他們走向更好的方向。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這是被世人普遍認可的研究成果[2]?;蛟S這些后進生目前在學習上還得不到認可,感受不到肯定,但是本著長善救失的原則,我們還要多多鼓勵,吸引他們參與班集體活動。對于教師而言,在活動中,可以通過仔細觀察和及時總結,發現后進生群體中學生的不同個性;如在不同的活動中,有參與哪些環節的傾向性和興趣點;在活動過程中,更多的是扮演怎樣的角色,完成怎樣的任務。老師在發現了他們完成得很好的時候,要主動地,熱情地,給以他們肯定,并鼓勵他們繼續保持,更多地投入班級活動,讓他們不再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班級里的后進生,因為平時成績不好,在班級里不受重視,他們容易將自己歸入后進生群體。于是,這群學生之間會產生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很自然地就形成一個非正式群體。老師要善于利用這個群體的向心力和合作性。對于這個群體的隱形“領導人”學生,更要先觀察他的長處,甚至讓他成為班集體中的班委一員,例如紀律委員。對于那些平常調皮搗蛋的學生,一旦自己具有維護班級紀律的責任,或許通過自律這樣一種自我約束的方式,在收斂自己的同時,帶動小群體中的其他學生遵守紀律,說不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我們要注意,如果這個學生完全不能擔任這一職位,沒有一絲自律的意識,甚至會徇私舞弊時,我們就應考慮別的做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睂W生在學校里必然要通過課程的學習來積累知識,發展自身的能力,成為適應社會生存的人。對于這些在學習上處于落后的后進生群體,我們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
我們要根據他們自身的現有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制定適合的學習目標,安排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因為在平常的學習活動中,老師往往給一個班的學生布置同樣的學習任務,而后進生是很難按照預期目標實現的。因此,應換個方式,給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務。這樣既可以讓他們順利完成,學到知識,又可以給他們以成就感和自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拿語文學習來說,基礎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多方面的和繁重的工作。在每學期開始時,我們可以將課本內容分成適當的部分,讓后進生都能分配到任務。具體來說,就是自主預習本學期語文課文中的生字、讀音、重要詞語、成語、文學常識等,并將它們進行整理。由于每個學生分配到的任務不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安排互相交流和幫助查漏補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可以利用后進生整理的內容來檢測全班同學的預習情況。采取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讓這些后進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學習中,并且采用小組交流合作的方式,幫助他們增進交流,增強責任感,更好地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給他們以成就感和心理滿足。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參與班級學習活動中,對班集體產生更多的歸屬感,提高班集體的向心力。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念是可以遷移的。學生在某一方面得到肯定后,會產生更多的信心和熱情參與更多的學習活動,甚至遷移到其他學科,有助于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扮演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教育者,還有生活的導師,我們要關注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個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天賦、興趣和能力點。社會是由不同行業的人,分工協作、推動運轉的。老師要做的就是發現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并加以引導,使每個學生都在發現自我、培養自我、成就自我的前提下,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商科知識中,有“目標市場”和“市場細分”的概念?!澳繕耸袌觥?,簡言之就是企業期望開拓并占領的,有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推向的消費者群體。而“市場細分”則是將這一個大市場分成若干個具有共同特征的小市場,但是在這些小市場里要對顧客的需求差異予以定位。例如飄柔,潘婷和海飛絲這三個洗發水品牌都屬于寶潔公司旗下,我們從這三個品牌的廣告宣傳的重點可以看出,它們分別針對顧客的不同需求。飄柔主打柔順順滑,潘婷主推修復護理,海飛絲則標榜為“去屑實力派”。消費者的頭發都是有多種不同的需求的,寶潔推出這三個品牌就是針對不同需要的消費者群體。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能動性的個體,他們的興趣、訴求、樂趣、能力等都是需要關注的。在對學生的區分中,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接受知識比較快,成績相對比較好些。一些體育特長生、藝考生,具有各自獨特的優勢。但在班級里,有一些學生在求學的道路上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明確方向,甚至是已經被劃為后進生的群體。
在提倡素質教育,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個性發展的人的大趨勢下,我們要發現、重視,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源泉,是人的行為動機的根源[3]。要最大可能地滿足后進生群體的需要,就必須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關愛與他們進行交流。要建立平等和諧、健康穩定的師生關系。如果傳統的師長權威讓這個群體心理上覺得有些害怕和排斥,作為教師則應換一種親近他們的方式。在課后,可以主動地走近他們,不是聊剛剛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也不是追問他們有沒有聽懂,只是單純地問問他們最近課余看什么書,平常喜歡什么運動、聽什么歌,是不是喜歡畫畫呀什么的。聊聊學習以外的生活,聊聊他們的興趣點,應該是一個比較容易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距離的話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調節當時聊天的氣氛,讓這些學生在心理上適當放松下來,愿意去分享一些快樂。另一方面通過一定的交流,老師可以知道這些學生平時課余都在做什么。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和某些方面的能力后,在以后組織安排班級活動時,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可供后進生們發揮自身特長的環節,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班級歸屬感。
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和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應成為教師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4],尤其是對后進生。在普遍重視學習成績的氛圍下,這些孩子得不到關注和贊賞,在內心深處逐漸產生自卑抑郁的心理,甚至自暴自棄。但自古有言:天生我才必有用。這些所謂后進生的,也有自己擅長的地方。道家的培養目標是發現人之本能,培養自然人??鬃右矎娬{因材施教,并且身體力行。學生有很多,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成績一般”、“成績差”劃分,而應該從更多的角度發現人。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5]。作為身心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青少年學生,在家庭的壓力下及學校不受關注的氛圍和自我的消極評價下,一天天地跟著班上的其他同學學習,想學又學不進,或者根本不想學。在這樣一天天的時間里,學生只會愈加迷茫甚至自甘墮落。此時教師要努力成為一盞燈,給他們一束燈光,讓他們試著從別的角度去發現自己,尋找自身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多與學生本人交流,還要跟他的父母溝通,共同為孩子尋找另一種可能。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學生一種老師還在關心我,相信我,并沒有放棄我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則是著力于給孩子尋找另一片藍天。在這樣一系列的措施下,鼓勵學生更多地認識自己。
社會對人的需求是多樣的,人的潛能特性也是多樣的,關鍵在于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在發現自身潛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塑造自身角色的時段里,不荒廢時光,以積極的姿態,去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培養自己、成就自己。
[1]吳亮奎.差異公平:走向個體的平等[N].中國教育報,2013-05-03(6).
[2]蔡永芬.尊重生命善于欣賞——淺談教育教學中的賞識藝術[J].學周刊,2014(16).
[3]蔡永芬.尊重生命善于欣賞——淺談教育教學中的賞識藝術[J].學周刊,2014(16).
[4]劉闖,郭海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0(27).
[5]劉闖,郭海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0(27).